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在完成连续波脉冲器减速器的初步设计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仿真,验证设计是否合理。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减速器三维模型,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imulation模拟减速器的实际工作状态,分析太阳轮的强度和疲劳,可以计算出太阳轮的安全性和寿命周期。利用运动分析软件Motion模拟减速器运动状态,可以计算出输入扭矩与功率等数据,随后与设计参数对比,检验设计参数是否合理。对减速器进行运动仿真,仿真结果与设计参数一致,说明设计能够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四环减速器内齿环板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陶浩  段红杰 《机械设计》2003,20(9):20-22
为解决三环减速器振动大、温升高和运动平稳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减速装置——四环减速器。分析了这种新型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导出了内齿环板的受力公式。分14种工况对内齿环板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提高四环减速器性能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驱动对转螺旋桨时,须将高速单轴电机转速降低,为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水下航行器对转驱动的减速器。对该减速器的原理进行了介绍,通过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揭示了此种减速器具有平衡电动机反作用力矩的特性,从而可以减轻航行器横滚控制系统的压力;在减速器减速比的讨论上,提出了此种减速器的减速比除了取决于本身特性外,还取决于双轴的负载特性;并通过对负载电机特性及电池放电特性的分析,总结了设计此种减速器驱动应注意的关键问题,最后给出算例,为此种减速器在航行器上的应用提供了有力证据。  相似文献   

4.
AutoCAD环境下减速器轴设计的算法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AutoCAD2000平台,探讨了减速器齿轮铀CAD中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减速器轴的力学模型和结构特征,利用开发的轴设计程序,使轴设计中的强度计算、结构设计及绘图连成一体,从而使浅速器的自动化设计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5.
罗文  项占琴 《机电工程》2010,27(5):25-27
针对摆线针轮减速器的摆线轮齿廓形状复杂、加工制造难度大等同题,根据摆线成形原理及设计要求,利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摆线针轮减速器三维模型,运用COSMOSwork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了减速器的工作状态,并对其主要部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为摆线针轮减速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运用该设计方法对提高摆线针轮减速器设计的速度和质量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共轴对转减速器设计技术为桨扇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之一,相比涡桨发动机减速器其机构更复杂,工作环境更恶劣,设计要求更高.对国内外桨扇发动机共轴对转减速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共轴对转减速器的典型构型及技术特点,为桨扇发动机共轴对转减速器的研发提供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7.
泥浆脉冲发生器是随钻测井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脉冲发生器应用较为成熟,信号传输较为稳定。按安装位置可以分为上挂式和下座式.上挂式脉冲器以动力液压脉冲器和CG脉冲器为代表,下座式以下座键脉冲器为代表。根据现场的实际应用情况及两种脉冲器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种新型脉冲器,该脉冲器集成了两种脉冲发生器的优点,具有维护方便、适应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重载车辆液力减速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基本参数,依据设计准则,在合理选定工作腔型后,通过参数计算设计了重载车辆液力减速器关键部件中的转子和定子,最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转子和定子模型图,以期为重载车辆液力减速器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减速器在满负荷工况下箱体各有限元节点的应力和位移、各减振器位置处的支反力。同时计算分析减速器在满负荷工况下,减速器在转子不平衡力作用下,减振器上下的振级落差、基础脉冲力及正弦力输入时减速器的响应。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针对某款家用电动汽车的二级减速器进行行驶性能优化与结构设计。首先,根据电动汽车行驶性能要求,对减速器总体速比、齿轮参数及减速器中间轴参数进行了初步设计,通过AVL Cruise软件对汽车动力系统进行仿真分析,选出最优传动比,以优化减速器传动性能。根据汽车动力系统仿真结果,设计出减速器具体布置方案,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减速器齿轮静态及动态性能进行仿真分析,获取减速器工作过程中齿轮齿根弯曲变形和齿根受力规律,最终设计出满足性能要求的减速器传动方案。  相似文献   

11.
解释了旋转阀脉冲器发生工作原理。利用CFD方法,针对所建立的泥浆脉冲发生器定子、转子进行三维流场仿真。分析了转予叶片形状、叶片厚度及叶片个数等结构参数对泥浆脉冲器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这些因素对转子水力转矩和脉冲强度的影响,得出了转子的优化设计准则。  相似文献   

