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果胶酶、明胶、膨润土、壳聚糖四种澄清剂单一或者复合使用的处理方法对金樱子发酵果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了金樱子果酒澄清处理前后的透光率、酒精度、总糖、总酸以及相应感官评价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以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最佳,即明胶0.02g/L、膨润土1.2g/L和壳聚糖0.4g/L,经澄清处理后,果酒的理化性质变化小,酒精度为14.2%vol,总糖4.5g/L,总酸2.8g/L,透光率96.5%,处理后的果酒呈宝石光泽,果香、酒香良好、酒体醇厚,典型优雅.  相似文献   

2.
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分析了黄酒大罐发酵过程中原核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黄酒整个发酵过程中,共检出13种原核微生物,,Bacillus subtilis ,Bacillus sp. MO15,Bacillus sp. Epbas6,Bacillus licheniformis ,Bacillus sonoren-sis ,Bacillus pumilus ,Bacillus altitudinis ,Lactobacillus plantarum,Bacillus sp. D6 (2007),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Bacillus velezensis ,Bacillus atrophaeus ,Bacillaceac bacterium NJ-25.除了一种植物乳杆菌外,其余12种都是芽孢杆菌,种类丰富,其中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pumilus为主要的原核微生物,出现在整个发酵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220-223
以果胶酶、明胶、膨润土、壳聚糖四种澄清剂单一或者复合使用的处理方法对金樱子发酵果酒进行澄清处理,测定了金樱子果酒澄清处理前后的透光率、酒精度、总糖、总酸以及相应感官评价等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以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最佳,即明胶0.02g/L、膨润土1.2g/L和壳聚糖0.4g/L,经澄清处理后,果酒的理化性质变化小,酒精度为14.2%vol,总糖4.5g/L,总酸2.8g/L,透光率96.5%,处理后的果酒呈宝石光泽,果香、酒香良好、酒体醇厚,典型优雅。   相似文献   

4.
酒精废醪液中温沼气发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薯类淀粉酒精废醪液固液分离后,其滤液的CODcr为50240mg/L,滤液采用批量发酵工艺,在恒温20℃和30℃下进行厌氧发酵产沼气实验.结果表明,恒温20℃时.发酵HRT为40 d,产沼气量为15.2 mUmL废醪液,COD产气率为304 mL/gCOD,COD去除率为93.23%;恒温30℃时,发酵HRT为20 d,产沼气量为15.5 mL/mL废醪液,COD产气率为310 mL/gCOD,COD去除率为95.22%.  相似文献   

5.
于成  董薇薇 《酿酒》2014,41(5):67-70
玉米醪异常发酵的影响因素大致分为醪液制备、酒母接种、发酵控制三个方面,作为企业的基层工艺管理人员,就是要对酒精发酵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指标和影响因素进行详细分析总结,通过不断加强基础工艺管理工作,保证发酵过程正常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酒精发酵是糖在酵母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按照 EMP 途径进行糖降解的。糖降解的最后阶段,酵母在厌氧条件下,将丙酮酸降解为乙醛,继而还原为乙醇。这一降解过程,说明糖分降解完全及完  相似文献   

7.
酒精浓醪发酵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酒精浓醪发酵工艺进行初步探索,在浓醪中添加酸性蛋白酶,缩短发酵周期,在起始总糖为28.25%的情况下,酒度提高4.87%,发酵时间缩短27h;酸性蛋白酶的最适添加范围为10~15 u/g干料,生产上考虑成本可选择在5~10 u/g干料间;酒糟滤液回用可提高发酵醪酒度近2%,且与酸性蛋白酶一起,比单独使用酸性蛋白酶酒度提高0.89%;木聚糖酶的添加使发酵成熟醪粘度降低,淀粉利用率提高.  相似文献   

8.
应用酿酒高活性干酵母进行浓醪酒精发酵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试验,确定了高活性干酵母作为菌种的最适发酵浓度,发酵温度,最佳接量及不同PH下的发酵周期。  相似文献   

9.
以甘薯渣酒精发酵后的醪液为原料,采用物理筛分法制备膳食纤维。测定酒精发酵醪液制备的膳食纤维(AFDF)的化学组成成分、显微结构、色泽、粒度、吸水膨胀性、持水性和持油性,并分别与甘薯膳食纤维(SPDF)、大豆膳食纤维(SDF)和燕麦膳食纤维(ODF)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FDF纯度最高,为82.46%,其显微结构为多孔状,粒径在1~60μm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吸水膨胀性(13.26mL/g)、持水性(11.84g/g)和持油性(1.85g/g),因而是一种潜在可利用的膳食纤维资源。   相似文献   

10.
曹福禄 《酿酒科技》1999,(4):39-39,42
对传统的酒精蒸煮醪液真空冷却工艺作了简要介绍,详细论述了自然冷却工艺的技术,方法,措施,优越性,针对实际应用状况,对两种冷却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论述。  相似文献   

