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信学报》2006,27(5):F0003-F0003
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五个本科专业,拥有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点。  相似文献   

2.
《通信学报》2008,29(8)
信息工程学院是武汉理工大学进行学科整合,实行强强联合的结晶,是该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学院涵盖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全国一级学科,其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相似文献   

3.
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始建于1952年,是我国首批建立的从事雷达遥控遥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1987年设立了无线电电子学研究所,该系有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全系有14名教授,30多年来除为国家培养了一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外,还为国家输送了5500余名本科生,207名硕士研究生,20余名博士研究生.现在全系设有无线电技术、通信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及微电子电路与系统4个专业,1980年被批准建立硕士点,设有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技术及电路与系统5个硕士点.1984年被批准建立博士点,目前全系有通信与电子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博士点.1987年通信与电子系统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评为部级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4.
《半导体学报》2006,27(10):F0003-F0003
天津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四个本科专业;设有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和物理电子学四个硕士点;学院所属学科专业为天津市“十五”综合投资的重点建设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30人,硕士生导师14人,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11人,硕士37人;现有本科生1463人,研究生97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得到了非常迅速的发展,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建设规模以及复杂度也随之提升。传输技术作为电子与通信工程中的重要内容,传输技术的应用合理性还直接关系到通信工程的整体运行性能。因此在电子与通信工程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还需要对现有的传输技术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本文主要就传输技术在电子与...  相似文献   

6.
正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创建于1959年,现有通信工程、电了?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五个本科专业,设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三个博士点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  相似文献   

7.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是在整合原有的信息与电子科学系、计算机科学系和云南大学计算中心的基础上于1998年4月组建成立。学院现有计算机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电子工程4个系,还有1个校级公共计算机教学部、1个校级实验中心和1个新技术研究所。学院坚持“以人为本、教书育人,求是务实、博学创新”的办学理念,坚持理工结合,优化专业结构,打造品牌专业。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4个重点本科专业,在校本科学生人数达1000余人。  相似文献   

8.
《通信学报》2005,26(10):F0004-F000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于1959年成立。目前具有一级学科点2个:信息与通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1个;信息与通讯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信息与通讯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通讯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探测与成像、航空电子信息系统;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通讯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探测与成像、航空电子信息系统。本科招生专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为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9.
《通信学报》2006,27(7):F0003-F0003
云南大学信息学院成立于1998年.设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通信工程系、信息与电子科学系、电子工程系4个系及1个实验中心和1个新技术研究所;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通信工程(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4个本科专业;  相似文献   

10.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通信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于2004年,隶属于电子与信息工程学科部,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目前主要开展通信类及信号处理教学、科研、开发和高级人才的培养工作。现有专职教授5人,兼职教授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基地教授6人,博士后2人,教师100%具有博士学位。目前在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我中心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积极开展最新科技的研究和开发;结合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育模式,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早已离不开电子通信工程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方式。在移动智能终端深入发展的今天,几乎每一个人都成为互联网用户的成员,扩大了电子通信的规模,同时人们对于电子通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由于电子通信工程主要以电磁波为载体,电磁波在传输的过程中具有开放性、传播性的特征,这也加大了电子通信工程受干扰的风险,影响电子通信的质量。由此可见,探究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的措施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通信学报》2008,29(9)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下设4个系、1个部、4个研究所、2个实验中心。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安全3个本科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硕士一级学科、通信与信息系统和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2个硕士点以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授权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通信工程取得了长足进步。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中,它代表着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就目前而言,电子通信工程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电子通信工程是将电子科学和技术以及信息技术二者联系起来,服务于当前社会的信息工程系统,处理电子控制、仪器仪表等各个范畴内存在的技术问题,探讨电子信号的检查、传递、输送、互换等一些技术和理论。文章简要分析并研究了电子通信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促进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随着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也愈发的关注电子通信设备的运行安全和使用性能。电子通信干扰也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和关注,因此概述了电子通信工程,分析了电子通信工程存在的电子干扰问题,并且提出了电子通信工程中抗干扰的有效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电子通信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子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电子通信工程有效运行的保证,因此,要提高电子通信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本文主要从加强电子通信设备抗干扰方法的必要性以及电子通信工程中常用的抗干扰方法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子科技》2007,(12):45-45
继2006年我校电子工程学院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雷达信号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举获得"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立项资助。今年,我校通信工程学院又整合了"通信与信息系统"国家2级重点学科、"综合业务网理论及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再添"现代无线信息网络基础理论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立项资助。两个基地均可连续5年每年获得国家专项经费资助180万元人民币,用于聘请国外高端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7.
《通信学报》2005,26(8):F0003-F0003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拥有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3个本科专业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硕士点,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我校重点建设学科。学院现有教师76人,其中高级职称32人,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8人,硕士学位的28人,在读博士5人,在读硕士7人。学院现设有电气公共基础教研室、电气技术基础教研室、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教研室、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电气综合实验室、信息工程综合实验室、智能建筑实验室、通信技术集成实验室、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智能建筑研究中心(下设智能控制研究室、自动控制研究室、远…  相似文献   

18.
《通信学报》2006,27(8):F0004-F0004
大连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始建于1978年,是我国较早从事现代信息与通信工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单位之一,王宏禹教授时为该学科的学术带头人。根据当时国内外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该学科于1980年代中期先后建成了“通信与电子系统”和“信号与信息处理”两个硕士学位授权  相似文献   

19.
《通信学报》2008,29(4):F0004
扬州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信息科学学科群为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群之一。该学科及其相关专业(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已有30年的历史。形成了较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图像处理与多媒体技术、通信信号处理、实时信号处理、信息安全技术等。  相似文献   

20.
电子与通信工程涉及领域有电子系统设计、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智能控制、测试计量技术、嵌入式智能仪器及自动化装置等,可以说涉及面非常广,是多项技术综合之后的产物,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说,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改变了今天人们的生活,更是渗入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新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成为今天这个时代的固有标签。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社会环境下电子与通信工程的应用现状,以及今后具体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