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立电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统一的编码体系是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但国内电网企业普遍没有建立统一的设备编码体系,所使用的设备编码都限于部门内部使用。目前国内电网编码主要使用3种规范:调度编码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物资分类与编码规范,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规范。编码不统一严重影响了信息的交流共享。为解决该问题,针对3种编码的特点,提出了调度码与电网依靠映射关系整合,物资码与电网码通过接口软件整合的方案,实现了3种编码体系之间的转换。以电网码为底板,将设备信息及整合规则录入电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形成基于电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的统一编码体系,以利于电网公司各部门之间信息交流与共享,促进编码规范的深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电力调度系统基于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model,CIM)的数据交互可重用性不高以及编码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CIM的自适应统一编码体系。该体系包括数据层、模型驱动层和编码层。采用模型驱动的方法来适应不同CIM标准版本以及不同系统CIM模型之间的差异,实现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电力系统资源之间的层次关系,将编码对象分为枚举型、层次关系型和拓扑关系型,然后对不同的对象类型进行编码规则定义。最后介绍了该编码体系在河南电力调度中心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3.
对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建筑运维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重点介绍了BIM运维模型构建、信息分类编码和模型信息交换的过程,设计了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功能模块,在Navisworks软件平台基础上借助编程软件对系统的部分功能进行开发,同时结合实例对开发功能的运行效果进行展示,为将来智慧运维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针对省地调能量管理系统(EMS)各自独立建立模型,导致系统间数据交互困难的问题,基于IEC61970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提出了省地调电网模型拼接方法。该方法基于信息模型路径对电网模型对象进行编码,采用边界定义、拓扑拆分、模型拼接等技术形成完整的全电网模型,并对不同版本的电网模型采用增量更新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基于组件接口规范(CIS)实现了省地调电网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相似文献   

5.
针对省地调能量管理系统(EMS)各自独立建立模型,导致系统间数据交互困难的问题,基于IEC61970的公共信息模型(CIM)提出了省地调电网模型拼接方法.该方法基于信息模型路径对电网模型对象进行编码,采用边界定义、拓扑拆分、模型拼接等技术形成完整的全电网模型,并对不同版本的电网模型采用增量更新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基于组件接口规范(CIS)实现了省地调电网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的交换与共享.  相似文献   

6.
张红  徐斌 《电器》2008,(8):47-48
(接上期)家庭网络产业属于消费电子、信息、通信、建筑等行业的交叉领域,已是当前消费电子数字化、网络化的必然发展趋势。但不可否认的是,家庭网络目前还只是处于发展阶段,各行业没有形成统一的技术体系框架和商业应用模型。  相似文献   

7.
智能配网中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提高调度中心的信息集成度、实现高效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信息编码是实现集成的重要支持技术之一。为同时满足配网设备管理和调度运行的需求,在研究配网系统应用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进行集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设备编码–调度编码"双编码体系,在调度编码中引入虚拟变电站和虚拟开关站的概念对配网模型进行分层分区。提出了2套编码相互映射的概念和实现方法,并通过自校验保证编码准确性。最后展望了未来编码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对于物理链路信息描述的不完整,光纤物理回路模型(SPCD)文件对于物理链路描述的不直观,SCD与SPCD缺乏关联性,以及变电站运维中因缺乏虚实回路映射信息导致链路故障排查困难等问题,提出了基于SPCD的虚实链路映射方案。利用SPCD的物理链路描述信息对物理链路模型编码、扩充了SCD的物理链路模型,补充了电(光)缆编号,关键是建立了物理链路与虚链路的映射关系。为全站物理回路可视化、虚实链路映射可视化、快速故障诊断等高级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撑,为交换机免配置提供了可行性方案,同时保证了SCD与SPCD的链路信息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建筑工程设计信息模型交付标准》(征求意见稿)(简称《标准》)对建筑工程电气信息模型的要求,从工业建筑角度分析了《标准》的适用性,并修改了模型精细度对应的建筑工程阶段、模型信息种类、模型分类,明确了不同信息精细度下应包含的模型类别和模型信息种类,探讨了建筑信息模型(BIM)设计中电气信息模型的标准化,以供电气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电厂设备信息编码方式,对各类编码方式进行优缺点的对比,并对信息编码的的理论体系及原则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一个开放的电力设备编码标准(协议)体系的构想,并给出了分类的方法和编码体系的示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IEC/CIM模型为依据,按照SAP/PM的功能位置(FunctionCode)结构,对电力系统资源(主要是设备)进行了统一的编码定义。有效地解决TSAP/PM功能位置编码中存在的规范、唯一性问题,应用范围可覆盖到电网的所有环节。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工程的系统管理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为主体,工程施工管理为主线,应用系统管理方法和思维,将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应用于工程管理的进度计划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采购管理等各个管理环节中,通过业务管理流程分析和重组,将三维建筑信息模型从单一的技术应用向工程系统管理应用过渡,使三维建筑信息模型升值,形成基于三维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工程的系统管理,并最终达到提高施工工程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创造经济效益的企业管理目标.  相似文献   