11.
黑加仑发酵酒的澄清与稳定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军 《酿酒科技》2006,(4):52-54
采用壳聚糖与硅藻土50+100g/100L组合对黑加仑发酵酒进行澄清处理,经2~3h澄清,效果最佳;冷冻处理的最佳温度为-4℃,时间为5d;热处理的温度为34℃,时间为7d最佳,成本较低,对果香与酒体的新鲜感影响较小。732钠型树脂可除去钾等离子引起的混浊与沉淀,处理时间短,但不能解决金属性混浊。单一处理难以达到理想的澄清稳定效果,需配以其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发酵温度对发酵玉米醪中总酸及主要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5、20、25、30、35℃五个温度下自然发酵玉米醪的pH值、总酸含量、乳酸菌及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研究比较了发酵温度对玉米醪中总酸含量及主要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并以玉米酸煎饼的总酸含量为参照,确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最适发酵时间,以期为玉米酸煎饼的生产及质量的提高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pH值由5.62~6.94降低至3.30~3.80;总酸含量增加,初始范围为3.89~16.14 g/kg,最适的发酵时间分别是72~84 h、72~108 h、48~72 h、21~27 h、24~27 h;乳酸菌、酵母菌相互作用,乳酸菌数量5个温度下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达到最大值后保持稳定并略有减少,酵母菌数量在温度较高时(30℃、35℃)达到最大值后逐渐减少,整个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的数量明显多于酵母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13.
建立黄酒发酵醪液(固液混合物)中生物胺的检测方法并测定绍兴某黄酒厂发酵醪液的生物胺含量。结果显示,8种生物胺的检出限为0.187μg/L^0.35μg/L,定量限为0.323μg/L^1.06μg/L,且在0.5μg/L^2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8种生物胺在黄酒发酵醪液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95.31%~105.22%,相对标准偏差在3.21%~9.87%,均小于10%,符合国家标准中残留检测要求。在黄酒发酵醪液中,8种生物胺均能检出,总生物胺的范围是151.02 mg/L^181.48 mg/L,其中腐胺和酪胺是主要的生物胺。  相似文献   

14.
夏亚男  双全 《食品科学》2022,43(2):192-198
采用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枣酒酒醅的微生物多样性及风味形成的功能基因.结果 表明:酒醅中共鉴定出微生物37个门、1247个属、3937个种,核心菌群主要是来自厚壁菌门、乳杆菌属的布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chneri)、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类布氏乳杆菌(L.parabuchneri)等.直...  相似文献   

15.
以灰树花菌丝体发酵液为原料研制灰树花菌丝体发酵酒,在单因素实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其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酒精发酵的优化工艺为酵母菌接种量1.0 g/L、发酵温度22℃、初始pH4,适宜的澄清方法为超滤澄清,澄清度达到78.7%,得到的灰树花菌丝体发酵酒产品色泽浅黄,澄清透明无明显杂质,口感柔和醇厚,酒精度11.75%vol,灰树花多糖含量1.56 g/L。  相似文献   

16.
甲壳质脱乙酰化反应其本质是N-烷基乙酰胺的水解.因共轭效应和空间效应,甲壳质在浓碱条件下水解,能形成双负离子,形成具阳离子性质的伯胺和具有直链高分子结构,具有优良的絮凝性能和澄清作用.甲壳质的酶法降解,可选择性地切断甲壳质的β-1,4-糖苷键,可得到部分脱乙酰化的可溶性甲壳质.JA澄清剂其线性分子链上具有游离氨基,其和溶液中的质子结合成为带正电荷的聚电解质,通过静电吸附酒类等底物中呈阴离子基团的胶体物质,显示出优异的絮凝澄清作用,且对底物的品质和人体均无拮抗作用,被广泛用作高效澄清剂.(孙悟)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15、20、25、30和35℃温度下自然发酵的玉米醪中乳酸菌与菌落总教的变化以及发酵玉米醪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温度下乳酸菌总数初始范围5.70 lg~7.76lg,各温度间乳酸菌总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最大值范围8.93 lg~9.33 lg;菌落总数初始范围5.70 lg~7.74lg,最大值范围8.77 lg~9.18 lg,乳酸菌总数及菌落总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00),表明发酵玉米醪中乳酸菌为优势菌.发酵玉米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 sp.)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sp.)没有抑制作用,而发酵48 h的玉米醪上清液对两种菌均产生抑制作用,且发酵72 h的玉米醪上清液的抑菌作用比48 h时显著提高(P<0.05).相同发酵阶段的玉米醪上清波对两种待测菌的抑制作用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几种澄清剂对黄酒的澄清作用,通过观察酒样底部的沉淀量和上清液的光泽透明程度及其澄清效果分析。结果表明,与其他几种澄清剂相比,澄清剂D对黄酒的澄清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9.
茶叶深加工中不同澄清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茶叶料液中的有效成分得率与衡量料液澄清度的物理性状为考察指标,在中试规模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了离心、纸浆过滤、抽滤、0.2μm膜微滤、0.05μm膜微滤、0.8μm膜微滤等不同澄清方法对茶叶料液的澄清效果,并对各方法进行了聚类分析,以为茶叶深加工中工业化选用澄清技术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微滤与纸浆过滤、抽滤、离心是两类有着显著差异的澄清方法,其中0.2μm微滤与0.05μm膜微滤、纸浆过滤与抽滤在相应大类下具有相似的澄清特性;微滤澄清优于纸浆过滤、抽滤、离心等澄清方法;在相同的微滤操作技术参数的条件下,以0.2μm膜微滤澄清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JA澄清剂在刺梨果酒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JA高效澄清剂对刺梨酒的快速澄清作用。测定果酒在澄清前后主要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经JA澄清剂处理的刺梨酒透光率可达95%以上,Vc和SOD的损失均小于2%;易使果酒产生二次浑浊和褐变的果胶、单宁类物质的减少率分别为10%和40%;经扩试和工厂生产试验证明,该法先进合理可行,优于酶法和明胶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