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中围绕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对教学改革与实践进行探索,确定了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制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民族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特点,提出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课程体系:保证城市规划专业核心理论课程的开设,促进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的衔接;加强相关知识课程的开设,强化学科构成的多元化;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划分专业方向并适当加大选修课比例,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适应中国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满足社会对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文章从专业定位和培养方向、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以及完善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支撑条件等三个方面研究了城市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提出了教学内容以城市规划实践为核心,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科研和社会实践能力是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关键,以期为构建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素质教育培养模式决策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潘永灿  荀勇 《山西建筑》2014,(2):251-252
依据制定的培养目标,围绕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创新教育与应用能力培养,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和实践进行探索,制定了相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提出了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为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成果导向理念是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普遍认可和接受的国际教育发展理念,对国内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及教育改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机械类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科专业,在目前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实践和理论衔接不好的问题,应该以成果导向理念为着力点,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培养模式的改革。在我国新的高等教育形势下,高职与本科高等院校"3+2"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有效模式。针对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与我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以成果导向理念为指导方向,进行了"3+2"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高职和本科高等院校"3+2"贯通分段人才培养提供一套可借鉴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4)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当今高校教育最为关注的话题,针对该目标制订培养方案应强化实践环节,加大课程中的实训比重,并将设计竞赛和学术交流等环节纳入培养方案,弥补传统培养方案的不足,促进教学发展,提高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本科院校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时期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分析了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城市规划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现状与不足,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课程体系组织、职业素能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和具体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等教育办学功能呈现多样化,以地方普通高校为主体的学校逐渐确立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近年来,环保行业对应用型环境工程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对人才培养的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为此,采用"2+1+0.5+0.5"的培养模式,从教育教学、师资等方面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并通过多种渠道吸纳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独立学院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文章构建了土木工程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其培养计划中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双师型师资队伍、知识体系及实践环节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4)
"逆向设计,正向操作"的"3+1"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充分体现了OBE的教育理念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要求。解决企业招人难、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以采取"逆向设计、正向操作"的方式改革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从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毕业要求入手,整合教学体系,采用"3+1"的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培养高素质的、与社会无缝接轨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素养与教学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在调研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规划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需求特点,探讨了其基本素养,提出了5种教学应对措施:以核心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拓展经济、社会、管理、政策科学等方面的内容;强化素质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校企联合培养。  相似文献   

12.
结合东南大学交通类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实践,分析了研究型大学交通类工程人才培养定位和培养目标,提出了交通类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思路,构建了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基于工程实践、科学研究的创新教学体系,并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结合暖通学科人才培养特点,探讨空调冷源课程教学与CDIO工程教育理念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文章详细论述了从教学方案改革、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型教师引进等多方面,将实践教学融入空调冷源课程教学的具体做法,目的在于培养全面的适应性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4.
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这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和拓展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以江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培养方案和运行机制、教学方法与内容改革、学科创新创业训练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构建培养机制、教学方法内容和创新平台三位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以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双创型"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15.
面对新工科建设中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针对建筑类专业研究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国际交流的深度、跨界交融的能力、学术视野的拓宽、科研与实践的结合等问题,提出"开放融合·创研共促"的教学理念,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讨了新工科背景下国际设计工作坊的改革思路与方法,包括"3平台+1模式+1机制"的结构开放和多方协作的教学体系,"联合设计+课题研究+城市考察"的模块化作坊训练内容,"研究指导设计+设计比较研究"的研究型实践教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以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中日国际设计工作坊教学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从课程建设情况、教学效果反馈、教学与科研成果转化、成果推广价值对教学改革进行检验,以期为推动新工科建设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教学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开始实现深度融合。为满足工程人才能力的培养需求,通过分析工程人才能力结构,构建对接工程教育毕业要求的人才"能力树"。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对接课堂教育和继续教育,实行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组织、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在工程教育教学和能力培养中的应用,并依据"能力树"探讨E-SPOC工程人才教学模式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求。发挥城乡建设多学科多专业优势,基于专业群融合,打造专业群特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以云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专业群融合为背景,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构建"专业群+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即"专业群+小语种""专业群+创新创业""专业群+技能竞赛""专业群+BIM技术",提高学生特色语言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动手能力、掌握新技术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以期为专业群融合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大学科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根据中南大学专业布局特色和大材料学科群的优势,通过更新理念、建设平台、营造氛围、改革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大学科为背景的创新人才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能力培养新模式,为大类学科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教育"思维和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一种以工程教育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教学(Engineering Education-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下面简称为E-SPOC)为核心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建思路,同时结合专业教育改革,探讨了工程人才教育模式的构建方案及实施方法。该模式通过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O2O)课堂的结合,对接高校教育与继续教育,是工程人才培养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20.
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实验室开放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本文详细探讨了本实验室在实行多层次实验教学模式的思路、内容和经验,阐述了其在高素质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