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浡  李双石  章宇宁  王晓杰  苏宁 《食品科技》2012,(12):270-273,283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不同产区的赤霞珠葡萄皮中提取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酿酒葡萄皮油的组分。结果表明,酿酒后的赤霞珠皮油中脂肪酸含量均为90%以上,不饱和脂酸含量均为75%以上。赤霞珠皮油中的主要组分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亚麻酸。不同产区的赤霞珠果皮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相似,但其他组分的含量和组成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探讨葡萄皮油的营养及市场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葡萄皮油的提取和开发将成为葡萄酒渣高效转化增值的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声提取法从赤霞珠和巨峰两种葡萄皮中提取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葡萄皮油中提取出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葡萄皮油,其出油率和皮油中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赤霞珠葡萄皮油中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脂肪酸占78.321%;巨峰葡萄皮油中鉴定出22种化合物,脂肪酸占67.711%。研究结果为探讨葡萄皮油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方法提取蚕蛹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两种方法从桑蚕蛹中提取得到蚕蛹油,研究不同方法下蚕蛹油的提取率,脂肪酸种类和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提取蚕蛹油的提取率分别为27.80%和24.01%,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两种方法提取蚕蛹油中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其中索氏提取法得到的蛹油脂肪酸组成为硬脂酸8.16%,软脂酸18.24%,油酸35.69%,亚油酸6.20%,亚麻酸26.93%,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70.18%;超临界CO2萃取法得到的蛹油脂肪酸组成为硬脂酸7.66%,软脂酸18.81%,油酸35.86%,亚油酸6.00%,亚麻酸28.03%,总不饱和脂肪酸质量分数为71.15%。超临界CO2萃取法获得的蛹油亚麻酸及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感官品质高于索氏提取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索氏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对产自江西莲花县的油茶籽进行提油实验。对得到的油茶籽油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并采用GC-MS分析了油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油茶籽油的品质差异。结果发现: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油茶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存在差异,对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产生影响。从脂肪酸组成的角度评价,超临界CO2萃取法所得的油茶籽油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5.
分别采用室温浸提法、超声提取法和索氏提取法制备菘蓝种子油,并结合GC - MS技术分析3种方法所得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索氏提取法所得种子油得率最高;3种 方法对菘蓝种子油脂肪酸组成无明显影响;超声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特点,可以作为制备菘蓝种子油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不同提取方式茶叶籽油脂肪酸及V_E组成分析与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脱壳茶叶籽为原料,分别采用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压榨法及索氏法从茶叶籽中提取茶叶籽油,采用国标方法分析了不同提取方式得到的茶叶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VE组成。结果表明: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不同萃取阶段得到的茶叶籽油脂肪酸组成存在一定变化规律,随着萃取压力及温度的升高,超临界CO2萃取出部分微量脂肪酸,包括:C14∶0、C16∶1、C20∶0,而这些脂肪酸在采用压榨法及索氏法提取得到的茶叶籽油中未检出。茶叶籽油中VE以α-VE为主,采用三段式超临界CO2选择性萃取茶叶籽油,VE主要在第一阶段被萃取出来,后呈逐段降低趋势,而且第一阶段茶叶籽油中VE含量高于压榨法及索氏法。  相似文献   

