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钢筋混凝土-钢组合塔筒作为一种新型的风电塔架形式,其混凝土段的开裂对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影响,对其混凝土段的开裂进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电陶瓷激励的应力波测量的钢筋混凝土塔段的开裂监测方法,以某钢筋混凝土-钢塔筒缩尺模型为对象,以布置在钢筋混凝土塔筒表面的压电陶瓷片为激励器,利用布置在钢筋混凝土塔筒不同高度位置的压电陶瓷片作为传感器,实现在不同水平往复加载下的应力波的测量。对混凝土塔段从裂缝开始出现直至构件最终破坏整个过程各压电陶瓷片的响应进行分析,并定义损伤指标。结果表明,定义的指标不仅可较好反应裂缝实际出现位置,且与加载等级相关,所提出的监测方法可对钢筋混凝土塔段裂缝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进行有效监测。  相似文献   

2.
《电信网技术》2003,(9):71-73
一、引言 基站是发射和传输移动通信信号的基本设施。 目前,国内运营商基本上采用独立机房分列式三角钢结构塔基站:塔体主材为三角钢,主连接件为螺栓,塔身固定在4个独立混凝土桩基上,塔旁或塔下需设置一个设备仓(或独立机房)。 传统的通信基站存在如下缺点:结构分散,塔与机房分列,塔底根开大,占地面积也大,建设程序复杂、工期长;  相似文献   

3.
微波钢塔是支撑微波天线的构筑物。塔体材料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型钢组合体,第二类是钢筋混凝土混合体。从经济角度考虑,目前采用第一类材料制造的比较多。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相比,造价低,工厂生产制作构件的标准化程度高,施工工期短,现场安装方便。在京沪数字微波工程中,四十六个微波站建立了三十七座微波钢塔,其中一座高达115m。与过去建筑在山头上的微波塔不大相同,现在的微波工程建设在平原地区,微波塔高,根开大,  相似文献   

4.
张永奎  朱鹏 《移动信息》2020,(2):00034-00035
《钢结构设计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及《移动通信工程钢塔桅结构设计标准》等一系列规范的更新,对通信铁塔承载力的影响是未知的。文章对比说明了规范更新前后的变化内容,以中国铁塔标准图集中典型的单管塔与三管塔为例,通过计算分析规范更新对铁塔承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某钢结构广播电视发射塔进行检测检验,采用分层空间桁架法、空间杆梁有限元法对其进行内力计算,对构件进行验算,发现塔架部分构件最大应力大于承载力设计值,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可靠性要求,影响整体安全,需进行加固维护。综合现有的钢结构加固方法和该塔工程实际情况,考虑采用增大截面和改变结构体系相结合的加固方式。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3D3S进行设计验算,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为类似钢塔桅结构的加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既有建筑物上通信塔,若设置不当,会导致安全隐患,需进行可靠性鉴定,塔-房屋组合体结构分析,合理选择塔型及塔-房屋连接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选取《通信铁塔标准图集》中0.65 k N/m2风压下高度50 m的四平台角钢塔,采用ABAQUS建立FE分析模型,并对其模型进行动力AP分析,研究在风荷载作用下标准角钢塔的倒塌安全性。分析表明:对于风压0.65 k N/m2下50 m标准角钢塔,在任意风向下的单一塔柱失效,均不会引发塔架的整体倒塌。当失效塔柱承受拉力时,重力荷载将起到有利的作用,因此在进行塔身设计时,应降低塔柱承受的压应力水平,尽量使塔身迎风面与主风向垂直。  相似文献   

8.
近20年来,通过大量实践,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已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科研生产、设计制造等已逐步形成完整体系,高层建筑用H型钢生产正在发展,钢管混凝土使用增多,尤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钢-混结构体系,在我国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将已建成的几栋长途电信枢纽楼与国内类似的钢结构高层建筑进行了对比;建议长途电信枢纽楼应优先采用钢结构承重体系。  相似文献   

9.
Ad Hoc网络密钥分发效率对比及OPNET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照亮  祝世雄 《通信技术》2010,43(4):112-114
无线Ad-Hoc网络密钥分发可以基于多种基本结构和混合结构。为寻找到更加高效的密钥分发结构,在研究基本结构和原混合结构密钥分发效率的基础上,组合两种密钥分发效率高的基本结构得到两种新混合结构,研究了它们的密钥分发算法和通信量公式,通过对比得出新混合结构密钥分发效率高于原混合结构的密钥分发效率,然后通过OPNET仿真所得到图形和数据验证了上面结论和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周伟 《中国高新科技》2023,(18):114-115+136
为全面提升海上风电钢结构工程项目质量水平,需整合资源处理机制,有效构建完整的防腐施工处理体系,以便能优化综合管理效果,共同促进大量钢工程项目的进步,实现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文章结合案例,对海上风电钢结构防腐施工作业的具体内容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通过大量实践,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已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科研生产、设计制造等已逐步形成完整体系,高层建筑用H型钢的生产正在发展,钢管混凝土使用增多,尤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钢-混结构体系,在我国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将已建成的几栋长途电信枢纽楼与国内类似的钢结构高层建筑进行了对比;建议长途电信枢纽楼应优先采用钢结构承重体系。  相似文献   

