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壁厚为140 mm球墨铸铁避震器的铸件结构及生产情况,为解决该铸件出现的铸件断面石墨球数少、有碎块状石墨以及石墨漂浮问题,采取了以下改进措施:(1)增设冷铁强化冷却;(2)球化处理时添加1.2%~1.4%的纯La低RE球化剂,往处理包出铁时随流加入0.1%~0.3%的石墨型增碳剂,采取包内孕育+随流孕育+型内孕育3次孕育方法;(3)控制CE及w(Si)量,降低浇注温度。生产结果显示:铸件球化率≥85%,石墨球数≥100个/mm2,铸件孤立热节处缩松问题得到改善,使铸件毛坯达到X射线探伤1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含有Sr、Bi的孕育剂和"一次孕育+随流孕育"处理工艺对球铁汽车转向节铸件及Y型试块中石墨形态、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含Sr的孕育剂处理后基体组织中存在"牛眼状"铁索体和大量的珠光体,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低下;用含Bi的孕育剂处理后基体组织中有较多的铁素体,经过"一次孕育+随流孕育"处理后主要为铁素体组织.后两种工艺处理后,石墨球数量多、球化率在80%以上,球铁的综合力学性能也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铸造技术》2019,(6):582-584
介绍了硫氧随流孕育剂在乘用车球铁飞轮上的应用,其原理是利用硫氧随流孕育剂增加形核能力使铸件单位面积析出的石墨球数量变的更多,石墨球变的更小,并在不采用发热冒口的情况下做到了较小的缩松面积,解决了加工面缩松缺陷问题,满足了客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金相组织、力学性能、拉伸断口特征、石墨结晶核心及变异石墨形态分析,研究了孕育处理对大断面QT600-3球铁件力学性能和石墨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炉熔炼工艺生产大断面球铁件时,采用随流瞬时孕育,孕育衰退作用减慢,抗拉强度和伸长率提高;YFY-1A作瞬时孕育剂,石墨形态良好,石墨球大小稳定;SPI作瞬时孕育剂,导致石墨形态发生变异。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重型机床铸件的发展趋势及特点。以外型尺寸14900×2110×2145mm、重130t的QT600-3横梁铸件为例,分析了其铸造工艺特点和质量控制难点,详细介绍了包括冷铁设计及放置、反变形量确定、浇注系统设计以及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等内容的铸造工艺方案。检验结果表明:铸件本体球化率80%~90%,石墨大小7级和8级,石墨球数≥130个/mm2;基体组织为片状珠光体+粗粒状珠光体+牛眼状铁素体;抗拉强度677MPa,平均硬度194HB,硬度差在6HB以内;铸件变形量为19500mm长度8mm。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孕育效果对灰铸铁件性能和组织的影响,并通过生产实践,验证了采用炉前随流孕育的方法在改善灰铸铁石墨形态和提高铸件性能方面的明显作用.说明孕育方法的改进,在改善灰铸铁件组织和提高铸件力学性能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介绍排气歧管用Si-Mo球铁的技术要求,原材料的选择,化学成分控制范围,球化剂和孕育剂以及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工艺的选择.通过采用微量元素含量低的新生铁和低REMg球化剂,加入微量Bi和Sb,浇注时采用SiBaCa进行随流孕育工艺,确保了排气歧管铸件法兰处球状石墨≥90%、薄壁部位的铸态珠光体体积分数+Mo的碳化物小于15%.  相似文献   

8.
以不同的孕育工艺浇注了球铁反白口试块,通过金相观察分析了石墨球数与反白口组织的关系,指出石墨球数少是形成球铁反白口的直接原因,强化孕育增加石墨球数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反白口生成。此结果在生产中也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4种不同类型的二次孕育剂对模拟尺寸为φ590 mm×800 mm的大断面球墨铸铁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孕育工艺对球铁尤其是大断面球铁的石墨及力学性能均有良好的改善作用;利用Si-Ba-Ca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后再添加0.15%的该孕育剂作为二次孕育处理,可改善铸件组织及提高铸件力学性能;S-O孕育剂和Si-Ba-Ca孕育剂的效果相对较好,模拟铸件中碎块状石墨区域明显减少、石墨球形态圆整、球化率较高,还可以有效避免孕育衰退,使铸件获得较好的微观组织和最佳的综合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对于球墨铸铁,良好的孕育可以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增加石墨球数.孕育处理不仅涉及到孕育剂的种类,也和孕育方式密切相关.近年来,孕育块孕育处理以其比其它的孕育处理孕育衰退小,而且孕育更加均匀等方面的优点,正在得到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铁液状况、球化和孕育处理方法以及铸型与铸件状况对球铁石墨球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某空调压缩机的SN-1气缸铸件结构及技术要求,详细阐述了公司QC小组针对铸件金相组织波动大这一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和试验,最终确定的方案是:原材料采用55%废钢+45%回炉料,出铁温度1 510~1 530℃,高温(1 510~1 530℃)静置时间5 min,一次孕育采用Si-Sr孕育剂进行孕育处理,加入量为0.4%,随流孕育采用Si-Sr孕育剂,加入量0.1%,将压力头作用于铸件的厚大部位,降低铸件的冷却速度,并且在操作工程中严格控制,最终使铸件的金相组织中A型石墨稳定在95%,硬度达到85~100 HRB。  相似文献   

13.
