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广西壮族自治区水资源保护规划》。批复明确了2020年和2030年广西水资源保护目标:到2020年,全自治区主要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率达到60%以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地下水超采得到全面遏制,集中式地下饮川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主要江河湖泊水生态系统得到基本保护,河湖生态水量得到基本保证;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  相似文献   

2.
唐山市是严重缺水城市,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地区分布不匀.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水资源短缺问题、水环境约束问题、水生态系统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并造成部分河道断流、湖库干涸、地表水污染、水质恶化及地下水超采,严重制约着唐山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水系、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水和谐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日...  相似文献   

3.
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水资源短缺,长期依靠超采地下水维系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生态恶化,并引发咸水层下移、地面沉降、地裂缝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因此,尽快采取措施,遏制地下水超采,保护地下水资源,修复地下水生态,对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时空分布与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相适应。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由于水资源条件的限制以及未能对水资源的节约、保护给予足够的重视,致使水污染严重,部分区域水生态系统失衡,用水量超过水资源可利用量。无节制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导致江河断流、湖泊萎缩和地下水超采;一些地区“有河皆干、有水皆污、湿地消失、地下水枯竭”;部分河流功能衰减,部分河段功能甚至基本消失。全国湖泊面积比上世纪50年代初期减少15%。湖泊和天然湿地的减少和丧失,导致水资源调蓄能力和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危害和河流水质的恶化。水生态安全对国家经济安全直接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5.
针对西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大、地下水超采、平原河流断流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将河道生态流量与地下水位作为整体来考虑,系统地确定复合型生态需水。首先以河道为对象,计算了最小生态流量、适宜生态流量;其次,以河岸为对象,以地下水与河流补排关系和避免盐碱化为依据,以河道生态流量为边界条件,确定了支撑河道生态需水的生态地下水位。西辽河流域的地表地下复合生态需水指标由河道最小生态流量和适宜生态流量以及地下生态水位构成,可为流域水资源规划和管理、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的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义的水资源是指水环境资源或水体资源,即指可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各种天然的或人为的水体。我国《水法》中所称的水资源,仅指地表水和地下水。主要指江、河、湖泊、人工河道中的水,陆地上的地下水。虽然废水、冰雪和海水也是一种资源,但水资源一般不包括它们。水资源是具有自然属性(地理特性、环境特性、生态特性)、社会属性和组织属性(生产特性、消费特性)等多种属性的自然资源。(1)水资源具有水文关联性、生态关联性,是水与土地连在一起的水体、水生态系统。它参与自然界的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的构质循环、数量流动和信息交流过程。(2)…  相似文献   

7.
《治淮》2021,(5)
正河流生态流量和良好的水环境状况是维系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河流水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依据。2020年7月,水利部办公厅印发《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水生态水环境监测试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办水文函[2020]522号),文件要求以浍河等河流作为试点,对其生态流量和水质状况开展监测工作。一、区域概况浍河是漴潼河水系的最大支流,也是淮北地区重要的省际河道,本干发源于河南省商丘市关庄集,  相似文献   

8.
正水资管[2020]67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水利(水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河湖生态流量是指为了维系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保留在河湖内符合水质要求的流量(水量、水位)及其过程。保障河湖生态流量,事关江河湖泊健康,事关生态文明建设,事关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我国  相似文献   

