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钢渣微粉的制备是钢渣实现大规模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简述钢渣循环利用的现状并探究其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分析当前钢渣微粉制备工艺存在的问题,介绍共性集成粉磨的创新点和在钢渣微粉制备中的优势,并展望其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宝钢转炉钢渣微粉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表明钢渣微粉具有一定的潜在活性,可以用于制备胶凝材料。尝试了大掺量钢渣微粉胶凝材料的配合比试验,发现通过加入激发剂激发钢渣微粉的潜在活性,最高可使钢渣粉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达到42.5 MPa以上,且安定性合格,可以用作混凝土的胶凝材料。  相似文献   

3.
钢渣-矿渣-粉煤灰复合微粉的活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首先研究了经物理激发后的低碱度钢渣活性指数,找出低碱度钢渣的适宜粉磨细度;并采用水玻璃、熟石灰、无水石膏三种激发剂对钢渣-矿渣-粉煤灰复合微粉进行了化学激发试验,利用SEM电子显微镜对试样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试验表明:对于低碱度钢渣的适宜物理激发比表面积为400~500 m2/g.化学激发复合微粉时,熟石灰和水玻璃-熟石灰-无水石膏复合激发具有较佳的效果,激发后的复合微粉7 d和28 d活性指数完全满足一级粉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根据宝钢钢渣微粉、钢渣粗、细集料的自身特点,与混凝土常用掺和料、碎石、砂进行对比,研究宝钢钢渣对混凝土各方面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钢渣混凝土配制技术并进行了钢渣混凝土性能验证,以实现钢渣在混凝土中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5.
掺钢渣-矿渣-粉煤灰复合微粉混凝土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由钢渣-矿渣-粉煤灰制备的复合微粉对混凝土强度、收缩性能和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水胶比下,复合微粉等量取代水泥后,混凝土7d强度低于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当复合微粉掺量小于45%时,其28d及以后强度高于普通混凝土。在同水胶比下,复合微粉等量取代水泥后,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干燥收缩,且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从卡塔尔的平炉钢渣样品中回收不同粒径的铁,将除铁后的钢渣磨细制成钢渣微粉,再加入熟料、石膏配制成钢渣水泥,检测并分析了钢渣微粉的活性指数和钢渣水泥的物理性能、放射性.结果表明:钢渣的最优掺量为25%,可配制强度等级为52.5的钢渣水泥,且其3d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高于未掺钢渣试样的;当钢渣掺量>25%时,随着钢渣掺入量的增大,钢渣水泥的力学强度逐渐降低;将钢渣微粉制成钢渣水泥可使其放射性降低至合理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钢铁企业废渣的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将钢渣制成微粉替代石英粉制备生态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是其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针对配制钢渣微粉UHPC的原材料因素影响问题,采用正交试验法对不同配合比下钢渣微粉UHPC的抗压、抗折、劈裂抗拉等强度指标及弹性模量进行测试,以分析硅灰、钢渣微粉、河砂和钢纤维四种原材料掺量对其各项性能指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掺量对钢渣微粉UHPC的各项力学性能影响最为显著,河砂、钢渣微粉掺量影响程度较大,硅灰掺量影响程度较小;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指标下的显著性影响顺序为钢纤维>河砂>钢渣微粉>硅灰,轴心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指标下的显著性影响顺序为钢纤维>钢渣微粉>河砂>硅灰;经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合比方案,按该方案制备的钢渣微粉UHPC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粉煤灰》2015,(5)
通过将钢渣部分替代混凝土掺合料及粗、细集料,试验研究了钢渣原材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钢渣用于混凝土的合理掺量,并从安定性与经济性的角度分析了其应用于混凝土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钢渣微粉会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产生不利影响,掺量不应超过20%,钢渣石会增加混凝土,钢渣砂对混凝土工作性影响较大;复掺时的最佳比例为钢渣微粉代20%矿粉,钢渣砂代40%中砂,钢渣石代20%碎石。综合分析表明,用钢渣作为原材料配制混凝土是可行的,且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孙家瑛  孙浩  戴亚英  王志新 《粉煤灰》2006,18(3):6-7,12
用矿渣微粉、钢渣微粉、粉煤灰和再生集料配制出28d强度大于50MPa,坍落度为200mm的活性掺和料再生集料混凝土,并对矿渣微粉再生集料混凝土、钢渣再生混凝土和粉煤灰再生集料混凝土的特性进行分析,其中掺矿渣40%,应用全部再生集料配制的混凝土90d强度达到61.5MPa  相似文献   