7.
柚子种子油的提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法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益群  肖丽凤 《食品科学》2008,29(3):438-440
本实验研究了索氏提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柚子种子油,探讨了不同条件对柚子种子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对不同方法提取的种子油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柚子种子油中含有多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是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和棕榈酸,其相对含量在90%以上,且不同提取方法对柚子种子油中脂肪酸的组成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仙人掌果籽为研究对象,采用索氏提取法、氯仿-甲醇提取法、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提取仙人掌果籽油,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仙人掌果籽油的提取率、脂肪酸和生育酚组成及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3种提取方法中,索氏提取法的提油率最高(11. 06%),其次是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6. 96%),氯仿-甲醇提取法最低(6. 30%)。3种提取方法对仙人掌果籽油脂肪酸和生育酚组成无显著影响,但对其含量有一定的影响。氯仿-甲醇提取法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索氏提取法的不饱和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提取方法。3种提取方法得到的仙人掌果籽油中生育酚为γ-生育酚,含量依次为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47. 45 mg/100 g)氯仿-甲醇提取法(41. 09 mg/100 g)索氏提取法(40. 20 mg/100 g)。3种提取方法各有特点,相比之下,超声辅助正己烷提取法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更适宜仙人掌果籽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9.
以酸枣仁为主要原料,分别采用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研究不同方法下酸枣仁油的得率、脂肪酸组成及主要理化指标;采用Schaal烘箱法对不同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的氧化性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亚临界丁烷萃取法、索氏抽提法和超声辅助提取法提取酸枣仁油的得率分别为26.73%、28.02%、24.45%。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三种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中主要脂肪酸种类基本相同,以油酸、亚油酸为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74.12%)>超声提取法(71.46%)>索氏抽提法(69.78%)。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获得酸枣仁油中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品质明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酸枣仁油进行VE含量测定,依次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202.71 mg/kg油)>索氏抽提法(139.01 mg/kg油)>超声提取法(87.04 mg/kg油)。由三种方法提取的酸枣仁油的自氧化实验可知,过氧化值变化由大到小为亚临界丁烷萃取法、超声提取法、索氏抽提法。总之,3种方法各有特点,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亚临界丁烷萃取法所提油得率更多,品质更高,安全性好,更适宜酸枣仁油的提取。  相似文献   

10.
《肉类研究》2016,(10):13-17
考察不同提取方式和烘干处理对梅花鹿里脊肉脂肪酸组成和比例的影响。制备冷鲜和烘干2种样品,索氏提取法以石油醚为提取剂,匀浆法采用体积比为2∶1的氯仿-甲醇进行脂肪酸提取,2种方法的提取物均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结果表明:匀浆法中共检出21种脂肪酸,索氏抽提法共检出14种脂肪酸;索氏抽提法中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匀浆法有明显提高,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无明显差异,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烘干后鹿肉中总脂肪酸含量变化不明显。索氏抽提法分析过程中脂肪酸组成和比例显著改变,烘干过程对脂肪酸组成和比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将花生进行3种不同加工方式的处理(包裹红衣焙炒,焙炒后脱除红衣,脱除红衣后焙炒)后提取花生毛油,对所提取的花生毛油进行品质分析,以研究花生红衣脱除与否以及红衣脱除和焙炒的顺序对花生毛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焙炒温度升高、焙炒时间延长,花生毛油色泽逐渐加深;花生红衣对花生毛油的色泽未造成影响;包裹红衣焙炒组具有最高的酸败风险;相同焙炒条件下,花生毛油的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甘油三酯组成都无明显差异;花生毛油的脂肪酸组成、反式亚麻酸含量、甘油三酯组成均不受焙炒温度和焙炒时间变化的影响,花生毛油反式油酸、反式亚油酸含量和反式脂肪酸总量则随焙炒温度升高、焙炒时间的延长呈现攀升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3种提取方法(低温压榨法、浸出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牡丹籽油,在比较出油率的基础上,对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牡丹籽油的理化指标、脂肪酸组成及微量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浸出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出油率远高于低温压榨法; 3种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的影响较小,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98%~93.33%,亚麻酸含量为42.58%~44.17%; 3种提取方法对牡丹籽油理化指标和微量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较大,低温压榨法得到的牡丹籽油酸值和过氧化值较低,VE、甾醇、角鲨烯含量较高,分别为51.8、322、4.9 mg/100 g,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不同提油方法所得光皮树果实油的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不同提油方法对光皮树果实油的折光指数、相对密度及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影响不显著;对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磷脂含量有显著影响。生物酶法所提光皮树果实油经精炼后色泽浅、透明澄清,折光指数、相对密度、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皂化值、过氧化值、磷脂含量较低,品质优于索氏抽提法、化学溶剂浸提法、压榨法和水剂法所得油。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方法提取的葡萄籽油品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后同一批次葡萄籽为原料,采用索氏法、微波辅助法、超声波辅助法、超临界CO2萃取4种方法提取葡萄籽油。分别从提取率、油品理化性质、脂肪酸组分及含量方面对4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对葡萄籽油各脂肪酸组分、含量及提取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微波辅助提取率最高,达16.85%;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葡萄籽油理化指标均优于其它方法;其中超临界CO2萃取的葡萄籽油亚油酸含量最高,达70.54%。  相似文献   

