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军是当今世界装备现代化水平最高的部队,同时也是电力和能源消耗最庞大的部队。面对全球能源和电力供应日趋紧缺的形势,介绍了美国陆军的基地、车辆、飞机、单兵等不同的供电需求及供电模式;讨论了其针对上述不同供电需求而制定的目标及采取的措施,其主要做法就是通过发展燃料电池、太阳能、风能等替代能源,研发新型储能技术,采用微电网等新型供电管理方式;可供国内相关研究机构参考。  相似文献   

2.
娄伟  李萌 《中国能源》2021,(2):44-47,68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与负荷的逆向分布,决定了区域协调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价值,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特征也要求扩大区域协调范围,以保障电网安全.要深化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区域协调工作,需要从供需空间、协调意愿、政策引导、制度建设、平台支撑及安全保障等方面着手,构建"六位一体"可再生能源电力区域协调长效机制,打破由地方保护主...  相似文献   

3.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以多个微电网集群形式接入配电网,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主动控制与管理是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文章以区域配电网中多个微电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多微电网接入主动配电网的方式及拓扑结构,提出了一种基于熵值的多微网功率协调优化模型,并采用分层的控制结构实现优化模型。采用一种基于量子编码的粒子群算法对模型求解,通过算例计算分析,验证了文章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电力与能源》2020,(3):350-353
基于微电网协调发展的分布式综合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总体排放低、社会效益好等优点,为能源生产和消费就近进行创造了条件。根据能源利用的基本情况,考虑经济发展与社会效益,分析了天然气、煤基等分布式综合能源的特征,并提出发展过程中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为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做了有益探讨。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治理进一步发展,分布式综合能源将向网络化、信息化、智慧化方向推进,将大力促进全社会能源消费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微电网通常采用储能系统来平抑负载变化引起的直流母线功率波动。文章采用锂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的混合储能系统(Li-SC HESS)来同时满足因负载变化引起的功率与能量两方面的需求。研究了混合储能系统模型结构,提出了相应的HESS功率协调分配的PCH强跟踪控制方法。结合Simscape在Simulink中建立光储微电网混合储能系统仿真模型,与微电网常规的双闭环线性控制策略进行对比研究。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HESS控制策略可有效减少锂电池充放电次数,平滑其充放电过程,延长使用寿命,进而改善混合储能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7.
微电网供电方式可分为网外与网内2类,前者为大电网参与微电网供电,后者为利用微电网内部各类发电方式进行供电,包括利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分布式发电,投入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等不可再生分布式发电以及中断可中断负荷。为提高微电网供电经济性,充分利用这2种供电方式之间的经济互补特性,基于协调优化理论,建立协调这2种供电方式的数学模型,并基于代价对参数的灵敏度来指导优化方向的寻优算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量化微电网各类供电方案的经济性,分析各因素对供电方案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这2种供电方式之间存在协调空间,且协调要比不协调更能够提高微电网供电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9.
10.
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电压等级最高的交直流混联电网,如何有效保障交直流混联系统安稳运行是重大而紧迫的国家需求。文章针对含大规模风电的交直流混联系统稳定性问题,将动态逆方法作为鲁棒控制的内环,将储电、储热装置作为多能源进行协调,对模型不确定性进行外环鲁棒控制补偿。在H∞控制基础上进行了含风电的交直流混联弱送端系统μ综合的分析与设计,建立了考虑跨区多能源协调的交直流输电系统稳定性控制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文章所提模型保证了动态逆方法的鲁棒性,提高了交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1.
12.
针对单体建筑中中央空调、照明和动力3个子系统分别建立中央空调系统电力负荷卸载模型、照明系统光舒适度模型和动力系统等待舒适度模型,结合以总舒适度损失最小为目标的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电力负荷卸载协调分配模型,提出优先卸载中央空调系统电力负荷的单体建筑电力负荷卸载协调分配策略,并采用枚举法进行最优化求解。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协调各用电系统负荷卸载,可以实现在完成负荷卸载要求的基础上,单体建筑总舒适度损失最小。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多群协调的孤岛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单元群(DESUG)时间约束方案。该多群协调控制方案基于多代理技术实现,上层代理根据底层不同发、用电单元群的信息调控DESUG的输出。同时,对微电网中的非关键负荷群(NLG)进行管理,且底层DESUG中的逆变器采用一种新型控制方案实现荷电状态平衡。所提时间约束方案可保证DESUG持续给关键负荷群(CLG)供电特定的时间且停机不过放,同时可实现DESUG的荷电状态平衡,保证系统在极端情况下安全持续运行。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15.
《广西节能》2014,(4):38-38
2030年以后,随着常规能源资源量的减少,化石燃料电力的比例也必然会逐年下降,主干电网的作用也会逐步减弱。2030年以后,以多种能源相互支撑的微电网(MicroGrid)将会有较快的发展,这种微网系统可由水电、光伏、风电、燃气/燃油发电、储能等多种能源构成,各种能源所占比例.能量供给的连续性比单纯的光伏发电和单纯的风力发电好得多.因此只需要相对少的储能就能够保证微电网既可以的稳定、持续和可靠供电。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天然气输送过程中压力能的浪费问题,提高天然气能源利用率,提出将天然气压力能发电系统引入至微电网整体调度方案中。针对天然气压力能发电系统中前后端口的补热需要,将微电网中的风冷热泵补热系统与压力能发电系统进行耦合。考虑到由天然气管网中流量波动和环境因素造成的压力能出力波动问题,提出微电网储荷一体化协调优化方案,以确保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基于上述内容,构建考虑可控电源出力成本、储能调度成本、微电网与配电网的交互成本和负荷调度成本的微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并采用Yalmip工具包编写优化调度程序。最后,通过对西南地区某调压站数据进行仿真,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17.
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中的热力管网由于较强的热惯性而具备被动储热能力,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提供空间.利用热力管网储能的方法可在不增加额外设备与投资的前提下,仅通过电力、热力系统的协调优化,达到平抑可再生能源波动性与间歇性、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率的目标.该方法已成为目前较具潜力的灵活性提升手段之...  相似文献   

18.
叙述了中国能源结构的现状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形势;分析了山西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山西省电力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直流微网中可控性逐渐增强的源-储-荷需要高效的协调方法充分发挥其并网支撑潜力,将可控负荷、风机向储能归类处理后,使其虚拟出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响应,便于提升系统的能量管理及运行能力。分析了可控负荷、风机旋转动能与电容储能间的转换关系,分别建立源于负荷和风机的虚拟储能模型。考虑负荷收益、储能折损和调风成本,建立基于虚拟储能的源储荷协调优化模型,计算不同时段的虚拟电容值,以实现系统长期经济运行。在此基础上,通过划分直流微电网的运行区域,提出虚拟储能的协调控制方法,以提高系统的电压稳定性。通过搭建直流微电网仿真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可显著提高微电网的经济效益和直流电压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在微电网孤岛模式下并联运行的分布式电源采用传统下垂控制策略时存在无功功率受并网线路阻抗影响较大、电压偏离额定值等问题,提出了微电网孤岛模式下无功分配及电压优化分层控制策略,将微电网优化控制过程分为两层:初级控制层针对分布式电源无功功率受并网线路阻抗影响较大问题,提出变系数法下垂控制策略,根据下垂特性和线路特性约束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