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伊东丰雄的建筑及其思想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昳雯 《山西建筑》2008,34(10):27-28
着重从伊东丰雄对流动空间的追求方面探讨其是如何在当代的历史背景下超越现代主义来探索建筑的本质,并通过他不同时期的几个作品分析了运动概念在建筑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在强大的技术需求和规则要求之下,商业建筑的外围护结构成为多层次的表皮系统,完全掩盖了其内部的结构。建造和计算的新方法有助于将形式从以前的材料约束中解放出来,这与今天许多建筑师的态度是一致的,即立面不再提供构造或功能的必要表达,而是要展示出一个信息或者使自身成为当代商品销售媒介中的一支,吸引更多的顾客进入其中进行休闲及消费活动。  相似文献   

3.
姚安海  金缨 《华中建筑》2008,26(2):31-34
该文对现代建筑出现的背景、原因以及其历史局限性进行了研究;指出后现代建筑注重了建筑与环境、历史、建筑形式与人的心理感受等的关系,突破了现代建筑"功能主义"和"简洁主义"的教条.  相似文献   

4.
吴丹  陈飞虎 《山西建筑》2007,33(5):50-51
论述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与特征,尝试在与现代主义、晚期现代主义建筑观的对比中辨析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内涵所在,以期在当代文化思维变化的背景中,对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向和文化特征有所认识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王敏 《山西建筑》2006,32(19):28-29
从设计的历史背景、设计的语言、设计的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倡导建筑风格在保持多元化的同时,实现建筑、人、自然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晚期现代建筑思潮自产生的那天起就强烈地吸引着建筑师、理论家们的注意力 .如何在纷繁的建筑现象中掌握其本质思想 ,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问题就是宏观地把握西方当代建筑的整体状况和建筑活动 ,力求抛开各种建筑思潮表面及形式上的东西 ,结合当代国外著名建筑师的创作思想及作品 ,从关心人的基本思想、建筑的兼容性、历史与传统、革命性与演化性等诸多方面 ,对其思想本质及内涵进行深刻总结、精辟概括 ,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 ,以期达到纲举目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分析建筑本体论,建筑文化论,建筑环境论各自的特点和利弊,提出应把建筑摆到社会大天平上进行评判的建筑社会论的新概念,有利于建筑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趋向更有科学性,合理性和现代性。  相似文献   

8.
张妍 《山西建筑》2004,30(16):57-59
介绍了消费主义时代的建筑行为,从理解消费主义和消费文化出发,并以后现代主义为参照,探讨了消费文化与大都市面貌及建筑的关系,指出建筑师如何保证建筑行为的适当性,是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万书元 《华中建筑》1999,17(1):47-49
文章主要以建筑为中心,从大文化视角,阐述了现代主义建筑的美学渊源。  相似文献   

10.
周琼宇 《山西建筑》2005,31(19):19-20
阐述了消费主义及其特征,从消费主义文化出发,评价了当代西方受消费主义文化影响产生的新的建筑现象,探讨了新世纪建筑学多样发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日本与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相似性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可尧  张宇 《世界建筑》2006,(2):134-136
本文从梅棹忠夫提出的“文明的生态史观”出发,通过对日本和西方相应建筑师的思想和作品进行比较,剖析了日本与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相似性,回顾了日本建筑从“追随西方”到“与西方同步”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2.
当代新加坡建筑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3个阶段对新加坡当代建筑的发展作了简要的回顾:1960-1975年,现代主义所追求的理想主义与新共和国的理想不谋而合,多元文化,多元种族使新加坡成为多种要素,记忆、传统并置的场所。1975~1985年,外国建筑师通入新加坡建筑市场。提高了本地设计事务所的生产效率和设计水准,同时本土建筑师也在探索一条能反映地域牲2的创作都大幅度提升,新加坡建筑正在形成自己的风格,一种有别于西方的热带现代建筑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中心镇镇区人口规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我国17个省的1663个中心镇的统计分析证明,中心镇镇区人口每增加一个统计级别,GDP增加1.5亿元,人口城镇化率增加5.4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加500万元,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三产产值增加0.9亿元,人均建设用地减少10m2,贫困人口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当中心镇人口规模超过1万人时,贫困人口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中心镇人口规模大于2万人时,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小城镇的集聚效应形成;中心镇规模越大,劳动力就业率越高,大于3万人时,外来人口比重增加极为明显;中心镇规模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果以东部地区为1,中部为0.8,西部仅有0.58。  相似文献   

14.
利用Feder模型定量分析了安全管理活动对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表明,安全部门通过“减损作用”体现的生产率低于生产部门,但安全活动对生产具有外溢作用,安全部门通过这种外溢作用不仅抵消了自身生产力低的状况而且对整个建筑业的经济增长发挥着较大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15.
顾大治  徐震 《南方建筑》2006,110(6):23-25
本文作者通过对俄罗斯城市建筑与雕塑的实地考察,分析指出其建筑与雕塑之间存在的三种关系,并进一步指出双重尺度的运用是俄罗斯建筑与雕塑尺度关系的共同特征,是其建筑特点形成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期对我们的建筑创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对地基弹性均压系数与基础底面积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各向同性的均质的弹性半空间理论,地基的弹性均压系数Cz与基底面积的平方根F成反比。但这一理论结果与大量的试验结果不符。在分析产生这种差异根本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在理论上假定地基在半空间范围内为各向同性的均质的弹性体是不符合实际的结论。并指出随着深度的增加,土体的弹性模量也在不断增加。考虑这一因素后,地基土的弹性均压系数Cz的变化比之随F的变化速率要缓慢得多。同时还指出,《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 50040-96)对分层地基条件下确定地基弹性均压系数Cz的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HPP与德国现代建筑的理性主义传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利  姚虹 《世界建筑》2000,(8):17-21
HPP事务所是德国当代重要的建筑设计企业。HPP的建筑创作观念。方法体现着德国现代建筑的理性主义传统。一方面,它继承发扬了理性主义训追求简洁,注重功能,形式与结构统一的一贯风格,另一方面,它修正补充了早期理性主义实践在建筑的城市腐性方面的不足。此外,应当指出的是,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上HPP把对建筑艺术的关注更多 地放在了逻辑、功能、结构、构造而不是个人风格号形式创新方面,它的集体主义创作机制在为公司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文献查阅法、田野调查法、建筑气候分析法等,分析羌族地区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法。从与生物气候相关联的温度、辐射、风向等因素入手,通过实地测量的部分数值和可持续参数比较,以及探讨其保温防寒、引入主导风方面的朴实措施,揭示羌族传统建筑设计和建造中的节能、节地、节材、环保等方面的观念,归纳出羌族传统建筑生态可持续的设计理念,以便在今天的羌族地区新建筑设计中得以传承运用。  相似文献   

19.
理性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古代至中世纪、启蒙时代、现代和后现代(晚期现代)四个阶段,现代以来对城市规划影响最大的理性思想是工具理性、有限理性和交往理性。工具理性衍生出了理性综合规划、系统规划论和程序规划理论;分离-渐进主义和混合审视模型是在有限理性的影响下发展出来的,是对工具理性思想的修正;沟通规划、协作规划和协商规划以交往理性为基础发展而来,是当前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部分实例分析了在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地区、自然景区的博物馆以及遗址博物馆建筑,并探索博物馆利用地下空间达到与周边环境协调的不同表现手法,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不断深化,基于现代空间手法的灵活运用以及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博物馆建筑利用地下空间创造良好的外部和内部空间环境,并完善与拓展自身功能成为其发展的一种趋势,文章是对博物馆建筑设计的这种新思路的初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