10.
唐勇 《水泥》2022,(5):6-9
钢渣安定性不良及可能含有过多的Cr组分使其作为建筑骨料和作为水泥生料配料使用存在较大的安全和质量风险,这严重限制了钢渣的资源化利用。适量钢渣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已成为钢渣利用的主要领域。本文针对钢渣粉磨能耗高、活性偏低的特点,提出引入高硫高钙的循环流化床固硫灰渣作为转炉钢渣或电炉钢渣稀释剂及改性剂,一方面减少钢渣用量、降低生产能耗;另一方面,以固硫灰渣硫钙组分激发钢渣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固硫灰渣复合掺合料能够充分利用钢渣粉需水量低以及固硫灰渣组分激发优势,从而克服了钢渣粉早期活性低和固硫灰渣需水量高、后期强度倒缩问题。所制备钢渣-固硫灰渣达到Ⅱ级复合矿物掺合料技术要求。该复合掺合料大掺量使用钢渣,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1.
钢渣的活性激发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钢渣活性低难以大规模利用的现状,介绍了钢渣的活性来源,活性激发剂,钢渣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及对钢渣大宗利用的研究方向。其中,激发剂对钢渣的作用效果直接影响钢渣混凝土的早强,复合激发剂将是研究的重点方向,通过对钢渣活性合理的激发可以使钢渣应用领域增大。  相似文献   

12.
钢渣尾泥是转炉钢渣经湿法球磨、磁选处理后的副产品,其水硬胶凝活性较低。本文介绍了物理和化学活化技术对钢渣尾泥的活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物理活化法可以显著改善钢渣尾泥的活性,石膏类激发剂对球磨钢渣尾泥化学活化效果较好,烧石膏掺入4%,或者天然石膏掺入5%时,尾泥粉的活性均能达到一级微粉的国标要求。钢渣尾泥粉和钢渣尾渣粉存在互补性,将二者进行复合配比配制钢渣水泥时,尾渣粉可以提高钢渣水泥的力学强度,而尾泥粉则可以改善钢渣水泥的体积安定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钢渣研制复合硅酸盐水泥的正交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惠生 《水泥》2004,(5):1-3
通过正交试验进行了利用钢渣配制复合硅酸盐水泥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将钢渣单独粉磨后与矿渣微粉复合掺入硅酸盐水泥,再适当地辅以掺加石膏和激发剂,可获得性能良好的具有较高强度的复合硅酸盐水泥。  相似文献   

14.
利用矿渣和钢渣的特点进行双掺粉磨后,其性能可以互补,是混凝土矿物掺合材料的最佳产品.采用辊压机终粉磨系统粉磨矿渣和钢渣双掺粉,系统电耗、热耗低,成品比表面积高,双掺粉的活性满足GB/T 18046-2017的要求.复合微粉技术具有节能和环保效益,符合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  相似文献   

