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大展 《建筑工人》2008,(12):18-19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4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合同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修订已经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于2008年4月22日批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JGJ94—2008(以下简称新规范),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通过对新规范的初步学习,现仅对有关桩基检测领域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应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对桩基设计中的地基土液化问题,承台效应问题以及桩基的竖向承载力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已于200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对原规范JGJ94—1994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和调整。结合工程实践,从工作实践中总结出静压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4.
高应变动力检测是桩基验收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建筑领域涉及这一课题的规范有以下2本:(1)《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1994);(2)《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相似文献   

5.
该文介绍了南京新华大厦桩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沉降监测情况。通过桩的静载试验,取得合理的设计参数,使桩基设计经济合理、效益显著,并从试验中发现软岩嵌岩桩的嵌岩深度可不受《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的限制,适当加深嵌岩深度可取得较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静载试验是建筑界公认的一种桩基检测手段。但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各检测单位之间略有差异,我们所采用的规范,对刚性桩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浙江省标准《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1-90)》,而对柔性桩则采用《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现就多年检测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7.
对影响建筑桩基承载力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鞍山地区人工挖孔灌注桩和钻孔灌注桩静载试验结果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所给定的建筑桩基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分析和对比,对影响桩基承载力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今后如何确定不同地区地基承载力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在特殊情况下,同一建筑可采用两种桩基的工程实例。应用两部分柱基沉降差控制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规定的建筑物桩基变形容许值以内,即s≤[s]设计桩长,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功能。房屋建成后的使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1、引言 钢筋混凝土嵌岩桩大量应用于建筑工程仅是近十几年的事,以致老规范《工业与民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中未涉及此类桩基,即使在现行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以下简称《建筑地基规范》)GBJ7—89中仅给出了支承于基岩表面的粗短桩只计端阻力的计算公式。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以下简称《建筑桩规》)JGJ94—94第5.2.11条却给出了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4—80与JGJ94—94对比分析,结合承台斜截面的破坏形式,提出按深梁理论确定承台截面的设计方法,所给方法可供承台结构设计和规范修订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不同规范对比分析和工程实例验证,对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对于大直径或者中等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取值参考JGJ120—201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是合理的,但对于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取值参考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或者CECS22∶2005《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时,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相差较大,实际工程中设计人员往往取值偏保守,即设计的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取低值。对于小直径抗拔桩,国内尚没有相关的设计规范,设计人员往往参考锚杆的设计思路进行设计,但其受力机理与锚杆受力机理不同,这样小直径抗拔桩桩侧摩阻力如何取值成为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沈懿洁 《山西建筑》2010,36(13):108-109
通过对上海某风电场基桩的设计与计算,指出了风电工程分别采用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时计算结果偏差较大的原因,对实际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赵国璋 《福建建筑》2001,(B10):46-47
本文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推导出柱下多桩承台厚度的计算公式,设计中应用这些公式可以方便快捷地确定多桩承台的厚度。  相似文献   

14.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中附录C的规定,在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过程中,当Sn>0.15且n>4时,可能出现多个值,本文针对这种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的多解性问题作了一些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新规范提出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其中桩基沉降计算是确保桩基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文章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就桩基沉降计算若干关注的设计技术问题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6.
2008年4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并发布了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编号为JGJ94—2008,自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3.1.3、3.1.4、5.2.1、5.4.2、5.5.1、5.5.4、5.9.6、5.9.9、5.9.15、8.1.5、8.1.9、9.4.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同时废止。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经建设部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JGJ94—94,自1995年7月1日起  相似文献   

18.
王真 《中外建筑》2010,(8):189-190
本文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关于桩基础的变刚度调平设计的新增内容,概述了变刚度调平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总结归纳了变刚度调平计算的基本过程,并举例说明了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俞峰 《浙江建筑》2001,(4):27-28
目前,钻孔灌注桩和夯扩桩可遵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进行设计,而结合这两种桩基各自特点的复合型桩——“钻孔灌注扩底桩”的设计,我国现行的桩基规范中还未提及,笔者在两幢建筑物的基础设计中采用了该种桩基,体会到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它特有的优点,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20.
吕宝龙  叶华 《结构工程师》2009,25(3):107-111
通过对比<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指出了08规范的设计思想:考虑桩-土-上部结构共同作用,采取变刚度调平设计原则.变刚度调平设计是采用不同桩长、桩间距、甚至局部桩基等措施调整基础的刚度,使之与上部结构刚度相协调,从而达到减少基础的差异变形、降低承台和上部结构次内力的目的.同时,列出了08规范增加、调整、取消的内容,并做了简要说明,以供广大工程人员快速掌握08规范较94规范的变化,在今后的项目实施中遵守新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