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机理、湿陷性评价及地基处理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以及湿陷机理分析,对黄土湿陷性的评价,提出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方法及质量检测与控制在施工中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北方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方法成本高,施工周期长的问题,提出素土挤密桩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湿陷性黄土场地地基处理。以张家口桥东区某小区地基处理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素土挤密桩与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室内土工试验、现场原位测试对黄土单个物理指标与湿陷性关系进行分析。最后对7#地基部分桩基问题采取增加短桩进行补救,补救结果地基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鉴于湿陷性黄土在轨道工程中的影响研究较为缺乏,本文以太原地铁1号线土建7标为工程依托,开展黄土湿陷性浸水现场试验,在总结分析相关工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处置方案,并采用ANSYS对所选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工程场地为Ⅱ级中等湿陷场地且无剩余湿陷量;经比选,针对车站,部分采用整体下压3 m,主体底板下黄土层采用三七灰土换填,附属基坑采用坑内灰土挤密桩处理,过街通道采用暗挖洞内微型桩处理;针对区间隧道,盾构工法洞内注硅化浆液处理(单液硅化法)为最优处置方案;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微型桩处理方案可以满足要求。所得结论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引起黄土湿陷的因素有黄土的形成时代、密度、黏粒的含量以及孔隙性等等。在没有任何处理措施的湿陷性黄土地基上直接开始工程建设,会导致建筑物出现不均匀沉降,产生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需要采取措施优化改善湿陷性黄土的性状,提升黄土的稳定性,避免其发生湿陷,全面消除黄土湿陷对于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8.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飞速成长,在湿陷黄土区域建造各式各样的建筑成为一种必然的方向。挑选一个比较优秀的地基处置方案对于工程整体推进来说非常关键。湿陷黄土区域建筑地基处置方案的挑选是一个覆盖面广,整体性强的工作,包含很多不能明确的讯息,不仅需要满足处置实效,而且也会受到工程时间,工程价位和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怎样整体考量这些影响内容从而挑选更优秀的拟建建筑地基处置方案,成为主要而且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拥有很深的探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深层湿陷性黄土的地基处理方案作了深刻的探讨,对选择的高压喷射注浆法方案载荷试验、桩基设计及施工及运行情况作了详尽的论述,为电厂地基处理提供了成熟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地质勘查报告,结合伊犁项目现场实际强夯试验数据,论证了在低含水量湿陷性黄土地区,应用强夯法施工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承载力和压缩模量。 相似文献
14.
湿陷性黄土的特点为非饱和性,呈现垂直节理,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整体状况变化较小,但如遇到水浸润,则会导致土体湿陷变形;而利用沉管成孔侧向挤密时,周围土被向外挤压,使土体积减小,密实度增加,从而避免发生快速大量塌陷现象。同时利用素土(就地取挖黄土)对桩孔进行夯填,保持桩内与桩间土密实度基本一致,从而达到减小、消除地基湿陷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尹忠保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10)
近年来,灰土挤密桩在处理软弱地基方面,因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廉,施工设备简单,技术可靠,大量使用工业废料,社会效益好和承载能力提高较快等特点,已日益成为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尹忠保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9):278
近年来,灰土挤密桩在处理软弱地基方面,因其施工速度快,造价低廉,施工设备简单,技术可靠,大量使用工业废料,社会效益好和承载能力提高较快等特点,已日益成为经济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我国湿陷性黄土共分为七个分区,总面积达60多万km^2。对湿陷性黄土区的建筑物,其设计措施通常可采取:地基处理措施、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三种。对位于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水泥工厂,由于其建(构)筑物的特点,必须采用以地基处理措施为主,防水措施和结构措施为辅的设计原则。在详细介绍常用地基处理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处于湿陷性黄土区的大通河水泥有限公司1000t/d技改工程和冀东水泥扶风有限责任公司4000t/d生产线中相关建(构)筑物采取的桩基工程的设计方案,及其实施措施及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陈慧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6):142
煤层气是赋存在煤层中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在煤基质颗粒表面为主或溶解于煤层水中的烃类气体,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石油和中联煤先后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煤层气勘探开发,煤层气开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相关规范、标准体系也正在形成.目前中国开发的煤层气田多分布在山西、陕西等黄河中游地区,湿陷性黄土分布十分广泛.在煤层气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