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Planning》2016,(4)
教育实习是我国教师教育培养体系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我国高校的教育实习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形式:集中实习、返乡实习、顶岗实习。三者共同的特点是职前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同一所中小学的同一位指导教师的带领下来进行。这种实习方式的优势有目共睹,但其负面影响——由教育实习方式本身所引起的经验的技艺性和情境的局限性,也同样不容忽视。只有在充分了解和分析实习方式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来设计和改进教育实习,才能趋利避害,提高教育实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2)
以高中化学原电池教学为例,介绍如何基于学科能力框架和指标体系进行教学改进,具体包括:1)基于学科能力前测确定教学改进的关键点和发展点;2)依托"备课研讨—试讲—正式讲"的备课流程,系统而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改进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活动实施;3)依据学科能力后测和访谈证据评价教学改进的效果,提炼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20)
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是促进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岗前培训,能使高校新入职教师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基本教学技能,明确高校教师的职责和行为规范,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教师就河北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改进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20)
针对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学生毕业设计环节存在毕业设计选题脱离实际、指导教师和学生的精力投入严重不够、教学设施不足及过程监督检查不等问题,本文对应用型本科教育毕业设计从选题结合实际、强化过程管理、校企联合指导新模式和基于网络环境管理系统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为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学校督导作为学校日常教学反馈的重要载体,对于改进教学和管理作用巨大。教师要跟上信息化的教育时代,将转型发展落实在课堂中,教学角色要发生重大变化,教学方式突出引导作用发挥;学风建设要全方位全面实施;学校服务部门要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并且出台鼓励优势教学资源,积极开展教学的激励政策,促使广大教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2)
随着教育教学的发展,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教师及学生等多方面因素一直影响着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如何构建高质量的生物教学课堂已成为广大生物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高中生物教学质量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展开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同仁的教学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12)
高中数学习题是教师布置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学生通过做习题对本节课学的知识进行检验,也能让教师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因此,对习题的讲解就至关重要,教师通过讲解为学生查缺补漏,并教会学生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对高中数学习题的讲解模式的改进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通过改进更好地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成绩,完成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6,(1)
为了实现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促进学生掌握编程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的目标,需要以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探索和改革有五个方面:确立学习目标;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能力;促进主动学习;改进学生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0)
新智育心理理论对学校智育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特以新智育心理理论为指导,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改进教材编写、改进知识教学、改进课型结构及功能、改进教案书写、改进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对如何改进小学数学教学作了一些详细的探索和认知,以改进小学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智育心理。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筑教育中构造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建筑教育中建筑构造课设置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构造课的设置、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及教学目标、教学方案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高等教育迈入普及化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质量革命和建构质量文化的新要求,使得本科专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美国高校工程教育探索专业教育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与实践,无疑可为我国本科专业教育质量保障提供参考。在专业认证机构的引领下,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内化为美国高校专业教育质量保障实践的核心理念;持续质量改进程序逐渐优化,涵盖界定工程专业教育目标、界定预期工程专业教育产出、确定能够证明教育产出的证据等环节;持续质量改进存在方法论困境,给工科教师造成了压力和挑战,推动工科教师不断拓新方法;持续质量改进理念引领并塑造了积极的评价、实证和质量文化。  相似文献   

12.
何锡良  何彤 《重庆建筑》2005,(11):19-21
文章简述了四川美术学院教师楼设计特点,指出在设计上的一些功能缺陷,并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大学教师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加强对大学教师发展的研究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虽然我国高校师资培训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体系,但相对于国际意义的大学教师发展而言,尚还处于起步阶段。通过介绍英国大学教师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其特色和发展历程,借鉴英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经验,将有助于我国大学教师发展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4.
Faculty members in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are increasingly faced with demands from university administrators for more academic creativity. Maintaining an architectural practice was once considered to be sufficient for faculty members, but they are now being pressured to produce research. The administrators' demand for research productivity is largely due to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reputation of their architectural school and the university. Conflicts over faculty status emerge as research-oriented faculty are pitted against practice-oriented faculty who are unable to provide the academic products deemed necessary to enhance reputational capital. The creation of this reputational value, however, commodities academic endeavors as a form of exchange capital versus the practical use of faculty accomplishments. Faculty in schools of architecture are now faced with the dilemmas of sustaining collegial relations as administrative forces tend to commodity their educational endeavors.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加坡的教师教育制度是造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因素。日本以教师资格制度见长,新加坡则以教师培训保障制度见长,两国经验均对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22,(1)
随着以胜任力为导向的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推进,中国迫切需要制订符合本国国情的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为助力中国医学教育改革,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牵头的"中国住院医师培训精英教学医院联盟"组织权威医学教育专家、教育管理者及临床一线师资,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及多年临床教学实践经验,经反复研讨、论证、修订,拟定了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共识,确定了住院医师应具备的6项核心胜任力:职业素养、知识技能、病人照护、沟通合作、教学能力和终生学习。每项核心胜任力下设具体的胜任力条目,并对其进行详细定义,以阐释框架内涵。同时,设计了包含6种颜色的六边形结构作为住院医师核心胜任力框架的形象化图标。该共识可供临床各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参考,为住院医师培养目标及培养方案设置、考核评估实施、师资培训强化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7.
Construction site visits are interactive experiences that enhanc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real construction practices. Site visits create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for students and provide exposure to a real-world spatiotemporal experience of a construction project. This article explores construction site visit application as an educational component in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n onl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current status of site visit application in construction education, benefits and barriers of their implementation, and the role of virtual site visits as alternative experiences to real site visits. This study focused on university faculty members in construction programs across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 that faculty members predominantly reported to have had zero or one to two site visits for each construction core subject areas taught throughout their careers. Furthermore, respondents indicated that the benefits of observ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professionals present in a construction site are exceptionally important for the students. The respondents also remarked that the spatiotemporal challenges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the most significant barriers for site visits. Finally,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that a low percentage of the faculty have had educational experiences with virtual site visits.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简要分析中国可持续建筑实施的重要性与成绩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国情,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建筑发展在设备材料技术、设计方法、教育模式上所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方式和方向。指出设备材料技术不仅仅要在自主知识产权与创新上加强,还需考虑到经济性;设计方法需要改变"图示思维"为主的现状,以定量化数据为设计判断原则;教育上需要通过学校教育、职业再教育、普及教育等三个不同层级来加强可持续建筑推广的潜力。  相似文献   

19.
作为全球工程教育引领机构,欧林工学院以培养工程创新者为己任。为此,欧林工学院将“欧林三角”作为课程哲学,致力于在工程教育中融入人文艺术教育和创业教育,将工程愿景变为创业技能是其课程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安排了模块化课程和实践项目。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欧林工学院以雄厚的师资背景和“以目的为中心,多元导向”的教师评价体系,作为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的智力支持,从而确保课程有效开展。借鉴欧林工学院的成功经验,中国高校可以从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支撑人才培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选拔具有创造力的“跨界”教师,改进教师评价体系形成凸显教师工作轨迹的综合评价等路径,提升高等工程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 2 1世纪 ,作为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动力源泉———高等院校 ,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亦成为重中之重。加强高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是本文的中心话题。本文结合实践 ,对如何抓教师学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和加强师资管理等方面来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