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红曲霉对特香型白酒风味风格物质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特香型白酒生产中,入池发酵的酒醅添加一定比例的红曲霉,总酯总酸含量最高可分别增长52.81%和39.4%;醇类的含量会适当增加;降低醛类的含量;经品评不会改变特香型酒的风味风格,可使酒体丰满,香气协调。  相似文献   

2.
生香酵母具有较强的氧化特性和产酯能力,特香型白酒生产中,在入池发酵的酒醅中添加生香酵母,考察其对发酵所产基酒中醇、醛、酸、酯等风味成分及其风格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酯、四大乙酯和丙酸乙酯均有较大的增幅,各主要酯比例变化不大;总酸最大提高12.20%,乙酸、丙酸和丁酸均有较大提高;能适当增加醇类的含量;醛类变化规律不明显。经品评,添加生香酵母可使酒体醇厚、诸香协调,不会改变特香型白酒的风味风格。  相似文献   

3.
酒用干酵母具有耐酸高、提高出酒率、缩短发酵周期、节能降耗、提高设备利用率等特点.在特香型白酒酒醅发酵过程中添加酒用干酵母,考察其对发酵所产特香型白酒中醇、醛、酸、酯等风味成分及其酒体风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白酒产量显著提高,最高出酒率可达65%;总酸、总酯含量有小幅下降;各酸酯含量均有下降,丙酸乙酯例外;甲醇、正丙醇、异丁醇增加,异戊醇、正己醇减少;乙醛、乙缩醛有所增加,异戊醛、糠醛含量下降;不会改变特香型白酒的风味、风格,酒体醇厚,诸香协调,回味较长.  相似文献   

4.
从特香型白酒大曲中分离、富集了根霉菌液,将其应用于白酒生产,研究了根霉对特香型白酒各主要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的根霉菌液浓度为1.84mg/mL,根霉菌液的使用能有效增加白酒中乙醛含量的增加,当菌液用量为25mL时,能提高酒基中总酸及各主要风味物质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耐高温的细菌是中高温大曲的重要优势菌,为了鉴定特香型白酒大曲的功能细菌,从特香型大曲火圈层中分离筛选到1株具有水解淀粉活性的耐高温细菌菌株ZRF-1.本试验结合扫描电镜鉴定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gyrB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为地衣芽孢杆菌.利用该菌株模拟大曲制作工艺固态发酵产生吡嗪类风味化合物四甲基吡嗪、2...  相似文献   

6.
白酒的香型及其风味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论述了中国白酒香型的由来及现状.目前,中国白酒共有12个香型,各种香型白酒都有各自独特的风味特征.此外,还论述了中国白酒香型及风味特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参照国内外酒类风味轮的建立的方法及国际标准ISO11035感官描述语选择方法,对31种特香型酒样,包括不同年份原酒、典型成品酒等进行感官描述分析,获得特香型白酒风味描述语,首次绘制得特香型白酒风味轮。进一步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确定了重要的、具有典型差异的风味轮廓描述语,包括9种味觉描述语和11种嗅觉描述语。这些描述语经由品评小组应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分析,表明可以表征特香型白酒主要的风味感官特征,可用于特香型白酒描述性感官分析。  相似文献   

8.
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冯志强  邱晓红 《酿酒》1995,(4):75-84
豉香型白酒香型研究冯志强,邱晓红(轻工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站,广州510315)概述豉香型白酒是广东省具有悠久历史的地方性传统产品,其生产工艺特殊,成品酒酒度低,风味独具一格,深受省、港、澳消费者所喜爱,历年来出口量均达万吨,居我国白酒出口量...  相似文献   

9.
该实验针对山东某酒业工艺创新开发的馥郁香型白酒建立了感官指纹图谱,分别从香气、口感、风格三个维度分析了馥郁香型白酒以及其工艺融合的三种香型(酱香、浓香、芝麻香)白酒感官风格差异。结果表明,该馥郁香型白酒具有不同于其他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特征,香气呈酱香、窖香、芝麻香的“三香”特征;口感馥合有酱香的醇厚感、窖香的绵甜感、芝麻香的细腻感的“三感”特征,使酒体呈现舒适、幽雅、爽净的典型馥香型白酒感官风格。进一步采用气味活度值(OAV)解析得出馥郁香型白酒的特征风味化合物有:己酸乙酯、异戊醛、丁酸乙酯、异戊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等,其中己酸乙酯呈香强度最高,OAV达到12224.29,其次是丁酸乙酯、异戊醛、异戊酸乙酯和戊酸乙酯,OAV分别为3470.72、2899.58、1424.09、1195.29。  相似文献   

