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搭接柱转换在天河方圆酒店中的应用进行阐述,重点介绍搭接转换结构整体控制、搭接块及相关楼面结构的受力分析与设计及其他加强措施等。论证搭接柱转换具有传力直接、受力明确、刚度突变小的优点,说明搭接柱转换可以经济、合理地解决上、下层柱错位转换问题,从而实现建筑立面上的轮廓内收。  相似文献   

2.
王世村 《建筑结构》2014,(5):71-73,82
对搭接柱转换结构的适用范围和受力特点进行了探讨。对搭接柱及其相邻构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搭接柱的应力分布、相关楼板的应力分布以及受拉梁、板中轴力的分担比例,并对施加预应力前后构件的应力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对一幢局部采用搭接柱转换结构的建筑进行了整体计算,总结了一些设计的关键参数和构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某实际项目对层间搭接柱转换结构进行设计,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SAP2000分析了层间搭接柱转换结构在竖向荷载及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层间搭接柱可以良好地发挥其空间效应,更合理、经济地解决由于建筑立面收进而引起的柱错位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层间搭接柱的构造措施以及层间搭接柱分析设计的关键控制要素。  相似文献   

4.
结合某复杂超限结构实例,介绍了搭接柱在国内外多项重大和复杂工程中的应用。采用多种软件研究了该搭接柱转换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了弹性至弹塑性各阶段的整体数值分析;结合模拟地震试验,阐述搭接转换结构的受力特点和破坏特征;同时基于ABAQUS软件,建立搭接节点的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荷载-位移曲线的数值模拟,理论计算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试验破坏现象。分析结果表明,搭接柱可以有效地传递上部荷载至下部结构柱,转换构件在地震动作用下损伤较小,基本保持弹性,竖向构件在与楼板交接处混凝土损伤较为严重,应予以加强;在采取针对性措施的情况下,该种搭接柱转换结构可以应用于7度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本文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研究转换柱结构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搭接柱转换结构在超高层中的应用,对搭接部位进行了有限元等细致分析。发现搭接柱转换的上下端楼面存在很大的反向轴力,尤其是受拉力情况下,需要通过专门的分析设计来满足承载力、正常使用和耐久性的要求;搭接区内有很大的压应力,也存在较大拉应力,需要合理布置钢筋或型钢,减少混凝土开裂或裂缝的发展;搭接区的相邻上下柱中同样存在应力集中,可采用适当构造措施和局部钢筋加强等方式来解决;说明搭接柱转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应用在超高层结构中。  相似文献   

6.
由于建筑立面及建筑功能的需求,苏河湾41街坊41C多处采用了转换结构,其中2层北面大厅使用了搭接柱转换结构。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用SATWE和MIDAS/Building进行了结构整体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要求。根据搭接柱转换结构的受力特点,进行了与搭接块相连的梁、板结构的受力分析以及搭接块的设计和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搭接块宽度较小的情况下,与搭接块相连的梁、板的设计由罕遇地震作用结果控制,并且应通过加强措施增强其轴向刚度。除了按设计要点对搭接块进行设计外,还可设置芯柱以增加其延性。  相似文献   

7.
福建兴业银行大厦搭接柱转换结构研究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介绍了深圳福建兴业银行大厦工程中采用的搭接柱转换结构。通过该工程整体结构模型振动台试验研究、转换层结构模型试验、整体结构两种楼盖假定计算分析、局部有限元分析和实际工程应用 ,揭示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优越抗震性能 ,总结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工作机理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某超高层项目为背景,详细介绍了搭接块转换层的结构设计思路,采用MIDAS Building,MIDAS Gen,ETABS等软件对搭接块转换层相关区域梁、板、柱结构的整体受力情况进行了模拟计算,并采用ABAQUS软件对搭接块区域节点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搭接转换方案可行.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对搭接块相关区域框架柱、梁、楼板等采取了相应的构造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9.
针对深圳某超高层办公楼中搭接转换柱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详细的节点分析,提出了搭接转换柱组节点概念;得到了此项目设计的搭接转换柱组节点构造、加强措施可靠,可满足规范要求;搭接转换柱受力本质仍是斜柱等结论,以供设计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上部边框柱外移时搭接柱转换结构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个缩尺比例约为1∶4的搭接柱转换结构模型试验,研究了搭接柱的传力机制、变形特征以及转换搭接柱上、下层梁的受力特点。研究表明,转换搭接柱刚度极大,上部竖向荷载以桁架模型传至下层柱,是良好的竖向荷载转换形式。转换层上层梁偏心受拉,下层梁偏心受压,能有效抵抗上部柱子轴力所形成的偏心弯矩。在总结了搭接柱转换结构各组成部分的受力变形特征后,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底盘多塔楼复杂高层结构采用搭接柱进行竖向构件转换的特点,以一个14层的双塔楼采用搭接柱转换的实际工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缩尺比为1/15的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地震整体结构振动台试验,依次对整体模型进行7度多遇,7度基本,7度罕遇以及8度罕遇地震输入,研究整体结构的破坏模式与抗震性能,并且采用MIDAS软件进行整体结构有限元对比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本工程中的搭接柱以及与搭接柱相邻的楼板在7度罕遇地震作用下保持弹性工作状态,能满足整体结构大震不倒的要求;采取搭接柱转换的结构竖向刚度均匀,没有形成软弱层;大底盘与塔楼交界处的剪力突变,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加强;裙房底部柱出现破坏,对此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图13表4参13  相似文献   

