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 毫秒
1.
文33块沙二下油藏为复杂断块油藏,已进入开发后期,因构造复杂、注水开发历史较长、油水关系复杂、认识挖潜难度大,产量递减加快。通过分析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因素,明确问题与潜力,制定针对性的稳产措施。平面上通过强化水下分流河道地层能量,挖潜差异相带剩余油;层间通过相控层段组合,优化注水层段,实施精细注水,提高差层水驱动用程度;层内通过韵律段细分,优化射孔井段,改善主力储层开发效果。通过精细调整治理,区块实现稳产。  相似文献   

2.
针对非均质严重油藏,采用室内实验对注水前后实际岩心样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注水开发过程中的流体动力地质作用。结果表明,酸性介质条件的化学动力作用加速了碎屑组分中的长石类矿物尤其是斜长石的溶蚀,同时生成了新的高岭石晶体并分布于细小孔喉,但对碳酸盐类矿物的影响较小。注水冲刷等物理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储集层泥质矿物总量的降低和粉砂—极细砂级石英颗粒的缺失,且主要发生在物性较好且优势渗流通道较发育的层段。在储集层孔喉变化方面,注水开发既使相对较大孔喉增加,改善了储集层的渗滤条件,也使孔喉分选程度降低,加剧了储集层微观非均质性。从储集层孔隙度、渗透率等宏观参数变化看,注水开发致使储集层总体平均有效孔隙度降低4.63%,而总体平均有效渗透率上升8.93%,原始物性不同的储集层注水后物性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3.
在高含水后期剩糸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准确地预测高含水后期剩余油相对富集的部位,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打各种类型高效调整井或进行其它练合调整措施,提高注水采收率。提出了不同砂体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对三角洲储层油田在高含水后期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虎狼峁长6油藏属多层系开发油藏,主要动用小层为长612层、长621层、长622层和长63层,油藏采取分注合采的方式进行开发。本文从油藏研究、精细小层注水和精细注水井剖面治理等方面进行技术对策分析,最终达到提高开发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张艳 《中国科技博览》2013,(33):594-594
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经过强化注水挖潜、精细油藏描述、实施三次采油调整挖潜之后,剩余油分布更加分散和隐蔽,剩余油分布状况不清晰和难以有效动用是制约现阶段提高开采效果的主要矛盾。本文通过分析描述高含水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控制因素,提高剩余油分布规律的再认识,指导现场开发挖潜,见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主针对纯梁采油厂油藏类型复杂多样,且储层间的压力渗透性差异大、非均质性强,油藏特性决定了分层注水是注水有效开发的主途径。为提高分注效果、洗井效果、增强测试可靠性、治理水井出砂、确保管柱及井下工具可靠性,在注水工艺持续改进和分注工具优化配套的基础上,采油厂不断完善分注工艺,逐步形成了具有纯梁工艺特色的分注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7.
胡状集油田断层发育、属于近物源快速沉积,储层非均质性十分严重,给油田开发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油田主力油藏已经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开发难度愈来愈大,如何挖潜剩余油,提高采收率成为目前开发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剩余油研究方法入手,对胡状集油田剩余油的分布进行了定性、定量描述,对剩余油潜力进行了分析,为下步剩余油的挖潜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由于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的影响,油藏往往表现出较强的平面非均质性,特别是对于陆相沉积断块油藏,从而会影响不同注采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针对某断块油藏,平面非均质性主要考虑平面上储层厚度、油层的几何形态及渗透率分布的不均匀.研究表明油藏砂体厚度差异程度对不同注水方式的水驱开发效果影响最大,渗透率极差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