15.
将400、450、500m^2/kg三个细度的钢渣微粉与细度为450m^2/kg的矿渣复合成为双掺料,配制成复合水泥。试验表明:该水泥的标准稠度需水量随钢渣掺量增加呈减小的趋势,终凝时间则逐渐延长。当钢渣掺量不变时,提高钢渣微粉的细度,水泥的标稠需水量变化不大。随钢渣掺量增加,水泥各个龄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呈下降趋势。在相同的掺量条件下,钢渣粉细度为400m^2/kg比表面积、掺量为10%时,28d抗压强度明显降低。提高钢渣粉细度,28d抗压和抗折强度总体上呈增加的趋势。将450m^2/kg比表面积的钢渣微粉与矿渣微粉复合为双掺料,是经济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将钢渣、矿渣微粉与废弃混凝土碎料混拌制备钢渣-杂填土基层,并对其性能开展研究。体积安定性试验表明,矿渣微粉具有明显抑胀作用,掺入50%(质量分数,下同)钢渣、50%杂填土以及外掺钢渣质量30%矿渣微粉的试件的10 d高温水浴膨胀率仅为1.32%,而未掺矿渣微粉的试件3~5 d膨胀率均超过2%限值。7 d无侧限抗压强度和28 d劈裂强度正交试验表明:7 d无侧限抗压强度、28 d劈裂强度影响因素大小顺序为钢渣、水泥掺量、混凝土碎料占比、土壤固化剂;各组试件中7 d无侧限抗压强度、28 d劈裂强度最大值分别为12.41 MPa、2.24 MPa;钢渣-杂填土基层最佳配比为50%钢渣、50%杂填土(m(混凝土碎料)∶m(素土)=6∶4),外掺钢渣质量40%的矿渣微粉、5%水泥、0.018%固化剂,此时试件具有良好的水稳定性。强度影响因素试验表明,矿渣微粉对试件强度的增幅影响最大。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在矿渣微粉和土壤固化剂的作用下,钢渣中f-CaO被有效消解,团聚体与混凝土碎料、钢渣颗粒的密实包裹阻止了内部水分的挥发和外部自由水的侵入,既保证了钢渣-杂填土基层的强度,又有效抑制了膨胀。  相似文献   

17.
通过真空吸附法制备以改性钢渣微粉为壁材、石蜡为芯材的改性钢渣基相变微粉,表征了其孔结构、物质组成、相变温度与相变焓、粒度分布、表面形貌;以改性钢渣基相变微粉制备混凝土,分析了其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力学性能和水化热性能.结果表明,磷酸用量、石蜡用量和干燥箱内压强对相变微粉的石蜡吸入量有重要影响,当磷酸用量为6%(?)、石蜡用量为30%(?)、干燥箱内压强为0.04 MPa时,相变微粉具有良好的相变储能性能,相变温度为53.7℃,相变焓为12.20 J/g.相变微粉混凝土不仅具有良好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及早期强度高、后期强度稳定的力学性能,且可降低混凝土温度峰值、迟滞达到温峰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孙家瑛  张健  金强  张晖 《粉煤灰》2006,18(3):20-21,23
混凝土需要加入大量的掺和物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同时也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优质高性能掺合料愈来愈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组分.在当今世界钢渣资源化利用的水平上,钢渣微粉是钢渣综合利用的技术制高点.为了拓展钢渣微粉在水泥混凝土领域中的应用,本文试验分析了宝钢钢渣微粉的压蒸安定性以及钢渣微粉与水泥和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关系.  相似文献   

19.
钢渣作集料在混凝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论述钢渣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钢渣作集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钢渣由于自身特性和潜在水化活性,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但其成分造成的混凝土体积不稳定性和微观反应机理不明确性制约了钢渣的资源化利用,因此怎样提高钢渣配制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如何明确钢渣的微观反应机理等将是未来对钢渣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碳化养护对钢渣混凝土强度和体积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国内外对钢渣的利用率不高,急需拓展经济、高效的钢渣利用途径。以钢渣粉为主要胶凝材料组分,用钢渣砂、钢渣石为集料配制混凝土,采用CO_2进行养护,研究碳化养护对钢渣混凝土强度和体积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碳化养护后,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提高,碳化14 d强度提高3.2~5.3倍,最高可达65.3 MPa,且碳化时间越长,试件碳化深度越大、pH值越低、碳化程度越高,混凝土强度也越高。碳化过程中生成碳化产物方解石Ca CO_3(碳酸钙镁Ca_xMg_(1–x)CO_3),使混凝土结构更加致密,吸水率降低。钢渣砂和钢渣石作集料也可被碳化,碳化后钢渣砂、钢渣石混凝土强度高于天然砂、天然石混凝土强度,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