12.
摆线针轮减速器作为重要的机械传动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传动效率高、传动比大、承载能力强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诸多领域中。本文针对变桨减速器技术要求,通过典型摆线针轮减速器的传动原理及结构特点分析,建立齿轮、摆线轮等关键零部件的计算模型,并进行静力学有限元分析,其中对代表性的齿轮副进行了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在Ansys Workbench中进行分析,包括一对外啮合齿轮副、摆线轮与针齿接触副,最后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解析法结果相比较。  相似文献   

13.
用于抽油机的新型两级三环减速器的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一般三环减速器振动大、温升高和转臂轴承使用寿命短等生产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功率分流、弹性环均载、同步带缓冲及吸振和机构平衡原理,设计出了一种具有圆弧齿同步带传动的完全平衡、均载减振,偏心相位差为180°的新型三环减速器。该两级三环减速器的传动效率达93%以上,载荷分配不均匀系数小于1.1,振动加速度值也小于同等传动能力的一般三环减速器。依据振动理论建立了具有弹性支撑的输出轴的动力学分析模型,根据周期函数的傅里叶级数展开原理,将复杂的激振力分解成为多个频率成整倍数关系的简谐激励函数,导出了动态响应表达式,结果表明,当载荷分配不均匀系数为1.0时的输出轴两端支撑同步。该新型减速器可用作抽油机的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14.
MBY710型减速器是典型硬齿面减速机,具有精度高、接触性好、传动效率高、运转平稳、噪音低等特点,其加工工艺及工序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文中订介绍了该类减速器的加工方法和工序。  相似文献   

15.
在“两齿差”的行星传动机构中 ,采用摆线齿廓、滚动体 (钢球 )作为中间传动件 ,研制成功一种新型减速器。实验测试了减速器的主要性能 ,结果表明 ,其传动效率和传动精度高及其它各项性能优良 ,是一种理想的先进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16.
液力减速器叶栅系统优化及制动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寿文  王晓龙 《机械设计》2007,24(12):21-23,42
液力减速器是高速、重载车辆必备的辅助制动器,具有高速制动力矩大、无机械磨损等优点,特别适合车辆下长坡及高速减速用.叶栅系统决定液力减速器的性能.文中在经验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了叶栅系统的优化,开发了虚拟样机,最后将液力减速器加入整车传动系统进行了制动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液力减速器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拓展了车辆的制动范围,为液力减速器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NGW型潜油行星减速器可靠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潜油行星减速器是潜油螺杆泵采油系统中的重要传动部件,它要在高温、高压的工况下长时间连续稳定作业,基于常规机械设计,利用可靠性理论和计算机优化方法,建立潜油专用行星减速器可靠性优化的数学模型,通过Matlab软件的优化算法寻求最优设计参数,实现了进一步缩小减速器直径、增大日产油量和加长泵检周期的目的,从总体上提高了原油开采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论述了少齿差行星减速器的结构组成及研究概况,以SHQ40型少齿差行星减速器为例,分析介绍了优化结构参数的原理和方法,并按其实际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少齿盖行星减速器各动载荷幅值均有明显下降,且载荷分布曲线比优化前平缓得多。  相似文献   

19.
王雄波 《广西机械》2013,(11):37-40,43
总结和概括了国内外泥浆泵的应用和设计历史和现状.通过对不同结构泥浆泵的基本原理进行对比,选择往复式结构泥浆泵为基本结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泥浆泵,对系统的电机、行星减速机、联轴器、空气室、安全阀等结构进行详细的设计和计算,对泵体的基本结构和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和设计.所叙述的设计过程对于泥浆泵的优化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The schematic design is proposed to control the output of high voltage MOSFET switches of a push-pull high voltage pulser for mass spectrometry applications. The design provides a way to form symmetrical opening and closing gating pulses for the output MOSFET transistors. This solution enables one to avoid the case of high through current, which can damage the output transistors of the pulser. Furthermore, the output pulse width can be decreased up to 70 ns while the repetition rate can exceed 100 kHz using the suggested schematic.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ggested design is proved by experimental testing of a pulser built in our laborato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