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采用液相热分解法由双环戊二烯(DCPD)制取环戊二烯(CPD)的方法.该法操作简单,连续化.环戊二烯纯度达98%-99%,收率85%.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7)研究Zr(65)Al(7.5)Cu(15)Co(2.5)非晶合金的玻璃转变和晶化。通过测定不同加热速度(最大与最小加热速度差2500倍)时的玻璃转变温度和结晶温度,给出了非晶合金的连续加热转变图和临界冷却速度,并根据Kissinger方法计算了玻璃转变和晶化的转变激活能。  相似文献   

3.
三元体系La(ClO4)3.3H2O—18C6—CH3COCH3(25℃)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针稀土高氯酸盐与冠醚18C6在不同溶剂中相平衡行为规律性,采用半微量相平衡方法研究了三元体系La(ClO4)3.3H2O-18C6-CH3COCH3在25℃时的相平衡行为,测定了饱和液相的折光率,并绘制了相应的相图和饱和液相的折光率曲线,结果表明,饱和溶液的折光率曲线与相图中的溶解度曲线相吻合,体系形成了两种化学计量的配合物:La(ClO4)3.18C6.3H2O.2CH3COCH3和La(  相似文献   

4.
碳当量对球墨铸铁石墨漂浮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金相现察法研究了碳当量w_(CE)对球墨铸铁石墨漂浮程度及漂浮区内石墨形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w_(CE)高是引起石墨漂浮的主要原因,石墨漂浮的出现有一个临界w_(CE)值,但这个临界值不是固定的,它还与铸件厚度和浇注温度有关;w_(CE)增加石墨漂浮带深度增大;w_(CE)增加漂浮区内石墨变坏的程度加剧,严重时出现爆炸石墨;w_(CE)对石墨漂浮的影响对壁厚的敏感性较大,铸件壁厚越大,随w_(CE)值增加石墨漂浮增加的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5.
制备了5‘端共价连接EDTA的寡聚苷酸与生命金属的螯合物ODN-5’-EDTA.M(n),其中M(n)为Fe(Ⅱ)或Cu(Ⅱ);分析、计算了这3个螯合物形成的最佳PH值范围,ODN-EDTA.Fe(Ⅱ)为PH5.8-8.6,ODN-EDTA,Co(Ⅱ)为PH4.6-8.1,ODN-EDTA,Cu(Ⅱ)为H3.4-5.7,在此条件一,剪切反应必须的Mg^2+并不与Fe(Ⅱ),Co(Ⅱ)或Cu(Ⅱ)竞  相似文献   

6.
采用反相离子对色谱法,使用(日)岛津C18-ODS5μm柱对头孢-Ⅵ(Cephradine)进行了定量分析,回收率在99.8%~100.4%之间,标准偏差为0.23,检出下限为10ng,本法具有快速、高效、灵敏、准确等优点,且分离重复性好,定量精度高.  相似文献   

7.
通过膦化聚氯乙烯(PVC—P)与溴甲川九羰基三钴(Br-CCo3(CO)9)反应,制备了担载钴羰基原子簇.用IR和DRS鉴定了结构.在4.0MPa(CO:H2=1:1)压力下研究了它对氢甲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该担载钴羰基原子簇催化活性高.如,在其催化下1-庚烯的转化率100%(140℃),选择性94.3%.通过对比反应前后红外光谱的差异,提出了催化机理.  相似文献   

8.
本文进一步研究了螯合-中性协同萃取体系:1-苯基-3-甲基-4-(2′-氯苯甲酰基)吡唑酮-5(PMCBP)分别与三辛基氧膦(TOPO)、二辛基亚砜(DOSO)、二环己基亚砜(DCyHSO)和磷酸三丁酯(TBP)的二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铕(Ⅲ)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均有明显的协同应采用斜率法测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EuA2·Cl·B(HA=PMCBP,B=TOPO,DOSO,DCyHSO,TBP).中性萃取剂的协萃能力是:TOPO>DOSO>DCyHSO>TBP.计算了它们的萃取平衡常数,并且讨论了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镜、电镜(SEM,TEM)等对Cr18Mo2高纯铁素体不锈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CGHAZ)的组织结构、析出物和断口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r18Mo2铁素体钢HAZ在经受焊接加热和冷却过程中未发生相变,晶粒粗化是造成CGHAZ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TiC,TiN或Cr2N等析出物对CGHAZ解理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有促进作用.严格控制焊接线能量(q/v)对防止Cr18Mo2铁素体钢CGHAZ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化学衍生化和GC/MS/MSD分析技术,测定了长白山区四籽(松籽、榛子、葵花子、角瓜籽)中的游离氨基酸,经色谱分离出十几个组分,其中鉴定出9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大小顺序为榛子(4.99%),角瓜籽(4.62%),葵花子(3.63%),松籽(1.13%)。  相似文献   