13.
详述了电厂热工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功能特点,通过业务流程分析、面向对象分析、数据流程分析等提出了热工监督管理系统的业务模型、概念与物理数据模型、功能模型,进行了信息编码设计、数据库设计、功能模块设计和安全性设计,最后根据系统分析与设计的结构,通过多种权限控制和流程控制开发了热工监督管理系统。系统采用ORACLE数据库技术和领先的B/S(浏览器/服务器)操作方式,对监督工作进行信息化管理,使热工监督管理更加集成化、规范化、智能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配网信息模型的数据结构共享和信息交换,针对常用CIM/XML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性能问题,给出一种基于EXI格式的配网信息模型的数据交换方法。利用EXI对CIM/XML进行编码,通过编码事件流、预压缩及压缩三个步骤,得到基于EXI的CIM模型,并对CIM/XML、CIM/E和EXI三种数据交换格式的性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基于EXI的信息模型在内存消耗与解析耗时方面较XML更有优势,提高了配电网信息模型数据交换效率,对实现智能配电网的信息集成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工业基础类(IFC)作为各种专业应用软件在共享建筑模型的前提下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是推断建筑性能的重要信息,但IFC还有其局限性。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并基于IFC进行了改进,通过详细的建筑信息模型,对具体建筑设计和施工环境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电网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电网工程的数字化应用要求.电网信息模型(grid information model,GIM)概念的提出和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简要分析GIM数据模型结构,开展基于GIM的架空输电线路导地线、杆塔、基础和绝缘子串的三维参数化建模研究,利用三维图形引擎实现本体三维模型可视化渲染,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GIM的架空输电线路工程三维场景构建方法,为智能电网应用提供可视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一种IEC 61850通用数据类数据库信息模型的建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供了基于IEC 61850通用数据类的数据库信息模型及其接口的设计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变电站站控层设备。将数据库模型分为信息模型、设备模型和应用模型3层架构,其中信息模型和设备模型分别基于IEC 61850变电站配置文件(SCD)和IEC 61970公共信息模型(CIM)文件创建,标准的信息模型和设备模型实现了模型的复用。在IEC 61850通用数据类的基础上,设计了信息模型关系型数据库表结构及其接口的实现方法,能够直接导入变电站配置模型,自动生成数据库,并以IEC 61850数据对象引用为检索方式设计了数据库访问接口,简化了变电站工程实施流程。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电网工程信息模型,将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于电网工程建设过程,以三维建模、计算机仿真、数字模型优化和虚拟现实四种处理形式为载体构建软件系统,来实现电网建设的具体业务应用,并从现场管理和数据管理两个维度提升电网工程建设管理水平,应用案例表明,该方法实现了进度、安全、质量、技术、造价等专业管理的全面提升,提高了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9.
灰色系统理论自1982年提出以来,已初步形成了以灰关联空间为基础的分析体系;以灰模型GM为主的模型体系;以灰过程及其生成空间为基础与内涵的方法体系;以系统分析、建模、预测、决策、控制、评估为纲的技术体系,进行了灰数学的研究,以认知模式为前提,以认识信息基为依据,建立了灰朦胧集、信息表现元等概念,明确了灰  相似文献   

20.
通用变电站事件模型(GSSE)和采样值传输模型(SAV)是IEC61850标准中定义完整描述变电站信息模型和信息交换服务的重要模型。我们已经有文献分析过GSSE中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和通用变电站状态事件(GSE),但在比较GSE与SAV的共同点与异同点方面却鲜有涉及。本文从报文信息的传输、信息传输服务的抽象模型和模型映射方式3个方面,对GSSE和SAV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GSE模型在信息传输内容的广泛性、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指出了两种模型在信息传输的实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