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面临着街区格局变更、地域文化缺失、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地域风貌、复兴街区活力,文章结合涵江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项目,通过实地调研考察分析,从保护街区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水系风貌、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环境要素等方面提出历史文化街区活力复兴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活力复兴关乎民生福祉,也是产生城市历史感、凝聚力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节奏日益加快和城市更新的提速,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遗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承袭、街区文化氛围的打造等都面临着诸多问题,文章以广州城市更新微改造项目泮塘五约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从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视角探讨如何活化复兴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和激发历史街区商业活力,实现历史文化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人居环境的角度解读“美丽天津”的内涵。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历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人居环境品质的高低。纵观这些历史街区的全貌不难发现,其区位熵与活力度十分不匹配,大多表现出活力不足的现象。“五大道”作为天津保护最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样面临着复兴街区活力的问题。文章通过活力复兴含义的诠释,深入分析“五大道”活力复兴因子,提出“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官河畔的台州路桥十里长街,是一典型滨水历史街区,本文力求从实际出发,在滨水历史街区的更新规划的过程中,如何确立历史商业街区的城市特征价值,研究体现城市历史特征的构成元素,挖掘滨水历史街区的核心原形空间,从而明确保护城市历史文脉、复兴商贸街区、增添城市活力.  相似文献   

5.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景德镇御窑厂是明初时期创办的官窑,周围形成了特殊的"官搭民烧"的生产方式并影响了周边的城市肌理。但是随着现代社会及城市的不断发展,御窑厂也失去了原有的功能,街区失去了原有的活力,对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迫在眉睫。文章通过御窑厂周边片区的规划设计实践,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等方面来分析,对历史街区的活力复兴策略提出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是复兴历史街区的重要手段,明确影响因素是提升历史街区活力的基础,以什刹海历史街区为例分析得到街区日间与夜间的活力影响因素,并对其作用方式与一般规律进行阐述。首先,基于大众点评兴趣点(POI)及微信宜出行等城市网络数据,建构历史街区街巷活力评价体系;其次,通过量化获得历史街区活力表征与潜在的活力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得到什刹海历史街区日间与夜间的活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活力表征显示什刹海历史街区日间活力集聚于恭王府,夜间活力集聚于银锭桥,剩余区域活力分布较为均匀;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日间影响街区活力的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历史吸引、商业吸引与地标作用;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夜间影响街区活力的因素由强到弱分别为商业吸引与地标作用。研究结果对什刹海历史街区及其他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起到启示作用,明确未来发展与更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临海古城十伞巷街区改造为实证,从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保护及传承为视角,解析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与街区空间营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历史文化街区文脉要素的提炼,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文脉传承、街区空间活力复兴及可持续发展之策略。  相似文献   

9.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文化活态的表现形式,承载着整个城市的传统意蕴与精神内涵.本文通过对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深入剖析街区的形成发展、现状及问题所在,从多学科、多角度切入分析问题的成因,提出微空间复兴原则和微观创新的处理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发展中国家,历史街区保护和城市化进程的矛盾日益彰显,亟需历史街区复兴的策略研究。居住型历史街区尤甚,街道交通与生活功能倒置,使得其性格特征受到威胁,街区活力每况日下。文章选取上海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为研究对象,以慢行系统作为切入点,初步探究历史街区复兴设计策略,以期对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1.
《规划师》2017,(11)
历史文化街区既是体现城市历史文化及风貌特色的空间载体,又是体现城市空间品质及活力特色的重要场所,而以原住民为活力主体的空间提升是活化历史文化街区的根本内在动力。文章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理念,通过对街道空间活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筛选,构建街道空间活力因子体系,并以哈尔滨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为例,探讨基于原住民空间融合的街道空间活力提升策略,以期从提升空间活力角度实现历史文化街区原住民社会融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马梁 《建筑创作》2011,(3):171-175
历史街区是承载城市文化资本的重要载体,多年来实施的各种历史街区改造项目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其活力的复兴,并使之融合于城市的整体发展.本文将结合一次有意义的概念设计竞赛尝试,进行针对历史街区活力激发的进一步思考,从而为真正实现历史街区活力的激发与保护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绍兴市建设步伐逐步加快,蕺山历史文化街区与绍兴市空间联系日趋弱化的问题,以绍兴市蕺山历史文化街区活力为研究对象,采用空间句法、百度热力图等方法,探索街区活力强度及内在活力变化因素。研究得出,蕺山历史文化街区内部活力不足,缺乏人流量,空间可达性弱,但其面积较大,保存较完整。预期在充分考虑"人、建筑与空间"的关系后,把握街区定位,建立街区活力复兴对策。  相似文献   

14.
历史街区复兴是个倍受关注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空间句法的轴线模型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整体、历史街区和建筑内部三种尺度的空间形态构成特征,为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和复兴提供引导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在城市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逐渐暴露出活力缺失、业态发展不均衡等不同程度的问题.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作为襄阳城历史上最繁荣的商业街之一,典型性是其历史格局的特点之一,但如今在城市风貌的延续、文化的发扬、经济发展等方面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为了实现陈老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针对其正在面临的街区衰败问题,文章将根据城市触媒理论原理,从空间,功能和文化三种角度选择并分析触媒元素,探讨塑造触媒元素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对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愈发重视,并且在对历史街区的文化建筑以及活力的提升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历史街区的文化与城市的发展以及群众的日常生活关联较少。文章基于文化定位、文化产品、建筑空间、群众参与这四个角度上来对历史街区的活力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呼和浩特市大召寺的实例,对历史街区活力的提升进行系统的研讨。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突出对历史文化的保护,还要加强城市与历史街区的联系,使历史街区既可以保持自身的活力,还可以促进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回族历史街区是回族千百年历史变迁的见证者,承载着城市历史的演进和回族穆斯林的传统生活方式,更是城市文化的缩影。以河南省沁阳市北寺街历史街区为例,充分挖掘街区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分析回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并深入调研街区,发现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街区特色逐渐消失、风貌破坏严重、空间肌理混乱、街区活力下降等问题。文章从街区活力营造的视角,提出分层次激发街区活力,构建多元化空间体验、营造活力氛围,传承民族特色、延续历史文脉的街区更新策略,为民族历史街区在更新过程中的活力提升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青岛历史街区为对象,运用"海绵城市"理念和技术手段,对青岛历史街区进行微更新策略研究。明确青岛历史街区海绵城市改造的目标,提出对历史街区进行雨洪管理,采用低影响开发和绿色雨水基础设施等创新理念,并针对历史街区的独特属性,对建筑、院落、交通空间、绿地广场空间选用了适合历史街区的海绵城市技术手段。以潍县路19号里院作为案例研究,为海绵城市理念在历史街区微更新的应用提供思路与借鉴,以期实现历史街区雨水循环利用,改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西宁市同仁路道路空间规划设计为例,探讨利用城市意向的认知地图对城市市民进行调查,通过整理和分析得出街区现状存在的问题,继而从城市意向五个要素出发,合理整合配置道路空间资源,带动道路沿线城市街区的全面复兴,提升城市旧街区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李潮阳  聂彤  李静 《城市建筑》2023,(16):211-213
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活动蓬勃开展,老城区作为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活力的提升是老城区复兴的重要前提。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对青岛市龙江路老城区街道空间现有的消费行为模式进行分析,明确该区域在当前空间组织结构上存在的干扰因素,寻找通过改善消费行为活化龙江路街区的具体方法,从而为龙江路街区活力提升提供指引,为相关类型的老城区街道空间的活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