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解决微多普勒效应雷达的端射、小型化及宽频带问题,提出了一款紧凑型宽带端射阵列天线. 4个T型环缝天线单元中心对称放置于基板的背面,馈电网络位于基板的正面,从而形成耦合馈电,且馈电的幅度相同,馈电的相位在顺时针方向的分布为90°、270°、0°、180°. 经加工测试,其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且工作频带为5.72~6.71 GHz,绝对带宽为0.99 GHz,满足宽带特性的要求. 该天线采用易于集成的小型化平面设计,具有宽频带特性以及良好的端射性能,且加工成本较低,可以满足微多普勒效应雷达的实际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BioMEMS生物微传感器系统的原理、特点、分类,分析了生物微传感器系统技术的发展状况.由于生物微传感器系统识别元件中的敏感材料含有生命物质,故具有体积小、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反应速度快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医学、工业、农业、军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阵列自由度的大小决定了能够应对的干扰数量与抗干扰性能。现有阵列只能通过增加天线数量提高自由度。另一方面,接收信号在进行数字化时,大功率干扰将导致用于表示期望信号的模数转换器(ADC)量化位位数下降,进一步提高后端基于数字信号处理的抗干扰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超表面天线阵列的射频前端与数字后端联合抗干扰方案,利用超表面天线快速可重构能力,对同一信号切换不同方向图接收,令单通道等效为多通道,提高阵列自由度。利用独立成分分析获得信道盲估计结果,在天线最小信干比约束条件下对天线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高功率干扰条件下,通过在射频前端抑制干扰,采用较低位数的ADC,阵列也能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相比于传统阵列,令接收信号的误比特率降低了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是最近一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集合了分子印迹技术和微萃取技术两者的优势,广泛应用于食品、药物、环境和生物等复杂样品的前处理,其研究也备受关注.本文综述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技术在样品前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包括分子印迹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搅拌棒吸附萃取、分子印迹磁性微球萃取和分子印迹整体材料微萃取,探讨了分子印迹聚合物微萃取样品前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以质量分数3%和2%的炭黑/碳纳米管填充硅橡胶为力敏复合导电材料,提出了一种微圆顶阵列结构的柔性触觉传感器。阐述了微圆顶阵列结构触觉传感器的结构特点、制备流程及微观表征,并结合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其触觉感知机理。研究该微圆顶阵列结构柔性触觉传感单元的力敏特性,并将其应用于足底压力分布感知。测试结果表明,该微圆顶阵列结构柔性触觉传感器具备良好的力敏特性和穿戴舒适性,为柔性可穿戴触觉传感器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一种两个基片集成波导(SIW)周期性漏波天线(LWA)组成的天线阵列,该阵列具有和差波束扫描功能,可应用于目标检测和跟踪。阵列由两个具有不同周期的漏波天线组成,其中每个漏波天线通过n=-1空间谐波辐射产生窄波束。这两个漏波天线因为具有不同的周期所以可产生两个不同方向的波束。当对阵列进行同相馈电时,这两个波束将组合成和波束;当对阵列进行反相馈电时,两个波束则组合成差波束。我们设计了集成180°混合网络的阵列,并对其加工与实测。实测结果显示阵列的和波束增益最高可达15.9 dBi,和波束扫描范围为-33.4°至20.8°。在扫描范围内,差波束中的零点方向与和波束的辐射方向角一致,最低的零点深度为-40.8 dB。实测结果表明该天线阵列具有优异的性能,能够为目标检测和跟踪应用提供一种低复杂度和低成本的替代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油田专用(微)过热注汽锅炉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蒸汽驱采油对高干度的要求,通过对油田专用常规直流式注汽锅炉产汽干度低的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在常规直流式注汽锅炉制汽结构原理的基础上,增设了过热段、汽水分离器和汽水混合器,在通常水质条件下,将注汽干度提高到100%及微过热。达到了稠油汽驱采油对蒸汽干度的要求,提高了稠油开采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8.
网络空间安全急需解决的3个技术问题是:网络攻击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安全态势的可信评估和预测以及安全防御策略优化的有效性。人工智能算法已成为网络安全应用增加安全机会和提高对抗能力的核心手段。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和应用为提高网络防御能力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支持。本综述对2017至2022年间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最新应用进行了全面回顾。参考文献来源于各种期刊和会议,其中52.68%的论文来自Elsevier、Springer和IEEE期刊,25%来自国际学术会议。本综述重点介绍了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和一些流行的优化算法在该领域的最新应用进展,对算法模型的特点、性能结果、数据集、以及潜在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了分析,强调了现存的挑战。本工作旨在为想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应用的潜力、解决特定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研究人员提供技术指导,掌握当前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趋势以及网络安全领域的热点问题。同时,本综述对当前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有效应对策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落实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与泰兴市人民政府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经过2个月的筹备,10月16日,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王一然副院长与泰兴市市长张育林共同为“中国航天技术转移应用(泰兴)中心”揭牌。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转移应用(泰兴)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进入正式运行阶段,成为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系统院”)开启与地方政府全面合作,充分利用系统院优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