11.
l-群的凸l-子群格的原子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G是l-群,C(G)是G的凸l-子群格,A∈C(G)称为原子元,如果B∈C(G)且0∈B有B=A.如果C(G)的每个元均包含一个原子元,则称C(G)是原子的.本文探讨C(G)格中原子元的刻划及若干性质,由此给出C(G)格是原子的l-群G的结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卵磷脂包装技术,制备了水溶性C60-脂质体,采用微电极循伏安法,在室温下,支持电解质为0.05mol/L(n-Bu)4NBr/PBS的水溶液中,于-0.78V(vs.Ag/AgCl)处记录到一对显著的、可逆氧化还原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螯合-中性协同萃取体系:1-苯基-3-甲基-4(2'-氯苯甲酰基)吡唑酮-5(PMCBP)与三辛基氧腾(TOPO)的二甲苯溶液从盐酸介质中对钕(Ⅲ)的萃取.实验结果表明有明显的协同效应.采用斜率法测定了协萃配合物的组成为Nd(PMCB)2·Cl·TOPO.计算了萃取平衡常数,并且讨论了协萃机理.  相似文献   

14.
采用Einstein-Schriffer化学吸附理论和复能积分技术在平均了矩阵近似(ATA)下计算了氢原子在无序二元合全(DBA)CuxAu1-x,,CuxPt1-x,NixAu1-x和NixPt1-x表面上的化学吸附能.计算结果表明:(1)H/CuxAu1-x和H/NixAu1-x系统的化学吸附能分别随着CU浓度和Ni浓度的增加而减小;(2)对于H/CuxPt1-x系统,在X=0.4处化学吸附最稳定;(3)H在NixPt1-x表面上的化学吸附在X=0.2处是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NMa)及气相色谱-质谱(GC/MS)等测试手段对制备端羟基共聚醚中生成的环状齐聚物(简称OCE)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  相似文献   

16.
对采用碳化烧结法制取非均匀结构硬质合金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烧结工艺可制得非均匀结构WC-Co硬质合金,配C量以6.0% ̄6.1%(质量分数)较好,最佳烧结温度为1420 ̄1450℃。WC-10%Co(质量分数)合金的抗弯强度бbb可达2600 ̄2900MPa,密度p为14.4 ̄14.6g/cm^3,硬度HRA为88.2 ̄89.9。此外,还可以获得WC〈1μm的合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SDS、CTMAB及TritonX-100存在下,meso-四(4-乙酰氧基苯)卟啉[简称T(4-AOP)P]与Cd(Ⅱ)的新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碱性介质中,在沸水浴中加热20min,该卟啉与Cd(Ⅱ)可形成稳定的高灵敏络合物,其ε444nm=3.2×105L·mol-1·cm-1.Cd(Ⅱ)浓度在0~0.40mg/L遵守比耳定律。络合物中的摩尔比为Cd(Ⅱ)∶T(4-AOP)P=1∶1.在掩蔽剂存在下,方法的选择性较好,可允许存在大量的Pb(Ⅱ)、Co(Ⅱ)、Al(Ⅲ)、Fe(Ⅲ)、Ag(Ⅰ)、Mn(Ⅱ)等离子,直接测定了工业废水中的痕量镉,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平果铝厂赤泥的物相分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等离子光谱、X射线衍射、电子显微分析技术研究了平果铝厂赤泥的化学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表明,平果铝土矿拜耳法处理后的赤泥中含赤铁矿(α-Fe2O3)、针铁矿(α-FeOOH)、水化石榴石(Ca3AlFe(SiO4)(OH)8)、一水硬铝石(Al2O3·H2O)、含水铝硅酸钠(Na2O·Al2O3·1.68SiO2·1.73H2O)、钙钛矿(CaTiO3)、羟钙石(Ca(OH)2)、方解石(CaC  相似文献   

19.
利用CO2 在超临界条件下与环氧丙烷(PO)和甲醇(CH3OH)一步法合成绿色化学品碳酸二 甲酯(DMC).为了揭示反应条件对DMC产率的影响,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种类、脱水剂种类、催化剂 用量(0.48~1.44g)、脱水剂用量(0.10~0.90g)等因素的影响,产物采用Agilent 6890GC气相色 谱仪分析.结果表明:K+的存在能加速反应进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副产物的生成,而甲醇钾 (CH3OK)是一步法合成DMC的良好催化剂;添加脱水剂有利于提高DMC的收率,其中以氯化钙 的效果最好;DMC的收率随催化剂和脱水剂的投加量变化而变化,在适宜的条件(CH3OK 用量 1.20g、氯化钙用量0.50g)下,DMC的收率达47.6%.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以SG-5型聚氯乙烯(PVC)树脂为基材,重质CaCO3和氯化聚乙烯(CPE)进行填充增韧性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重质CaCO3和CPE的质量份数分别为20.8时,填充增韧性PVC树脂所得硬聚氯乙烯(RPVC)复合的无缺口冲击强度达到110.9kJ.m^-2,比纯RPVC提高了3.5倍多,拉伸强度与纯RPVC相比变化不大,综合性能较好,挤出的RPVC管材的性能达到或超过了QJ/CH02.0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