12.
近20年来,通过大量冲,我国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巳发展到一个较高水平,科开生产、设计制造等巳逐步形成完整体系,高层建筑用H型钢的生产正在发展,钢管混凝土使用增多,尤其是符合我国国情的钢-混结构体系,在我国巳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将巳建成的几栋长途电信枢纽楼与国内类似的钢结构高层建筑进行了对比,建议长途电信枢纽楼应优先采用钢结构承重体系。  相似文献   

13.
雷鹏 《电视技术》2022,(7):141-149
依托于某省体育馆项目,设计一种斗型升降屏的主体钢结构,并运用于工程实践。本文着重介绍该斗型屏的钢结构设计,并进行受力分析和模态分析,有效地解决了斗形屏设计制造和运行中的应力效应的释放,并为多点轻便升降传动系统提供了负载平台和准确的垂直定位质量。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其他类似的工程设计与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某地铁线路设置一地上车辆段和一地下停车场;车辆段为地面非开发车辆基地,运用库采用钢屋架-混凝土柱混合框排架结构形式,钢屋架弦杠根据建筑库房功能特点选用H型钢刚接做法,更具备此类建筑的适应性,同时屋架与混凝土整体结构采用组合拼装模型计算,复核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地下停车场结构顶部梁板采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梁内设置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板内设置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结构设计时预应力主要用于解决结构超长的温度应力、混凝土收缩徐变、结构梁板裂缝和挠度要求,由普通钢筋承受主要荷载;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构内的温度应力,结合工程介绍缓粘结预应力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国内发电厂大型冷却塔施工过程中,塔吊柔性附着技术适用于关键的塔筒施工。区别于以往研究塔吊本身,文中研究了柔性附着对于冷却塔局部结构的受力影响,建立了有限元分析模型,分析了附着点间距、混凝土龄期等关键因素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实际工程的局部加固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座创造四项世界第一的大桥,一座历时六年艰苦建设的大桥,一座打通沿海交通命脉的大桥,一座散发着江风海韵灵气的大桥……从建设到通车,苏通大桥与中国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万里长江的入海口,中国人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创造了人类桥梁建设史上的四项纪录——苏通大桥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入土最深的群桩基础;苏通大桥采用高300.4米的混凝土塔,为世界最高桥塔;苏通大桥跨径为1088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武汉某电竞场馆大跨度重型楼层桁架钢结构施工为背景,经方案筛选,采用顶推滑移技术进行钢桁架安装,并对该施工技术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滑移施工结构验算其稳定性,结合工程实践表明,在施工作业空间受限情况下采用顶推滑移技术,可有效保证钢桁架安装质量并缩短工期,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张小勇 《通讯世界》2017,(17):222-224
针对±800kV特高压灵绍线双拼主材采用旋转90°的新型组合型式,选择JC30201Z重冰区转角塔开展设计与真型试验研究,验证此方案的可靠性,保证线路安全运行.试验结果表明:双拼角钢新型组合型式承载力良好,试验值与设计值吻合性较好;新型组合型式也存在两肢角钢受力不均匀现象,但整体不均匀度大为降低;为旋转90°的新型组合角钢截面型式的规模推广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邵萍 《电子工程师》2006,32(5):76-80
介绍了较常用的静力分析工具ANSYS,并利用ANSYS软件对某特大型斜拉桥进行了静力分析。桥塔、桥面、桥索是构成斜拉桥的三大基础,主要针对这部分建立了分析的模型,在给定的受力及约束条件下,分析了桥塔、桥面、桥索的应力和位移,并对结果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波纹钢腹板结构受力方面阐述了该组合结构桥梁的优点与不足,从该组合结构经济效益、结构抗震、结构受力性能、材料利用率、节能环保等各方面阐述了该组合结构桥梁的优点,也从成型工艺、施工工艺、稳定性等方面分析了该结构的不足之处,但随着该结构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施工工艺等各方面日渐成熟,得出该结构是一种值得推广与应用的新桥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