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彭金祥 《计算机科学》2006,33(12):46-48
在IP多播的路由器上转发数据,存在一些弊端并不适应当前网络的需要,在终端主机上选择路由进行多播已经成为目前的趋势。为此,本文在IHC算法上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一种新的DHCM(density-based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multicast)应用层多播模型,DHCM对Cluster的密度进行层次划分,使Cluster满足单调性和同构性,组建一个密度树,实现最短路由,并把Peer-to-Peer技术用在数据传输上,最终把视频服务器的内容分发到密度树上的各个主机,实现应用层多播。实验证明DHCM可以在视频流传输上具有高效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2.
一个支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管理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工作流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人们对工作流管理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系统能够具有动态变化和灵活的处理能力.以便有效地支持今天所处的具有动态的、不确定的和易于出错的协同工作环境.文章扩展了工作流管理联盟给出的工作流模型,提出了动态工作流模型,并以此模型为指导.设计实现了具有动态灵活能力的工作流管理系统TH—workflow,该系统将工作流的功能特性划分为三个层次,即应用层、功能层和实现层.在不同的层次上实现了工作流的基本服务和动态灵活的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应用层多播模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P2P技术的混合型应用层多播模型。该模型结合2种不同的应用层多播常用网络结构,即本地传递树和结构化中枢网络。每一个本地Peer分组选出一个协调节点,并且所有的协调节点一起构建出一个结构化的中枢网络。通过各协调节点之间的相互协作,优化应用层多播网络中的路由路径、负载平衡以及传输延迟,从而有效提高其在可扩展性和协作性两方面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全分布式P2P即时通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P2P领域中,文件共享和即时通信的应用程序使用最为广泛,最流行的包括Napster,KaZaA,MSN Message,ICQ和QQ.基于JXTA协议,实现全分布式的P2P即时通信系统.为了使系统更加便于扩展和减少各功能模块的耦合度,将系统划分为JXTA网络层、信息服务层和应用层.JXTA网络层构建一个全分布式的P2P网络,实现对等体的搜索和XML消息的发送和接收;信息服务层实现XML消息的解封装和封装;应用层实现信息的输入和显示.各个层向下调用服务并向上隐藏具体实现的细节.  相似文献   

5.
基于P2P系统应用层组播在流媒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于live流是一种高带宽的应用,甚至当为数不多的客户同时采用单播从一个源请求流时,也可以使服务器的带宽饱和。作为有效解决方法的IP组播因为缺乏广泛的支持而逐渐被应用层组播代替。本文在peer-to-peer系统上采用以树为基础的应用层组播结构,实现用客户自己的带宽传输流媒体以缓解服务器附近的拥塞问题。在该结构中,每个客户peer端在应用层与传输层之间加入peering层,实现结点之间的协调和建立、维护组播树。  相似文献   

6.
对电子商务系统与网格技术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的B2B电子商务资源管理方案。采用应用层、服务层和资源层三个不同的层次进行电子商务资源管理。基于网格技术OGSA架构,实现了cnXML电子商务中用户注册、信息发布与查询过程。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的结构化P2P网络模型:节点按语义分类层次组成多层网络,每层包含多个语义子网,子网中各节点位置相近,且共享内容的语义类型相同;利用节点的异构性,让能力大的节点承担更多的工作量;以DHT方式实现简单查询,以广播方式实现基于内容的复杂查询。分析表明,模型在资源定位、容错及稳定性方面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TCP/IP的应用层软件网格模型,其基本思路是不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以软件方式实现网格技术,并将其作为应用层的一个协议加以完成.该模型包含用户接口层、网格控制层和资源服务层三个层次.本文还提出了资源服务器,网格服务提供者和资源路由表等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9.
电子政务安全技术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政务信息流的存储、传递、处理等环节是需要高度安全保障的.政务网在物理平台上采用先进的Internet/Intranet技术建立,本文将网络安全划分成两个层次网络层和应用层,在不同层次解决不同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基于ActiveX的呼叫中心软电话控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提出了将呼叫中心应用层软电话模块抽象成软电话控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在设计中吸收了分层设计和基于构件的设计思想.在实现中运用了AcdveX技术,将呼叫中心应用层的话路控制功能和具体业务逻辑充分解耦,实现了一个高可复用性的呼叫中心软电话控件;使得不同行业和不同规模的用户在重用呼叫中心软电话控件的基础上快速定制呼叫中心系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开展网络流媒体服务仍然面临许多挑战性的技术问题,如实时控制和传输带宽需求等.本文提出一种分布式流媒体多播系统MBSS,通过一系列P2P算法,进行节点交换或者转移操作,可以及时修改维护多播树,可以更好地适应网络条件的动态变化,有效地降低多播树代价.同时引入Knock-down技术使多播树具有更广泛的可扩展性.最后实验验证MBSS可以在视频流传输上具有高效性和健壮性.  相似文献   

