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了解决枣酒残糖较高、缺少风味等共性问题,从红枣产区野生酵母中分离、筛选适宜的产香酵母并用于枣酒酿造。该研究从不同自然发酵时期的木枣中分离产香酵母菌,对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技术分析其发酵枣汁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共分离出232株产香酵母菌株,筛选出一株产香特性最好的菌株Z228,被鉴定为季也蒙毕赤酵母(Meyerozyma guilliermondii),其单独发酵枣汁酒精度为6.2%vol,酸度为1.6 g/L,香气浓,发酵枣汁中共测得46种香气成分,主要为醇类、酸类和酚类;菌株Z228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协同发酵,枣酒酒精度为13.3%vol,残糖含量为5.6%,香气清香明显、协调,香气成分有层次感。  相似文献   

2.
冬枣果酒酿造酵母的分离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冬枣表皮和自然发酵的冬枣汁中的野生酵母菌进行了筛选。经过菌种富集培养和多次平板稀释分离培养、划线分离纯化培养得到88株菌,采用杜氏管发酵法,CO2失重比较法等从中筛选出一株能耐受12%vol酒精和25°Bx糖度,发酵性能优良的酵母菌株命名为TN9#,经初步鉴定TN9#菌株属于酵母属的酿酒酵母,可作为冬枣酒发酵专用菌种或冬枣果酒专用菌种选育的出发菌株。  相似文献   

3.
该实验从红提葡萄发酵过程中分离出酵母菌株,并对其耐受性进行研究,旨在提高红提葡萄酒酿造品质。通过培养不同发酵时期菌株,并用肉眼和显微镜分别观察其菌落和细胞形态,再测定其发酵能力、耐糖性、耐酸性、耐酒精度。结果表明,共分离出酵母菌140株,经菌落形状和细胞形态鉴定后,获得典型的三类共6株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加入分离菌株比自然发酵可多发酵1.6%葡萄糖,多产生0.78% CO2和0.82%vol的酒精,且发酵趋势和安琪酵母、自然发酵过程一致;以安琪酵母为对照,对6株菌进行耐糖性、耐酸性、耐酒精度试验,得出综合耐受性较好的酵母菌株为A3、B7和C1。  相似文献   

4.
耐高渗酵母选育及其在葡萄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醇、高糖、高硫等条件会影响酵母菌的生物活性。为筛选出耐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2浓度的葡萄酒酿造优良菌株,该实验采集葡萄酒糟、黄酒糟、酒醅,经过富集筛选分离纯化得到8株酵母菌,经高酒精度、高糖度、高SO2耐受试验后初步筛选出2株菌株,一株耐高糖,在含糖量60%条件下21.5 h仍可启动发酵;一株耐高酒精度,在酒精度20%vol条件下21.3 h仍可启动发酵;2株菌株均可在300 mg/L SO2条件下在6.7 h启动发酵。经生理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两株菌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膜醭毕赤氏酵母(Pichia membranefaciens)。在浓缩葡萄汁初始糖含量28%条件下接种酿酒酵母,高泡期补料至含糖量34%接种膜醭毕赤氏酵母,20 ℃发酵15 d,得到的葡萄酒酒精度为18.1%vol。  相似文献   

5.
从分离自赤霞珠葡萄酿酒不同时期发酵液中的酵母菌中筛选产香菌株,并对其苹果酒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经感官评定初筛,获得7株产香较优的酵母菌,并对其进行耐酒精、耐SO2和耐盐性能分析,其中菌株B2-13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B2-13为葡萄酒有孢汉逊酵母(Hanseniaspora uvarum)。菌株B2-13发酵苹果酒酒精度为4.2%vol~5.5%vol,糖度为2.6~44 g/L,共鉴定出32种香气成分,主要有酯类(6种)、醛酮类(4种)、醇类(6种)、酸类(8种)等,其中异戊醇、苯乙醇含量最高,分别为0.36 mg/mL和0.16 mg/mL,另外还有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特有香气物质3-羟基-2-丁酮(0.16 mg/mL)。菌株B2-13是一株具有较好的苹果酒发酵和产香性能的酵母菌株,有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分离自青海的97株野生酵母菌株为材料,通过杜氏管发酵法初筛出35株发酵力强、有香味的酵母菌株,对其抗性和发酵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5株酵母菌对SO2具有高度的抗性,大部分菌株在SO2浓度为600 mg/L时仍可正常生长并发酵;有7株耐NaCl高达120.0g/L,菌株QXN2在160.0 g/L的浓度下仍可正常生长并发酵;但大多数菌株的酒精耐受力弱,仅有6株可耐12%vol的乙醇,但已不能发酵产气;部分酵母菌株的耐温性较高,如菌株QHL4、QXS1、QJD12可耐受55℃高温;pH耐受范围在2.5~12.0之间,大部分菌株可在600 g/L的葡萄糖溶液中生长,其中9株仍可发酵产气.这9株发酵力较好且产香酵母的酒精发酵结果表明,4株产酒精度为0,具有浓郁的芳香;4株产酒度在2.1%vol~2.4%vol之间,且残糖较低,有浓郁果香.优良酵母菌株有望应用于面包生产、无醇饮料的开发、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无花果果酒酵母的筛选及发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左勇  刘利平  鞠帅  谢晖  祁峰 《现代食品科技》2013,29(6):1293-1296
本文主要筛选适合无花果果酒发酵的酵母。从无花果果皮和无花果果酒酒渣中初步分离得到41株酵母菌,经过一级筛选得到12株产酒产香较好的菌株,经过杜氏管法筛选得到6株起酵快的优势菌株,再经过无花果浆汁发酵法筛选得到1株起酵快、产酒产香较好的酵母。再对这株菌进行耐受性测试,结果表明,酵母菌Z20对糖度、酸度、SO2以及乙醇的耐受性较好,可作为无花果酒发酵的专用酵母。  相似文献   