9.
海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体系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湖水库与地下水水生态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形成流域水生态体系。以保持水系连通性、水体流动性、水质良好性、水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协调好水生态体系治理和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是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工作。以海河流域为例,分析了近年的水生态演变趋势,提出了海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体系建设的相关建议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三姑泉域是晋城市工业企业聚集区,GDP总量占到全市70%以上。长期以来,因地表水可利用程度有限,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用水,一直靠开采地下水来支撑。过量开采已导致局部地区形成了岩溶地下水超采漏斗。严重超采还引起泉流量持续衰减,地下水水体严重污染,水质恶化。文中分析了三姑泉域地下水生态现状,并据此提出了地下水生态修复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紧邻北京市、天津市,人口密度大,经济繁荣,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廊坊市南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短缺。引黄前廊坊市南部河道曾出现河道干涸污染现象。由于地表水短缺而超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埋深越来越大,部分区域出现地下水漏斗等问题。由于缺水和水质污染,水环境和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并越来越恶化。为解决廊坊市缺水问题,提升水环境和水生态环境质量,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4次引黄调水工作,共引黄河水3.4亿m~3,明显改善了廊坊南部(大城县、文安县)水生态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12.
根据德州市水资源严重匮乏的特点及存在的地下水超采、用水效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三三"水资源开发利用战略:水库、河道、坑塘"三域"联网运行;当地水、黄河水、长江水"三水"联合调度;生活、生产、生态"三生"用水合理配置,并提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是水资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生态和环境的重要控制因素。在地表水相对缺乏的河北,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靠长期超量开采地下水和牺牲生态环境,河北已成为全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省份,特别是黑龙港运东地区深层承压水超采尤为严重,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黄河水资源保护科研工作成就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黄河水资源保护领域近20年的科研成果,根据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总体目标,提了出未来黄河水环境和水生态保护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构建流域水质应急管理体系以保证黄河水质安全;构建水质保护监测体系以提高水资源保护、监督及管理能力;保证河道内生态水量需求以修复河流生态系统;建立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和优化水生态与水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开发黄河水利水电资源以减少大坝对生态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5.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占陕西省17%的水资源量。渭河流域属资源性缺水地区,多年来,为满足流域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水量,不得不挤占河道生态水量,加上缺乏大的调蓄工程,造成河道生态流量严重不足,远低于生态流量目标要求,加剧了河道水生态系统恶化。为增加渭河生态水量,修复和改善水生态系统,探讨了通过合理配置水资源,保障河道生态用水;建设蓄洪生态水库,均衡渭河水资源时空分布,实现丰枯调剂;以及结合跨流(区)域引调水工程,积极退减挤占的河道生态用水,加大再生水利用,补充河道生态用水等多种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文中分析了松花江水资源保护利用现状、水域岸线管理保护现状、水污染现状和水环境、水生态现状。得出:规划区综合耗水率偏高,用水效率不高,水资源回用率低;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利用存在开采深层承压水情况;部分堤段存在防洪标准不足;生活垃圾如处理不当,影响区域水质;部分支流河道生态用水得不到满足,影响水生生态。  相似文献   

17.
山西水生态文明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白丽 《中国水利》2013,(12):4-7
山西省是我国重要新型能源重化工基地。煤长水短,十年九旱,地下水严重超采,水土流失严重,水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瓶颈"。系统分析了山西省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资源变化的状况,指出了山西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措施和主要手段,表明经过不懈努力能够再现"美丽山西"。这些措施和手段为:大力实施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着力改善水生态环境,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水生态文明,维持水生态系统健康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永定河(山西段)的地理概况及河流水系情况,通过对现状生态环境存在的水资源总量少,地表水水资源量逐年衰减,水资源超载严重;水生态退化,问题突出;地下水超采严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岩溶泉水质污染严重、水源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部分河段防洪能力不足等问题,拟定了生态修复的总体思路,提出了实际可行的相应措施,确保生态修复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南水北调受水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受水区地下水保护与修复十项措施和五点建议。强调南水北调受水区内必须合理利用水资源,建立地下水保护区,控制地下水超采,进行地下水人工调蓄,防止地下水污染,确定地下水合理生态水位,因地制宜修复地下水水质。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湿地现状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淮河流域人类活动频繁,农垦及治水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但随着流域人口的迅猛增加,围水造田、围海造田、地下水超采等对湿地持续的开发利用,水面面积急剧缩小,湿地的生态功能不断下降。尤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对淮河流域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影响。目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和河湖水面萎缩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的主要因素。2004年8月水利部印发了《关于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若干意见》,对湿地保护提出了要求,要求维护河流、湖泊等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逐步实现水功能区的保护目标和水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