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9):2440-2443
采用Fenton氧化法对橡胶硫化促进剂生产废水进行预处理,考察了酸析法以及H_2O_2投加量、Fe(2+)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法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3,H_2O_2投加量为55 mL/L,Fe(2+)投加量、pH值、反应时间对Fenton氧化法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nton氧化法处理该废水的最佳反应条件为:pH值为3,H_2O_2投加量为55 mL/L,Fe(2+)投加量为2.8 g/L,反应时间为40 min。此时COD的去除率达82.91%。将酸析与Fenton氧化法联合后COD的去除率可达到85.78%,效果良好,为后续蒸发结晶分离氯化钠、硫酸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O_3/H_2O_2高级氧化工艺深度处理胞苷酸企业二级生化出水,考察了pH、H_2O_2用量、O_3浓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深度处理效果的影响,探讨了有机磷矿化反应的动力学。结果表明,当废水有机磷质量浓度约为56 mg/L,COD约为640 mg/L时,适宜的反应条件为:pH 8.5,H_2O_2投加量20 mmol/L,O_3质量浓度12 mg/L,反应时间90 min;有机磷矿化反应遵循表观一级动力学,动力学常数为0.024 7 min-1。优化条件下,有机磷矿化率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1.6%和56.8%。O_3/H_2O_2氧化出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TP和COD符合纳管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3.
以活性炭吸附和Fenton氧化技术处理含盐有机废水。结果表明,活性炭预处理过程中,当废水pH为6时,投加8 g/L的活性炭,3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66.8%,活性炭预处理后,投加12 mmol/L FeSO_4·7H_2O、240 mmol/L30%H_2O_2,3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82.4%;Fenton氧化技术直接处理废水时,调节废水pH为6,FeSO_4·7H_2O和30%H_2O_2分别为15 mmol/L和300 mmol/L时,COD去除率为41.3%,继续投加8 g/L活性炭,30 min后COD去除率达到78.8%。  相似文献   

4.
采用Fenton-NaClO组合氧化法对煤制甲醇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确定了最佳的Fenton氧化条件:H_2O_2投加量为90 mmol/L,Fe~(2+)浓度为30 mmol/L,p H=4,反应时间为60 min。最佳的NaClO氧化条件:p H=6,NaClO浓度为40 mmol/L,反应时间为60 min。经Fenton-NaClO组合氧化法处理后,出水COD、氨氮分别从280、130 mg/L降到43、8 mg/L,均可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采用Fenton-混凝法对重庆市垃圾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建立Box-Behnken数学模型,考察了pH、H_2O_2投加量和FeSO_4·7H_2O投加量对垃圾渗滤液化学需氧量(CO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H_2O_2投加量和FeSO_4·7H_2O投加量分别为3.2、1.1%、0.4%时,Fenton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COD去除率为59.06%。  相似文献   

6.
采用Fenton氧化对垃圾渗滤液进行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COD_(Cr)的去除率随H_2O_2投加量的提高,先升高后下降;随FeSO_4投加量的提高,先升高后趋于平缓;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趋于平缓;随pH值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TN的去除率与投药的比例和反应条件关系不大,主要是氨氮的去除,始终保持在17%~30%。在COD_(Cr)质量浓度为2 500~3 000 mg/L、总氮质量浓度为950~1 400 mg/L时,最佳H_2O_2投加量为6 mL/L,FeSO_4投加量为2.5 g/L,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反应pH值为4,COD_(Cr)去除率可达69.53%,总氮去除率可达22%,色度去除率可达98.33%,B/C由0.15提高至0.23。Fenton氧化作为垃圾渗滤液的预处理具有较高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纳米Fe_3O_4与聚合氯化铝(PAC)复配制备磁性复合絮凝剂MFPAC,利用MFPAC强化混凝-改性矿化垃圾吸附处理垃圾渗滤液。结果表明,MFPAC中适宜的前驱物质量比为m(Fe_3O_4)∶m(PAC)=1∶3,正交实验结果表明,m(Fe_3O_4)∶m(PAC)以及投药量对混凝效果有较为显著的影响,p H和沉淀时间对去除效果影响相对较小,MFPAC对COD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均优于单独投加PAC,投加量为1.5 g/L时,COD和色度去除率分别达到62.6%和66.5%;采用焙烧法对矿化垃圾进行改性,利用改性矿化垃圾吸附MFPAC混凝出水,在焙烧温度为700℃,吸附剂投加量为40 mg/L的条件下,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6.7%和68.4%;MFPAC混凝-矿化垃圾吸附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COD、色度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83.8%、78.5%和74.3%。  相似文献   

