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水利史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类从事水利活动和水利事业的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水利史是人类利用水土资源,与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作斗争,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存环境的历史。水利史是水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研究水利史对于水文化的研究、对于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武汉市水资源十分丰富,但江河近岸污染和湖泊富 营养化等问题突出,水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近年来,虽然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种保护措 施和治理技术相继得以实施,但水环境状况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究其原因有很多,但其 中最主要的就是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十分薄弱,致使水环境保护未能形成一种社会氛围, 边治理边污染的现象依然严重,治理效果也就大打折扣。笔者认为,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 重视文化的力量,发挥水文化的引导、约束、规范、凝聚和激励功能,开展水文化建设。将 水环境保护上升到文化的层面,营造成一种城市文化,才能真正起到自觉规范人类行为的作 用,提高人们爱水、护水的自觉性。武汉市水文化建设要从开展资源调查研究、进行建设规 划编制和建设城市水文化景观3个方面展开。   相似文献   

3.
潘正春 《治淮》2009,(5):47-48
水文化研究是上世纪80年代拓展出的边缘学术领域,属新兴课题。它的兴起同社会文化繁荣、水利事业蓬勃发展有着密切关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水文化研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但是当今中国水文化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水利事业的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水利事业的大发展,影响了节水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水文化是对人类社会各个时期水环境观念的外化,反映着人类社会对水环境的认知程度,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模式、指导原则和行为方式。水文化是人类繁育生存和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反哺着人类的治水实践。建国以来,我国现代水利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逐步实现着人类治水兴利的预期目标。但是由于工业社会的迅猛发展导致对水需求级数增长、  相似文献   

5.
周小华 《中国水利》2009,(22):27-27
一、水文化创新的切入点 参与以水为轴心的各项思维创造活动是现代水文化的本质和特点。水文化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水文化研究应该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扩展更为宽阔的领域,这就是站在人类宏观文化学的高度,从广博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寻找水与文化的结合点;从以人为本的生活理念扩展现代水文化的阐释空间。从传统的单项思维中走出,  相似文献   

6.
再论水文化的深刻内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化本身就是一个难于把握,很难界定的概念。对于水文化内涵的理解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且有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水文化,最简明的说法是有关水的文化,或者说是人们以水为载体创造的文化。对水文化的深刻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从人与水的关系讲,水文化是人类在与水打交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生产能力的总和。第二,从水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讲上,水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从水文化与水利文化的关系讲,水文化的主体是水利文化。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加以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7.
从文化的角度研究水问题,重新审视人与水的关系,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如何以先进水文化推进新民市水利事业科学发展,成为每一个新民水利人面前的重大课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市当前几大河流水文化建设情况,对今后如何建设新民水文化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开展水文化研究加强水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文化研究开展十年来,本着传承我国悠久的优秀水文化与新时期水文化相结合,开展水文化研究与加强水文化建设相结合的正确方向,推动了水文化事业的发展,服务于水利中心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水文化已从理论研讨进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阶段,迈上了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9.
水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都离不开水,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不同的时期,人们治水、用水的思路都不同,因而形成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水文化。在云贵高原东侧梯级斜坡地带中部的安顺,聚居着一支与众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语音、服饰、民居建筑及娱乐方式与周围村寨截然迥异,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被人们称之为“屯堡文化”。其中有一典型的屯堡村落——鲍屯,并在明代建筑了一水利工程,暂称屯田水利(有专家称小都江堰)。通过对水文化与屯田水利的分析,探讨性地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建立“人水和谐发展”的新型水文化。  相似文献   

10.
水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日积月累形成的认识水、利用水、治理水、爱护水、欣赏\水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临沂市以此为抓手,立足临沂实际。紧跟时代步伐,突出沂蒙精神。大力促进有临沂特色的水文化发展。通过分析临沂市在水文化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方面取得的进展,并结合临沂市的历史文化特点。为进一步完善临沂市水文化硬件设施、丰富水文化内涵提出对策,为促进人水和谐,推动大临沂、新临沂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