12.
天津嘉里中心公寓楼,采用搭接墙转换层结构,其下部上下层剪力墙平行错位是在搭接柱转换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将搭接转换的概念推广而得到。本文对该工程搭接墙转换层结构1∶5的模型试件进行了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研究了模型的受力特点、在实际结构大震情况下的工作性能,以及搭接墙体的最终破坏形态。为搭接墙转换结构研究和实际工程配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朝阳区霞光里5号、6号商业金融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附近,受建筑平面布局影响,局部框架柱采用搭接柱转换结构。本文总结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搭接柱转换设计的要点,同时为保证结构的安全性,运用ABAQUS分析软件,对搭接柱转换节点进行了有限元建模,在大震工况下对关键节点的性能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震下,各关键节点除局部单元出现塑性外,节点的整体性能处于弹性状态,满足大震不屈服的抗震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上都阁楼属于塔类阁楼式建筑,其建筑体型从下至上呈逐层收拢的趋势,使外檐柱从下至上竖向不连续。结构设计时结合建筑造型及布置特点,采用了"绑扎式"搭接柱连接方式进行了竖向构件的转换,给出了"绑扎式"搭接柱的计算简化模型,分析了"绑扎式"搭接柱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及其受力机理,并提出了"绑扎式"搭接柱的结构构造加强措施及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可 《结构工程师》2006,22(2):9-12
介绍了中国平安保险客服及后援技术中心工程中搭接转换柱的设计.通过比较整体分析、单榀斜杆及局部有限元分析结果,进一步揭示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受力特点,总结了搭接柱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运用MIDAS/Gen分析软件对搭接柱及其相邻构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探讨了搭接柱转换层结构在竖向静力荷载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搭接柱相邻构件受力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规划道路通行要求,在不影响上部结构使用功能的前提下,需对某项目已完工的裙房底层柱进行托柱改造与加固;详细介绍了改造方案和施工工艺,通过抽柱、新加转换柱、新增预应力箱形转换梁、人字斜撑等加固措施实现了工程的改造加固;重点阐述了大跨度结构托柱改造过程中沉降及构件内力的控制、上部荷载太大施工措施无法实现托换时的抽柱转换问题,以及人字斜撑在加固改造中的应用等关键技术问题.施工过程的监测结果表明,改造过程中拆除既有柱后,梁、柱的内力进行了重分配,结构的整体挠度变形很小,结构的改造和加固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8.
深圳福建兴业银行大厦采用了新颖的搭接柱转换结构 ,为了验证搭接柱转换的可靠性和受力性能 ,设计过程中进行了 1∶5的搭接柱破坏试验。用SAP2 0 0 0有限元软件对模型的受力变形进行分析 ,并针对工程采用的主动预应力设计施工 ,进行了设计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适应功能要求,高层建筑中上下楼层结构形式通常需要改变。搭接柱转换结构是一种新型转换形式,利用ANSYS软件对一栋28层、98.4 m高的搭接柱转换结构以及分别设有帽桁架和腰桁架的情形下进行整体分析。结果表明:1)在搭接柱转换结构中,上部荷载作用会使得搭接体发生扭转,增大转换层附近梁挠度,在设计时要加强控制此部位梁挠度。2)转换层附近内筒体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形成平面外受弯,使得其抗弯、抗剪能力下降和抗侧移刚度降低,应加强此处内筒体刚度。3)设置一道帽桁架可显著降低结构竖向位移差;帽、腰桁架同时设置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搭接柱转换结构的试验研究与设计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搭接柱转换结构的特点 ,通过 1∶5结构模型静力试验研究 ,分析了竖向荷载作用下搭接块、受拉楼盖、搭接块上下柱的裂缝开展情况、预应力施加效果、应力分布、破坏形态及承载能力等 ,并给出了这些部位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