8.
结合杭州某化工厂的现有工艺,针对该化工厂污水处理出水COD高于GB 21904-2008《化学合成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Fenton氧化法对其二沉池出水进行深度处理。通过改变原水pH值、H_2O_2/Fe~(2+)质量比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因素,来讨论最佳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Fenton试剂对化工废水的处理中,在污水pH为5.0、H_2O_2(质量分数为30%)投加量为16 mmol/L、H_2O_2/Fe~(2+)质量比为1︰2.8、反应时间为60 min时的工艺条件下,COD的去除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对Fenton氧化处理电镀废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Fenton反应中的H_2O_2投加量、Fe~(2+)与H_2O_2的物质的量比、pH值以及反应时间对COD去除效果,得到的最佳Fenton工艺参数为:H_2O_2投加量为0.06mol/L、[Fe~(2+)]/[H_2O_2]为1∶3、pH值为3、反应时间40min、反应温度25℃。在此条件下,废水COD从原来2750mg/L降为441mg/L,COD去除率可达到83.95%。  相似文献   

10.
采用Fenton—混凝沉淀法处理锂电池盖板冲洗废水,研究其最佳反应条件,并探讨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在Fenton反应阶段,30%H_2O_2投加量为12.5 m L/L、FeSO_4·7H_2O投加量为4.0 g/L、pH为2.5、反应时间为1 h时,COD去除率可达91.81%;Fenton反应出水用PAC混凝沉淀法进行再处理,pH为中性或偏碱性、PAC投加量为80 mg/L条件下,最终出水COD去除率可达93.9%。  相似文献   

11.
新型Fenton工艺对垃圾渗滤液MBR出水预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Fenton-原水调节pH工艺对垃圾填埋场MBR工艺段出水进行预处理。在n(H2O2):n(Fe2+)=1:1,反应时间为60 min时,H2O2投加量为0.029 mol/L,出水COD、TOC、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52.6%、50%和64.4%,出水COD为341.6 mg/L;H2O2投加量为0.035 mol/L,出水COD、TOC、UV254去除率可分别达到49%、43.4%和55%,出水COD为67.4 mg/L,可以使用BAF工艺进行后续深度处理。该工艺药剂成本低于传统Fenton工艺约60%。  相似文献   

