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玉彤  崔德宝 《酿酒科技》2009,(11):113-114
分析"淡雅型"与"川酒"浓香型白酒的生产环境差异、风格差异、生产工艺差异。结合生产实际情况,提出加强淡雅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管理,是保证提高淡雅浓香型白酒的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浓香型白酒传统生产工艺的基础上,结合北方地区实际情况,研究也确定河套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路线及参数,研究提高河套浓香型白酒的质量措施,经生产应用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李强 《酿酒》2005,33(3):33-34
分析北方与南方浓香型白酒生产的不同点,并结和北方实际情况,确定北方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保证北方浓香型白酒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4.
针对浓香型白酒生产中乙酸乙酯含量偏高的问题,以浓香型大曲酒大曲、糟醅、窖泥、生产工艺、贮存等为研究对象,结合工业合成乙酸乙酯路线,初步阐释白酒中乙酸乙酯形成过程与机理及乙酸乙酯含量偏高的原因,并通过酿酒车间2013年~2017年生产实践,验证降低白酒中乙酸乙酯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其中包括微生态平衡理论,有益菌微生物占据主导地位、增己降乙等,为进一步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浓香型白酒香气浓郁、绵甜醇厚,是中国白酒生产和消费的主流。不同地域、品牌和年份的浓香型白酒各具特色,这与微量成分的种类、含量以及比例密切相关。微量成分的差异不仅取决于原料及生产工艺,还与不同产地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目前,浓香型白酒中已检测出861种微量成分,包括酯类、醇类、酸类、醛酮类化合物等。该文从浓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主要流派、微量成分的研究方法以及风味物质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白酒行业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比国家标准GB/T 10781.1—2021《白酒质量要求第一部分:浓香型白酒》与GB/T 10781.1—2006《浓香型白酒》理化要求的变化,对各个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重点研究浓香型白酒国家标准2021版新增指标酸酯总量和己酸+己酸乙酯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酸酯总量含量增加,己酸+己酸乙酯含量减少。研究获得详细准确的数据,为浓香型白酒企业在生产工艺和酒体设计等方面的改良和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浓香型白酒生产过程中存在乳酸乙酯含量偏高的现象,通过对浓香型大曲、糟醅、窖泥、生产工艺、精细化操作等开展深入研究,经多年实践效果明显,结果表明宜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辩证施治"的控制方法,对提高酿酒企业基酒产量质量,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浅谈增己降乳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采用增己降乳的方法,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已进行多年。如何把浓香型白酒中的乳酸乙酯含量适当的降下来?笔者从事酿酒  相似文献   

9.
李富强  李绍亮 《酿酒》2012,39(4):38-42
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创新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其中微生物技术和生产工艺创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论述了现代微生物技术在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及浓香型原酒酿造过程中的工艺创新。  相似文献   

10.
泥窖酿酒是我国独特的白酒发酵工艺,由于窖泥中含有的己酸菌产酸能力不一,己酸菌的数量也不相同,所以生产出来的白酒质量也不稳定,其己酸乙酯含量的差异较大。为了使浓香型白酒生产工艺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提高产品质量,我们采取从窖泥中筛选产己酸能力强的优良菌株,经扩大培养,接入窖中进行发酵,以达到提高浓香型白酒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隋明  张凤英  吴霞  唐贤华  周文 《酿酒》2020,47(1):50-52
以浓香型大曲白酒生产工艺为例,通过与其它类型白酒的对比分析了在原料、工艺等方面的异同,同时也针对浓香型白酒在酿造中的一些操作环节及关键点提出了一些见解,以期提高我国的白酒酿造企业酿造浓香型大曲酒的品质同时简化其工艺流程,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收益,为我国的浓香型白酒走向世界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唐瑞 《酿酒科技》2005,(10):29-32
五粮跑窖工艺主要用于南方浓香型白酒的生产。近年,北方部分白酒企业引进南方五粮跑窖工艺和包包曲,结合北方本地气候对南方五粮跑窖工艺中的工艺操作、工艺关键点、工艺参数进行创新,在酒的质量和出酒率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生产出北方典型的“五粮液”型浓香型白酒。推广了南方五粮跑窖工艺在北方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了北方浓香型白酒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王进明  刘忠军 《酿酒科技》2012,(4):86-87,91
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对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及其操作与白酒产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阐述,指出在传统酿造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发展,是提高浓香型白酒产质量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论提高泸型酒质量的三大微生物技术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吴衍庸 《酿酒科技》2002,(5):22-22,25
己酸菌、甲烷菌二元发酵,酯化酶生香,生香功能曲这3项微生物技术是提高泸型酒质量的有效技术。(1)己酸菌、甲烷菌二元发酵培泥技术即“人工老窑”微生物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使泸型酒己酸乙酯含量 及优质品率有很大提高。(2)从泸型酒麦曲中筛选出酯化功能菌,加上霉菌和酵母的优良菌系,制成生香功能曲。使用该强化大曲不仅能提高出酒率,而且减少用曲量。(3)酯化生香酶工程技术模拟老窑发酵生酯,采用窖外酸、醇酯化生酯,酶在溶剂中直接反应,可提高酒质,创新白酒香型。(陶然)  相似文献   

