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单体,2,2’-偶氮二异丁基脒盐酸盐(V-50)为光敏引发剂,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水溶液聚合,采用Fineman-Ross、Kelen-Tudos及Yezrielev-Brokhina-Roskin法计算了单体竞聚率,得出光敏引发条件下,AM和DAC的竞聚率分别为2.2784和0.3836。分析了单体组成、共聚物瞬时组成随转化率变化的关系及共聚物主链的序列长度分布,得出采用AM起始物质的量比为0.8且总转化率在80%以下的合成工艺条件,可得到组成相对均一的AM/DAC共聚物。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共聚物结构进行分析表征,表明所得聚合物是AM/DAC共聚物。  相似文献   

2.
于宽  朱波  王永伟  曹伟伟  吴益民  张式雷 《功能材料》2012,43(18):2573-2576
以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采用水相沉淀法制备了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研究了AM对聚合反应以及共聚物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AM竞聚率高于AN,倾向于均聚反应,会降低PAN的分子量,提高聚合反应的转化率;少量AM会略微改变分子链中的立构规整度,提高PAN的结晶度,降低晶粒尺寸。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相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丙烯腈(AN)-丙烯酰胺(AM)共聚物以及含有正十八烷微胶囊的AN/AM共聚物.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1H-NMR)、差热分析(DSC)和X射线衍射(XRD)等方法对聚合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AM的引入改变了聚合物的环化机理,从自由基环化机理过渡为离子环化机理.随着共聚物中AM含量的增加,分解温度(Td)呈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但含有正十八烷微胶囊的AN/AM共聚物的Td则随着聚合物中微胶囊含量的增加而持续升高.共聚物的熔点(Tm) 随着AM或正十八烷微胶囊含量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采用溶液聚合和反相微乳液聚合方法对丙烯酰胺(AM)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钠(NaAMPS)在较低单体浓度下进行共聚。计算得出两种方法中单体AM、NaAMPS的竞聚率;溶液中r_(AM)=0.30,r_(MADQUAT)=1.31;微乳液中r_(AM)=0.63,r_(MADQUAT)=1.12。并用测得的竞聚率数据,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共聚物的瞬时组成、平均组成,研究在溶液和反相微乳液中合成共聚物的组成及序列分布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微乳液聚合得到的聚合物的平均组成更均一  相似文献   

5.
以过硫酸铵分别引发甲基烯丙基聚乙二醇醚(MAPEG)、异戊烯基聚乙二醇醚(IPEG)、乙氧基乙烯基聚乙二醇醚(VEPEG)大单体与丙烯酸(AA)小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3种低转化率(<15%)共聚物,并进行了凝胶渗透色谱、高效液相色谱测试,通过K-T法计算得到了3个共聚体系中单体竞聚率分别为r(MAPEG)=0.017,r(AA)=1.700;r(IPEG)=0.042,r(AA)=1.630;r(VEPEG)=0.250,r(AA)=7.060。竞聚率结果表明,丙烯酸比大单体有更高的共聚活性;对比3种大单体共聚合活性,VEPEG大单体有更高的竞聚率且在链增长阶段显示出更高的活性;VEPEG-AA共聚体系的共聚物组成曲线符合一般理想共聚特征,而MAPEG-AA、IPEG-AA共聚物组成曲线表现出非理想共聚特征。  相似文献   

6.
丙烯腈-丙烯酰胺溶液共聚合及其产物热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通过改变原料中丙烯腈(AN)与丙烯酰胺(AM)的配比,获得不同共聚组成的聚丙烯腈。结合凝胶渗透色谱(GPC),X射线衍射(XRD),核磁共振(NMR),失重差热联用(DSC TG)等考察了AM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剖析了聚合物的结构特征,评价了共聚产物在50℃~500℃氮气中的热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物料中AN与AM的配比对产物分子量、转化率、共聚组成、共聚物的晶态结构和立体结构以及放热行为有着极大的影响。AM的加入对共聚产物分子量和聚合转化率的影响趋势相反。当AN与摩尔分数为0.75%的AM反应时,转化率最高,分子量最低。在AM的摩尔分数为0%~3.78%的条件下,随着AM加入量的增多,共聚组成中AM量也增多,聚合物的规整度增高,结晶度变大,晶粒尺寸增加。AM的引入能够使PAN/AM环化提前,降低放热速率。并且,环化机理受共聚组成影响。AM的引入使得共聚物存在两种环化增长方式(离子增长和自由基增长)。随着AM引入量的增多,氰基的自由基环化增长越来越少,离子环化增长越来越多,存在自由基机理向离子机理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元素分析技术测定浓乳液快速聚合方法制备的丙烯腈/丙烯酸丁酯(AN/BA)的共聚物的组成,用TM方法拟合实验数据计算竞聚率,得到的AN/BA浓乳液快速聚合的竞聚率数据用于分析间歇反应实验,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8.
采用Kelen-Tudos方法, 测定了丙烯腈(AN)与丙烯酸(AA)共聚合反应体系中单体竞聚率,探讨了不同反应体系对单体竞聚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相悬浮聚合体系中,当转化率小于20%时,两单体的竞聚率同DMSO均相溶液聚合结果相近;随转化率的增加,AN竞聚率增加,AA竞聚率减小,当转化率超过50%后,两单体竞聚率变化不明显.在H2O/DMSO混合溶剂沉淀聚合中,当水含量超过80%后,两单体竞聚率向水相悬浮聚合结果靠近.随溶剂极性增大,rAN与rAA值均减小。  相似文献   