在离心铸造球墨铸铁管生产中,为防止共晶渗碳体析出,改善球化,增加石墨球数,提高力学性能,采用了三次孕育:(1)包内孕育;(2)浇注时随流孕育;(3)型内孕育。取得了较好的孕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铸造技术》2016,(1):156-158
通过采用微量元素含量低的新生铁和低REMg球化剂,高温出炉,高温浇注,浇注时采用SiBaCa进行随流孕育工艺,采用3个保温冒口+冷铁铸造工艺等措施,研制了大功率船用柴油机SiMo4-1球铁排气管。经生产验证,采用以上工艺措施,改善了铸件的铸造性能和表面质量,确保了排气管铸件球状石墨≥90%、铸态铁素体体积分数大于85%的基体组织,获得无缺陷铸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研究硅对高炉冷却壁用铸态球铁的力学性能和导热性能的影响,确定了硅含量的最佳范围;讨论了硅对硅对孕育效果及碎块块状石墨形成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本研究设计的低硅随流孕育方案,成功地生产出铸态厚高性球铁冷却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球墨铸铁的球化处理和孕育处理方法,从原材料质量、工艺操作、铁液包形状、出炉温度等方面,分析了影响球化孕育效果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防止措施,得出以下结论:(1)原铁液w(S)量高,会导致球化剂的加入量增加,不利于铁液质量的稳定;(2)w(RE)量高,会引起大断面的轧辊内部产生碎块状石墨;(3)根据铸件大小,适当控制球化处理温度和浇注温度,有利于避免产生球化衰退和孕育衰退等现象;(4)采用复合孕育剂、多次孕育和随流孕育等方法强化孕育处理,有利于增加石墨核心,改善球化效果,增加石墨数量,提高球铁铸件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企业在硅钼耐热球墨铸铁生产中发生碎块状石墨缺陷问题,分析研究了铁液活性、铁液成分、球化孕育处理及铸件厚大部位冷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提高铁液活性、控制碳当量(CE)及微量元素成分、选取合适的孕育剂和孕育方式、提高局部冷却速度、减少铸件热节等工艺措施能有效解决硅钼耐热球墨铸铁中的碎块状石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球墨铸铁的石墨球数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许峰  赵红 《现代铸铁》1996,(2):39-41
球铁生产中希望获得球形圆整、分布均匀、球径较小和数量较多的石墨球。国标GB9441-88“’对球化级别(球化率)和石墨大小作了分级,但没有石墨球数的评定级别。美国铸造师学会(AFS)编写的《球墨铸铁金相图谱)t”(以下简称AFS图谱)中把石墨球数由25个/mm’到300个/mm’,分为7个级别。在球化良好和石墨分布均匀的球墨铸铁中,石墨球数与石墨大小(球径)有一近似的对应关系,如表1。由表1可见,用石墨球数来评价球铁组织中石墨的均匀程度要比用石墨大小(或球径)作评价参数,更为详实和精确。目前,国内对石墨球数的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9.
利用金相显微镜、布氏硬度计分析了随流孕育处理对WD615汽缸盖金相组织和断面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汽缸盖采用0.10%的Si-Zr随流孕育处理,能够消除薄壁处的D型石墨和碳化物,获得均匀分布的A型片状石墨,并改善了其断面均匀性。用Si-Zr孕育剂进行随流孕育处理在WD615汽缸盖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热等静压生产工艺及作用,详细阐述了高压泵泵体铸件的生产工艺:采用水平分型无箱造型线造型;中频炉熔炼,严格控制铁液化学成分;采用Fe Si Mg8RE5球化剂,BS-1型Si-Ba孕育剂;盖包冲入法进行球化处理;铸件浇注后进行热等静压工艺处理。生产结果显示,铸件的金相组织为44.97%铁素体+42.28%珠光体+12.55%球状石墨,铁素体、珠光体与球状石墨组织分布均匀,石墨球更趋圆整;铸件的强韧性、硬度以及抗疲劳强度有了较大的提升,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