12.
P2P网络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是针对网络中各个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带宽各异的实际情况,目前的覆盖多播模型没有综合考虑节点的延迟和实际可用带宽的限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网络的层次化覆盖多播模型(HOMM),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延迟和带宽两种因素,采用优先度作为构建ALM树的标准,在簇内构建局部ALM树,同时节点的加入、失效等操作的影响只局限于较小的局部范围内,使整个P2P网络的数据转发负载更为均衡。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高效性、健壮性,能够很好地适应终端主机网络接口带宽各异的大规模组播环境。  相似文献   

13.
网络中的对等点首先聚类成簇,然后再形成组播树.该组播树是对NICE中组播树的改进,易于利用JXTA技术实现,是一种有效的应用于P2P网络结构的组播树,克服了传统组播树中存在扩展性不好和维护代价高的问题,并可在大范围P2P环境中得到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在多连接并发组播模型基础上, 综合考虑网络节点的转发能力及节点间通信权值, 提出了综合因子(FIN)组播算法。针对具有树管理节点(TMN)的P2P网络结构特点, 介绍了组播树维护方案, 以解决节点加入和离开影响组播树通信效率的问题。最后给出了支路优先算法(BFI)、连接数优先算法(JFI)、权值优先算法(WFI)和FIN算法的实验效率比较, 结果表明FIN算法对各种通信权值都有较好的组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联网上组通信应用的日益普及和传统IP组播发展面临的困境导致应用层组播逐步受到广泛关注.将组播功能从路由器迁移到主机能够有效解决许多与IP组播相关的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文中概述了应用层组播的数据传输模型、组播树构造算法和协议性能评价标准,阐述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衡量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标准,分析了影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将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分类为降低节点离开事件发生频率的方法、缩小节点离开事件影响范围的方法以及缩短节点离开事件发生后组播树恢复时间的方法,并介绍了各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提高技术,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结构化的P2P基础设施,给出一种动态负载均衡的应用层组播方案--DLBMS.利用Tapestry协议的路由和定位机制,设计了延迟优化的组播转发树结构,采用根节点复制的方法生成多棵不相交的组播转发树,根据负载的变化动态调节组播转发树数目以实现负载均衡和降低源到组成员节点的端到端延迟.通过模拟实验说明了此方案在平均控制负载和端到端平均延迟方面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由于应用层组播技术依靠终端主机转发组播数据,任意中间节点的退出都将造成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同时,应用层组播技术对延时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提高应用层组播系统的稳定性和数据传输效率,根据影响应用层组播稳定性和延时的因素,抽象出基于节点稳定概率的度约束的最小延时应用层组播生成树问题模型SDMD (Spanning tree based on stability probability,degree-constrained,and minimum diameter for ALM),并且证明了该问题属于NP-hard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给出了基于节点时间增益因子的TG-S近似算法。仿真实验表明,TG-S算法生成的组播树在平均延时、最大延时和累积中断次数等方面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DPVoD:基于P2P的视频点播体系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是视频点播系统大规模应用的关键,提出了一种P2P点播系统结构DPVoD.系统基于应用层组播,用户以订制的缓存为其他节点提供服务,并形成相对独立的共享并发流组播树,组播树之问根据拥有的视频数据的重合程度而建立不同的组邻居关系,以此为基础,采用多种机制来提高系统性能:组协同工作、父亲点选择策略、状态控制协议和失效恢复等.定义并分析了可能对系统性能有严重影响的结尾雪崩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对系统基本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中,DPVoD系统的并发流占用数和利用率、可靠性等性能均优于类似系统.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用户行为分析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层组播采用终端主机转发数据的方式,在一对多的媒体内容分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IP组播相比,应用层组播具有灵活和易实施的特点,但是因为终端主机可以自由地退出组播树,应用层组播也存在数据传递易中断的缺点,这对实时性要求严格的视频直播应用的影响尤为严重.通过对超过1000万条实际视频直播系统的真实用户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用户平均剩余在线时间随着已经在线时间的增大而增大,并据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视频直播的应用层组播树生成算法.模拟结果表明,算法对减少视频直播应用下应用层组播树的数据传递中断次数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