15.
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两种方法提取葡萄籽油,对其进行甲酯化处理后,应用气相色谱仪测定脂肪酸甲酯的含量,通过其含量来间接测定脂肪酸的相对含量。实验测得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达64%以上。本实验对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的葡萄籽油和溶剂法提取的葡萄籽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比较分析,为进一步工业应用提供必要参数。  相似文献   

16.
金花葵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GC-MS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石油醚浸泡法以及超声波提取法提取金花葵籽油,并对3种提取方法的含油率进行比较。利用GC-MS方法对金花葵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进行测定,并对气相的条件进行了优化。测定结果表明金花葵籽油含有亚油酸32.35%,油酸43.89%,棕榈油酸0.40%,不饱和脂肪酸占76.64%,含量较丰富。  相似文献   

17.
SFE of the oils of two varieties of grape seeds (Victoria and Red Globe) was performed in a flow apparatus at 40C and 250 bar. The effect of the solvent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was studied using CO2 and CO2 modified with ethanol, and the yield of extraction wa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methods (Bligh and Dyer and Soxhlet using hexane). SC CO2  +  ethanol extracted higher lipid amounts from both varieties, compared with SC CO2 extraction.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FE and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method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extraction yield was obtained with SC CO2  +  ethanol (10%, w/w) (14.7 and 11.8% for Red Globe and Victoria grape seeds, respectively), while pure SC CO2 afforded the lowest lipid yields.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s of the oils obtained by SFE were analyzed. Fractions containing higher proportions of PUFAs were obtained at lower solvent/dry grape seed ratios, while fractions richer in SFAs and MUFAs were obtained at higher solvent/dry grape seed ratio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FE could fractionate grape seed oil and afford various grades of oil containing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fatty acids. The highest grape seed lipid yield obtained was with SC CO2 + ethanol, making this solvent a promising and powerful one for grape seed oil extraction, showing a great advantage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extraction methods.  相似文献   

18.
提取方法对葡萄籽油理化特性及营养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同一批次葡萄籽为原料,应用超临界CO2萃取和浸剂浸出后精炼的方法制备葡萄籽油,对葡萄籽的理化和卫生指标、-αVE含量、脂肪酸组成、微量元素含量等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SCF-CO2萃取油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达到或超过浸提精炼油,均优于国际标准;SCF-CO2萃取油中-αVE含量(0.77 mg/g)明显高于浸提精炼油中的α-VE含量(0.47 mg/g);棕榈酸、亚油酸含量SCF-CO2萃取油高于浸提精炼油,而油酸、亚麻酸含量SCF-CO2萃取油则低于浸提精炼油;SCF-CO2萃取得到葡萄籽油中人体的微量元素K、Zn、Fe、P含量较高,Ca、Mn、Mg含量适中,重金属元素含量较低,具有较强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八种葡萄籽油中主要脂肪酸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定性探究不同用途的葡萄籽主要脂肪酸含量的差异,为葡萄籽提油时的品种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三种不同用途的八种葡萄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设备及气相色谱法,检测其主要脂肪酸百分含量。结果表明:鲜食品种中,凤凰和京玉的硬脂酸含量均高于巨峰。白色酿造中,霞多丽油酸含量高于小芒森。红色酿造中,三个品种的硬脂酸、亚麻酸含量有明显不同。不同用途的葡萄籽,均有一些脂肪酸百分含量存在差异。这显示出,对葡萄籽进行提油时,品种差异会造成葡萄籽油成分的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牡丹籽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牡丹种籽经石油醚-乙酸乙酯(7:1)索氏提取,三氟化硼甲醇甲酯化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牡丹籽油组分进行分析;共鉴定37种成分,主要为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总量83.42%,饱和脂肪酸占14.6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