12.
采用Fe/C微电解和Fe/C微电解-Fenton氧化联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进行处理,研究了废水初始pH、药剂投加量、药剂投加比例和反应时间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获得Fe/C微电解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初始pH=3、m(Fe)/m(C)为4、ρ(Fe/C)为0.6 g/L、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后COD降至5 960 mg/L,COD去除率达51.8%。Fe/C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最佳工艺条件:在Fe/C微电解最佳条件下,H2 O2投加量为11 mL/L,反应时间为100 min,出水COD为4 480 mg/L,COD总去除率为63.8%。垃圾渗滤液中的腐殖酸类有机质经过Fe/C微电解或微电解-Fenton氧化处理后变成小分子产物,与Fe/C微电解相比,Fenton氧化对腐殖酸等大分子有机质有更强的氧化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3.
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协同深度处理抗生素制药废水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Fenton氧化-活性炭吸附协同处理工艺对抗生素制药废水二级生化出水进行了研究。探讨了温度、pH值、H2O2投加量、Fe2 投加量、反应时间,活性炭投加量及投加方式对COD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pH值为5,H2O2(30%)投加量为300mg/L,FeSO4·7H2O投加量为80mg/L,反应时间为120min,活性炭投加量为50mg/L且与Fenton试剂同时加入时,COD去除率可达68.5%,处理出水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降低出水COD,提高采油废水的可生化性,采用O_3、O_3/H_2O_2组合工艺对某油田采油废水进行处理,考察氧化反应时间、O_3质量浓度、pH、H_2O_2投加量、n(H_2O_2)∶n(O_3)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使用O_3处理油田采油废水时,在O_3为20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废水pH为8.50条件下,COD去除率为28.5%,B/C由0.08提至0.248;O_3/H_2O_2组合工艺的处理效果更显著,在O_3为30 mg/L、反应时间为60 min、H_2O_2投加量为0.24 g/L、废水pH为8.50的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55.4%,B/C提升至0.440。氧化处理不仅降低了废水COD,还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利用Fenton氧化-双氰胺甲醛絮凝处理垃圾渗滤液,用单因素变量法,探究了Fenton试剂的投加量配比,pH条件,搅拌时间以及双氰胺甲醛的投加量、静置时间和温度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2+)投加量为0.2 mM,H_2O_2投加量为1.0 mM,pH=3,搅拌时间5 min,双氰胺甲醛投加量20μL,静置时间为10 min时处理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可达到91.5%,色度去除率可达到95.75%。处理后的出水的可生化性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利用微电解-Fenton组合工艺对油田压裂废水展开预处理研究,以COD去除率为考察指标,单独工艺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微电解的最优反应条件为Fe/C摩尔比2∶3、铁碳投加量50 g/L、反应时间60 min、pH值3;Fenton反应的最优条件为p H值3、反应时间90 min、H_2O_2加量12 m L/L、H_2O_2/Fe~(2+)摩尔比30。在最佳条件下,微电解和Fenton反应的COD去除率分别可达56.87%和45.61%,废水COD值由3 715 mg/L降至867.9 mg/L,总去除率达到76.54%。出水水质满足油田现场循环回用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广东化工》2021,48(1)
采用聚合硫酸铁(PFS)-Fenton氧化法对高浓度丙烯酸酯类乳液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混凝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混凝剂(PAC、FeCl_3、PFS)及助凝剂PAM投量、pH、絮凝时间对废水COD去除率的影响;Fenton氧化实验探讨了H_2O_2和FeSO_4投加量、初始反应pH值、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混凝处理水样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处理最佳混凝剂为PFS,PFS用量90 mL/L,PAM投药量为5 mL/L,絮凝时间为80 min,pH为6,最大COD去除率达61.4%;Fenton氧化实验最适宜条件为:H_2O_2(浓度30%)投加量28.6 mL/L,FeSO_4(浓度15%)投加量500 mL/L,初始反应pH值为3,反应时间为60 min。处理水COD降低到5195 mg/L,COD去除率达84.4%,可以满足接下来的生物系统对进水有机污染物浓度的要求,对于解决高浓度丙烯酸酯类乳液废水预处理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采用Fenton法处理ABS树脂生产废水,以CODCr和浊度去除率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pH值、H_2O_2投加量、Fe2+与H_2O_2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Fenton氧化ABS废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下,pH值为3,H_2O_2投加量为24 m L/L,Fe2+与H_2O_2物质的量比为1∶8,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废水CODCr的去除率达到63.4%,浊度去除率达到99.5%。  相似文献   

19.
采取UV/H_2O_2+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工艺对有机物及氨氮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当工艺条件为双氧水投加量为2.1 g(H_2O_2)/g(COD),pH呈弱酸性,反应时间2 h、温度30℃左右时,UV/H_2O_2工艺处理效果好。MBR反应器对UV/H_2O_2工艺段出水中有机物的生化降解效果显著,出水有机物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对川西区块压裂返排液的特征及组成进行了分析,选用预处理—Fenton—BDD高级氧化-活性炭过滤处理工艺处理该废液。试验以COD为目标因子优化了工艺参数。以Ca O和PAC为破胶絮凝剂,投加质量浓度分别为9、4 g/L;Fenton反应p H=3.5,Fe SO_4·7H_2O投加质量浓度9.0 g/L,H_2O_2加量10 m L/L,反应时间1 h;BDD氧化单元电流密度60 m A/cm~2,反应时间2 h;椰壳活性炭过滤水力停留时间5 min,出水COD≤100 mg/L,COD去除率≥97%,出水可直接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