15.
胡建华 《酿酒科技》2007,(8):127-129
为保持低度白酒中足够的香气成分,选用香味物质含量高的高质量基酒尤为重要.要获取高质量的原酒应从工艺上加以解决.在浓香型低度白酒生产中,利用己酸菌发酵液生产高质量原酒便是一个有效的措施.此外,双轮底、多轮底发酵工艺是既简单又很有效地获取优质酒的办法.回窖发酵和翻沙窖也都可以提高原酒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张继影  张倩 《酿酒科技》2007,(8):109-110
浓香型白酒降度后,不仅在风味、口感上有显著的变化,而且可能会出现失光、浑浊现象。低度白酒的质量与优质曲酒在风格、口感方面存在差别。在低度白酒生产过程,加强基础酒的选取、原浆酒的净化、勾兑、微量芳香物质的调整、加浆用水的质量、调味酒的选用、勾兑后净化(除浊)、灌装前再过滤等环节,可使成品酒达到酒体无色、清澈、透明、爽净,酒味统一、丰满、适口、绵柔、净爽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在原有酿酒工艺的基础上使用"双轮底"回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在浓香型大曲酒生产中采用"双轮回酒"发酵生产工艺是可行的,可使入池和出池酒糟保持较高的淀粉含量,适宜的酸度,达到正常配醅;回酒发酵可增加酯化底物,为酯化创造条件,提高酒质,提高淀粉出酒率。  相似文献   

18.
低醉酒度优质浓香型白酒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家权  马斌  许欣  杜礼泉  冯波 《酿酒》2011,38(6):23-25
通过白酒醉酒度评价技术、判定浓香型白酒醉酒度影响因子的技术体系和低醉酒度优质浓香型白酒生产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从自然发酵的浓香型白酒中找到影响醉酒度的主要因子,通过生物技术和发酵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实现了低醉酒度优质浓香型白酒生产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要提高浓香型白酒的优质品率,首先要使用高质量的大曲,适当提高制曲温度,接入经筛选扩大培养的多种微生物强化制曲,做好大曲的培养、管理工作。其次,要提高窖泥质量。窖池是浓香型白酒生产的基础,窖泥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酒质的优劣,要加强对窖池的养护,保证窖池的良好状态。第三,生产工艺操作技术是保证浓香型白酒质量的关键,要严格遵循所规定的入池条件及蒸馏操作规程等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王贤  丁琳  王红梅 《酿酒科技》2007,(8):130-131,133
对低度浓香型白酒生产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质量标准、基础酒质量、勾调技术、水质、浑浊物及浑浊原因、除浊净化技术、稳定性等进行了探讨.只有加强生产工艺管理和结合先进技术的应用;生产高质量的基础酒、调味酒,解决酒"淡"和除"浑浊"问题;加强科学的酒体设计和检测技术;完善质量体系,倡导"健康饮酒"消费理念,低度白酒才会更快发展.(孙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