8.
一株酿造枣酒优良发酵酵母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内黄枣园生产的优质大枣、烂枣以及枣园土壤为分离源,通过富集培养和划线分离,获得67株酵母菌,通过比较酵母菌的产气能力、小瓶发酵枣酒的感官评价及理化检测结果、耐酒精能力、耐SO2能力以及酵母菌凝集能力等指标筛选,最终筛选获得1株适宜酿造枣酒的酵母菌ZJ16.研究ZJ16的菌落形态特征,并用枣浸提液为发酵原料对其发酵...  相似文献   

9.
以浓香型大曲为研究对象,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中分离酵母菌,对其形态特征进行观察;采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显色法初筛,通过发酵力、产酒能力、耐高温、耐酒精能力实验进行复筛,筛选一株优良的功能性酵母菌,利用Biolog微生物自动分析系统对其进行鉴定,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对其液态发酵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浓香型大曲中共分离出9株酵母菌,其中菌株NDY-06性能最突出,可耐受42 ℃的高温,16%vol的酒精度,且具有一定的发酵产酒能力;该菌株被鉴定为产香酵母Zygosaccharomyces cidri,从其液态发酵产物中共检测到35种挥发性风味物质,包括醇类物质7种,酯类物质13种,酸类物质7种,吡嗪类物质3种,对白酒香气成分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以红枣为原料,筛选适合红枣酒发酵的酵母菌种,探索红枣酒发酵的最优工艺。通过比较红枣酒的酒精度、还原糖、总酸及甲醇含量等指标分别初选出1株酿酒酵母和非酿酵母,经过酵母菌株的产气性能、耐酒精、耐糖等耐受性试验以及两株酵母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得到了适宜红枣酒发酵的最佳菌种组合RV171和H,以此组合为发酵菌株,通过优化工艺,得到了色泽为浅红棕色,澄清透明,具有典型发酵果酒风格的枣酒。  相似文献   

11.
不同发酵剂对红枣果酒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4种不同的发酵剂(帝伯仕LA DELICIEUSE活性干酵母(LA-D)、安琪酵母、清香型酒曲和薯曲)分别对红枣进行发酵,通过对感官评分、酒精度、色度以及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含量变化和抗氧化活性等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出一种性能较优的发酵剂。结果表明,LA-D酵母发酵酒的色泽透亮,为琥珀色,苦味较小,枣香味浓郁,感官评分达88.5分,酒精度为10.6%vol;在发酵第12天,VC含量为213.37 mg/100 mL、总黄酮含量为3.49 mg/mL、氨基酸态氮含量为933.3 mg/100 mL,均高于其他三种酵母发酵酒,总多酚含量为0.212 mg/mL,仅次于清香型酒曲发酵酒。枣酒的抗氧化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末期,LA-D酵母发酵酒的还原力、羟基、超氧阴离子、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2.425、77.38%、88.75%、92.8%。通过以上实验,分析得出LA-D酵母是最适合红枣果酒发酵的酵母。  相似文献   

