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论述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及与传统机床的区别。在对国内外典型并联机床样机的工作原理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并联机床研究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并联机床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并联机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盛忠起  姚群  蔡光起 《机械》2002,29(3):4-5,49
并联机床是基于并联机构的新型机床,介绍了并联机构和并联机床的特点和国内外取得的一些研究成果,最后介绍了课题组在三杆并联机构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3.
并联机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并联机床作为机床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与传统结构机床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发展并联机床需要解决的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4.
并联机床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并联机床作为机床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与传统结构机床相比具有很多的优点。简要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并联机床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以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 ,提出了发展并联机床需要解决的若干理论与技术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一种三杆并联机床的静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祥志  王艳  蔡光起 《中国机械工程》2004,15(14):1231-1235
推导了在重力和切削力作用下并联机床驱动力的计算方程,并对一种三杆并联机床进行了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该种并联机床进行切削加工时,各杆输出的驱动力比较均匀,没有突变,各杆驱动力最大不超过切削力的1.4倍;机床自重产生的驱动力在工作空间中无突变,并且在工作空间边缘处较大;为了克服机床自重,需要各杆输出较大的驱动力,因此需要对机床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6.
在分析总结并联机床装配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并联机床装配层次结构。并基于广义串联机构的定义改进了并联机床描述原则。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并联机床存储结构形式,使外部抽象的描述模型有效地转化为计算机内部的数据存储模型,实现了并联机床装配设计过程信息化的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7.
并联机床的特点、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邬昌峰  高荣慧 《机械》2003,30(1):1-3,6
总结了并联机床的特点,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针对并联机床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并联机床是数控机床机构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介绍了国内外并联机床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并联机床产业化的共性关键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并联机床产业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并联机床是数控机床机构进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并联机床的发展和现状,分析了并联机床产业化的共性关键问题,并对如何发展并联机床产业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0.
新型并联机床的固有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兵  王知行 《机械设计》1999,16(9):13-15
新型并联机是空间多环机构在数控机床不上的应用,本文建立了该机庆的弹性动力学有限元模型,并确定了机床的结构参数种典型的加工轨迹,经过有限元实例计算得到了机床一阶有频率变化曲线,通过对计算结果的分析得出机床固有频率随机床结构参数和刀头姿态变化的规律。本文的研究对在机床设计阶段提高机床的动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并联机床虚拟产品设计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并联机床虚拟产品设计系统 (PMT VPDS)的基本框架及其子系统功能。开发了原型系统 ,构建了项目管理体系、型谱库、组件库和零件库 ,实现了并联机构概念设计与运动学设计子系统的基本功能。PMT VPDS系统将为并联机床的设计开发提供一个集成的虚拟设计环境 ,缩短并联机床的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全局动力学性能的并联机床结构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以并联机床动力学模型为基础的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法。以6—UPS型并联平台机构支链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运动学分析,给出了机构支链的运动学方程和速度加速度映射公式,以运动学为基础叙述了该机构动力学建模过程,建立基于全局指标结构参数优化模型,并对6—UPS型并联机床进行了优化计算。为检验结果的正确性,采用仿真机构运动的方法对优化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3.
面向制造的并联机床精度设计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祃琳  黄田  王洋  倪雁冰  张世昌 《中国机械工程》1999,10(10):1114-1118
精度设计是机床误差避免技术的重要手段,涉及在工作空间中给定刀具的最大位姿允差后,合理地制定零部件制造公差及装配工艺的问题。以3-HSS型并联机床为对象,利用空间矢量键模型建立零部件制造误差与动平台位姿误差的映射关系。给定零部件制造公差后,利用该模型即可预估出动平台的位姿误差。在此基础上,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在给定刀具位姿允差条件下,以零部件制造公差加权欧氏范围最大为目标,以角性公差和线性公  相似文献   

14.
并联机床参数设计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提出用于空间任意曲面高速切削加工的并联机床 ,其切削加工空间应是在任何位置下动平台最大姿态角 βmax =30 的连续单连域回转空间。为使形状实用 ,限制空间成高径比H/D =0 .7的圆柱体。机床设计参数的确定采用逆向设计法 ,充分利用了已有机床部件的极限参数 (球铰极限摆动角 )。计算所得曲线 ,用于机床设计时 ,可迅速确定机床主要参数与空间尺寸规模 ,供方案比较与选择。研究结果表明 ,并联机床实用化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是 :球铰副的极限摆动角rpM至少应 4矿。  相似文献   

15.
结合并联机床的机构特点,采用矢量法建立了3-UPS并联机床机构运动学模型,运用求导法推导了3-UPS机构的一阶影响系数矩阵,分析了机构的奇异性和平稳性。  相似文献   

16.
并联机床的刀位文件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六自由度 6 TPS型并联机床的结构模型为例 ,介绍了由刀位文件生成机床数控代码的一般过程 ,提出了包括相对于X Y、Y Z、Z X等平面作镜像和绕X、Y、Z等轴旋转在内的刀位文件预处理方法 ,并开发了相应的预处理模块。对零件的数控加工试验验证了本方法及系统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7.
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软件开发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卓桂荣  王知行  刘文涛 《中国机械工程》2002,13(12):1025-1027,1037
根据并联机床的特点,开发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开放式并联机床系统,该系统是基于工业PC机和Windows98操作系统的单CPU数控系统,所有数控功能均由软件实现,对并联机床数控系统进行了软件模块划分,重点介绍了程序设计模块,加工及仿真模块,手动测量模块的主要功能,该数控系统提供了多种数据接口,参数化编程模块实现了代码自动生成;工件定位模块通过在工件基准平面内采集6点即可自动计算工件在机床坐标系的位置和姿态,实现了工件在机床坐标系任意位置的定位与加工。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当前机床技术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模块化并联机床结构,机床主运动的实现采用并联机构,工件的进给运动由串联机构实现。研究了机床主运动模块平面二自由度机构的运动特性,给出了机构运动学正反解。机床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据加工需要,可方便快捷地组合设计不同自由度的机床;运动机构串并联相结合,既具有结构简单,刚度重量比大,响应速度快的特点,又具有工作空间较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虚拟轴并联机床控制精度和加工精度一直是理论研究的迫切问题。本文在分析已有刚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机构刚度计算方法[1,2]对虚拟轴加工机床的6杆并联机构动态加工过程进行了分析,利用螺旋矢量方法建立了机床6杆并联机构刚度数学模型;开发了应用软件并对6-3并联机床结构在几种不同参数变化条件下的刚度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机床精确控制和实时标定提供算法,而且对优化机构设计、工作空间设计及载荷设计和布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