10.
白酒的香型、风格与流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怡方 《酿酒》2003,30(1):1-2
1 香型的确立及发展的历史背景我国白酒清香、浓香、酱香、米香、其它香五大香型的分型起始于 1979年全国第三届评酒会。它是在中央轻工业部组织的以周恒刚先生为首的茅台试点 ,秦含章先生为首的汾酒试点以及内蒙轻工科学研究所曾祖训高工为主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检测了国内近百种不同类型白酒的香气组成分的基础上提出的 ,并由周恒刚先生领导 ,经考核录取的国家评委讨论而确立。同时开创了按香型、糖化剂分类进行评酒。这不仅是评酒工作的里程碑 ,同时也起到了极大地推动科学总结传统生产工艺、发展白酒生产技术的作用。这是因为在计划经济…  相似文献   

11.
白酒的香气与香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维青 《酿酒》2007,34(2):5-7
在描述了白酒的香气、香型概念的基础上,较详细地介绍了白酒的香气和香型的评价方法,香气的描述方法,香型及香气的特征、香气的主要来源.对现有的17种国家名白酒进行了香型分类,并展望了白酒香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气相色谱(GC)和高压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不同贮存期的特香型酒的香味物质,并对酒样进行了感官品评.通过分析比较发现,不同贮存期的特香型酒香味成分变化较大.酯类物质中的乳酸乙酯,丙酸乙酯及醇类物质中的正丙醇、正丁醇,酸类物质中的乙酸、乳酸和丁酸的变化比较明显;另外乙醛和乙缩醛的变化也明显.感官品评结果表明,年份酒基贮存时间越长,口感越柔和,香味越纯正.  相似文献   

13.
李小娟 《酿酒》2012,39(3):16-18
不同香型组合是白酒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沈怡方高工提出并指导的清香、芝麻香组合酒已成功上市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改善了清香型白酒的单一较冲口感,为今后的清香型白酒发展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用不锈钢发酵池代替红褚条石传统发酵窖池,优点是可以降低劳动强度,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杜绝传统发酵池的渗漏问题;发酵所产酒基的酯类、酸类的含量和比例关系都符合特香型白酒风格物质数据库指标变化规律,酒基的风格没有发生改变。缺点是所用不锈钢桶的容积小,没有保温设施,发酵温度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大,发酵温度曲线不符合"前缓、中挺、后缓落"的变化规律。为此,建立了25℃的恒温发酵车间,必要时采取"倒车工艺"。感官品评结果表明,样品酒基风味稍差,只能够达到二级酒基的质量标准。在不改变工艺的前提下,必须要在不锈钢池底垫窖泥。  相似文献   

15.
对白酒香型的起源、白酒划分香型的技术基础以及香型发展对行业技术进步的贡献作了总结;对各个香型白酒的感官特征,主要香型白酒的生产工艺区别以及各香型白酒的微量成分构成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香型发展到今天的困惑,企业争上新香型的冲动来源,以及是否应该取消香型,白酒行业如何创新等问题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白酒三大香型生产工艺和香型融合创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书田 《酿酒》2008,35(6):37-39
中国白酒自第三届全国评酒会正式确立香型后,经过多年发展,以浓香、酱香、清香三大基本香型为母体,又衍生出众多新的香型,如芝麻香、馥郁香、兼香等就是香型融合的成功范例。与此同时,以谷物、鲜花、山果共酿一体的花果浓复合香型白酒也开始问世,成为又一创新品牌。香型融合创新,为调整产品结构,满足市场需求,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曾祖训 《酿酒》2007,34(2):3-4
白酒的感官风味是随着社会发展的条件发生变化的,感官风味的创新来源于工艺的创新,不同香型的白酒,其感官风味的特点不同,而浓香型白酒有其个性化的感官风味特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窖香是突显浓香型白酒传统风格的主体香气这一酒体机理的揭示,并在剖析和认识GL窖香调味酒的生产特点及其酒体性能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针对酒体窖香香气不足,GL窖香调味酒就是其酒体勾调的重要物质基础,笔者认为GL功能调味酒产业化是四川浓香型白酒酿造的地域资源优势对行业的又一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