12.
红枣发酵酒是以红枣为原料,经分选、破碎、低温发酵、陈酿调制而成的低酒精滋补饮品,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 该研究对红枣酶解条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 结果表明,最佳酶解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25%,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40 ℃,在 此条件下酶解得到的枣浆糖度达14.2%;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7 d,酵母添加量0.4 g/L,澄清条件为1%壳聚糖 溶液添加量0.9 mL/10 mL枣酒,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红枣酒酒精度为9.9%vol,感官评分91分,pH值3.94,糖度5.1%,透光率为75.8%。  相似文献   

13.
以新疆红枣为原料制备红枣起泡酒,以感官评分及酒精度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对其二次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红枣起泡酒最佳二次发酵工艺为:初始糖度15 °Bx、酵母添加量0.03%、发酵温度15 ℃。在此最优二次发酵工艺条件下,红枣起泡酒酒精度为7.9%vol,产气量为0.35 MPa,感官评分为93分,且色泽艳丽、风味独特、果香浓郁、口感清爽,其理化及卫生指标均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4.
该试验选择红枣和山楂为原料酿造果酒,以原料配比、料水比、初始糖度和酵母添加量为评价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发酵工艺优化。结果表明,果酒酿造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红枣山楂配比3∶1,料水比1∶3(g∶mL),初始糖度21 °Bx,酵母添加量0.3 g/L,在28 ℃发酵7 d。在此条件下所制得的红枣山楂果酒酒精度为12.2%vol,总黄酮含量为25 mg/mL。酒液枣红色,色泽鲜亮,澄清透明,具有浓郁的红枣山楂的香味,酒体醇厚,是一种酸甜适中的低酒精度的混合果酒。  相似文献   

15.
新疆哈密红枣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特产哈密大枣为原料,研究枣酒发酵生产工艺。结果表明,红枣酒采用在含还原糖20% 的红枣清汁接种发酵的发酵工艺。在红枣发酵酒酵母种类选择研究中,对葡萄酒酵母干红B、葡萄酒酵母AL41、安琪葡萄酒高活性干酵母等酵母的发酵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无论是对酒度的测定,还是通过对透光率的测定,均确定葡萄酒酵母AL41 为红枣发酵酒的最适酿酒酵母,最优发酵条件为SO2 添加量80mg/L、干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5℃、发酵时间13d。发酵原酒经澄清过滤后得到酒精含量为10% (V/V)的红枣酒。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纯培养技术从山西老陈醋的酒醪中分离、筛选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菌种鉴定,并对其环境耐受性进行分析。将该菌株应用于木枣果酒的发酵,并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对其酿造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分离筛选得到一株产酯能力较强的酵母菌Y14,总酯含量为(38.52±0.19)g/L,经鉴定为毛榛毕赤酵母(Pichia manshurica)。毛榛毕赤酵母Y14能够耐受乙醇体积分数8%、pH 2.5~4.5、高温39 ℃、糖度35 °Bx及SO2 200 mg/L,其酿制木枣果酒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g∶mL),顺序接种6%的毛榛毕赤酵母Y14和0.5%的酿酒酵母,在28 ℃环境中发酵7 d。成品枣酒的颜色呈琥珀色,酒精度为(10.5±0.12)%vol,总酯含量为(1.68±0.02)g/100 mL,枣香、酒香愉悦和谐,滋味可口。  相似文献   

17.
红枣果醋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提高红枣果醋质量的主要发酵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以枣水比为1∶3经过浸泡打浆或浸提取,分别得到枣浆、枣汁,采用二次补糖、酵母菌发酵得到乙醇体积分数为12.5%-12.6%(g∶mL)的红枣酒;再以乙醇体积分数4.0%-6.0%的红枣酒作为醋基进行二次醋酸菌发酵,最终得到乙醇体积分数4.0%-4.2%(以醋酸计)的红枣果醋。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红枣、枸杞、葡萄为原料,并选择20 ℃条件下进行低温发酵制作复合甜酒,较大程度地保留原料本身的特有风味和 营养成分。 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考察初始糖度、初始pH、酵母添加量对红枣复合甜酒品质的影响,并优化其发 酵参数。结果表明,红枣复合甜酒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初始糖度24 °Bx、初始pH 3.8、酵母添加量0.03%。在此条件下,甜酒酒体金黄透 亮,果香突出,酒香醇厚,口感绵柔,酒精度为8.5%vol,感官评分为92分,符合甜型果酒相关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以苦水玫瑰和冬枣为原料制备了一种果酒。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酵母接种量、蔗糖用量、苦水玫瑰用量和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果酒酒精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依据单因素试验结果,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进一步确定最优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05‰,蔗糖用量200 g/L,苦水玫瑰用量25 g/L,发酵时间96 h。在此优化条件下,果酒酒精度为10.6%vol,感官评分为91分。最佳澄清剂为壳聚糖0.2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