9.
采用水溶性偶氮盐——偶氮二异丁脒盐酸盐(V50)为引发剂,以丙烯腈/丙烯酰胺/衣康酸(AN/AM/IA)为共聚合反应单体,根据正交试验方案,采用混合溶剂沉淀法合成了具有不同聚合反应转化率和平均分子量的聚丙烯腈(PAN)共聚物。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是分别影响聚合反应转化率和聚合产物平均分子量最明显的因素。结合不同反应因素的影响显著性,进行验证性实验表明:通过改进正交试验获得的聚合工艺条件能够制备出具有高转化率和高分子量的PAN共聚物。PAN产物的红外谱图上存在较强的氰基(C≡N)和不同波数的羰基(C=O)吸收峰,表明AM和IA单体与AN发生了共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0.
用溶液聚合的方法在不同投料比下合成了不同转化率的苯乙烯-丙烯酸丁酯无规共聚物,低转化率下共聚物的组成用1H-NMR测定,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Tg)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量。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NLLS)计算得到单体的竞聚率rSt=0.831,rBA=0.187,不同转化率瞬时共聚物含量由竞聚率、投料比计算,Tg用前期提出的共聚物Tg-组成关系方程计算,累计产品的Tg由瞬时共聚物Tg用Fox公式加和而得,按此种方法预测的St-BA共聚物Tg-转化率关系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丙烯腈(AN)与丙烯酰胺(AM)在二甲亚砜(DMSO)溶剂中的自由基溶液共聚合,考察了单体浓度,单体配比,引发剂含量,反应温度和聚合时间等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分别用称量法和乌氏黏度计测定了反应的转化率和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及引发剂含量,则转化率升高,分子量下降。单体浓度越高,分子量及转化率均可提高。这符合自由基聚合的一般规律。通过工艺优化,共聚物的转化率可达90%以上,黏均分子量约21万。  相似文献   

12.
在不同聚合温度下,以水相沉淀聚合法合成了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元素分析(EA)、核磁共振波谱分析(NMR)等方法对聚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的聚合温度对丙烯腈与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热力学行为、组成及序列长度产生一定的影响。相同的单体投料比,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共聚物中丙烯腈的摩尔含量降低,丙烯腈的数均序列长度减小。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分子量丙烯腈-丙烯酰胺共聚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不同分子量的丙烯腈(AN)与丙烯酰胺(AM)的共聚物溶解于二甲亚砜(DMSO)中,获得聚丙烯腈(PAN)溶液。采用旋转粘度计和锥板流变仪,从非牛顿指数n、流动活化能△Eq、结构粘度指数△ηa和弹性模量G等方面比较了不同分子量PAN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分子量高的PAN溶液的表观粘度对应力变化敏感,分子理低的PAN溶液的表现粘度对温度的变化敏感,无论是从粘性还是从弹性角度看,低分子量PAN溶液的物理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甲酯、(卤代)苯乙烯为原料,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从主干接枝的合成策略和聚丙烯酸甲酯的碱性水解,实现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聚丙烯酸-g-聚(卤代)苯乙烯的可控合成.主链和侧链的分子量可分别通过调整单体与引发剂的投料比和反应时间进行控制.(卤代)苯乙烯单体接枝共聚时,采用单体过量的本体聚合且单体转化率控制在10...  相似文献   

15.
Using the wide-angle X-ray scattering method,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of suspension copolymers and terpolymers of acrylonitrile (AN) and divinylbenzene (DVB) were determined. Copolymers with various degrees of cross-linking (5%–50% DVB) were prepared in the presence of thermodynamically different solvents added in order to obtain porous structure. It was found that copolymers with a degree of cross-linking of 0.1% DVB have a crystallinity index below 0.2, although the crystallinity index of PAN obtain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is 0.5. Owing to the solvation conditions, even in copolymers with a degree of cross-linking of 20% DVB, ordered regions occur, and dilution of the polymerization mixture with poor solvents cause a decrease in the degree of crystallinity of these copolymers. Terpolymers AN, butyl acrylate (BA) or vinyl acetate (VA) have less ordered structure for the same amount of DVB. Methacrylonitrile and DVB copolymers obtained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as AN and DVB are amorphous.  相似文献   

16.
用悬浮接枝共聚法合成了乙烯-1-丁烯共聚物(PEB)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腈(AN)的接枝共聚物(PEB-g-MAN)。用不同性质的溶剂以抽提法将接枝共聚产物所含组分逐步分离,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了各组分聚合物的归属。研究了AN/(MMA+AN)投料质量比(fAN)对接枝共聚反应行为及产物各组分含量的影响。用凝胶渗透色谱法(GPC)对各组分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表征。结果发现,接枝共聚体系存在PEB与MMA-AN接枝共聚、PEB与MMA接枝均聚、MMA与AN共聚和MMA均聚等基元反应。  相似文献   

17.
丙烯腈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共聚体系对单体竞聚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Kelen—Tudos方法测算丙烯腈(AN)与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自由基共聚合单体竞聚率,研究了不同反应体系对单体竞聚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水相悬浮聚合体系中,转化率小于18%时,两单体的竞聚率同DMS0均相溶液聚合结果相近;转化率较大时,同容液聚合结果偏差较大。H2O/DMS0混合溶剂悬浮聚合时,当水含量超过60%(质量比)后,单体竞聚率向水相悬浮聚合结果靠近。溶剂的极性增大,rAN与rNVP值均减小。随反应温度升高,共聚反应向理想共聚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