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分辨CT(HRCT)与磁共振成像(MRI)在婴幼儿先天性感音性耳聋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93例先天性感音性耳聋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HRCT与MRI对先天性感音性耳聋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 93例先天性感音性耳聋患儿,共186耳,内耳畸形的发病率为32.25%...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Mediastinal bronchogenic cyst,MBC)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分析18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MBC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病变部位、CT平扫及增强扫描表现、误诊情况,据此总结MBC的CT特征与鉴别诊断依据。结果:误诊13例,误诊率为72.22%。MBC病灶最大径19~85 mm,平均(36.02±10.81)mm,均为单发病变,其中7例位于前纵膈,4例位于中纵膈,7例位于后纵膈。内部密度分型:液性密度4例,软组织密度14例(球灶型8例,不确定型6例)。增强扫描示:仅1例可见囊壁强化。18例病灶中,13例边缘清晰、完整,其余5例边缘欠光滑;不确定型病灶中,6例CT值超过60 Hu,其CT值分布范围为65~137 Hu,1例CT值未超过60 Hu的病灶可见囊壁与周围实变肺组织紧密相连,囊内密度不均匀并可见点状钙化,囊壁强化呈条片状。结论:MBC的术前误诊率较高,根据囊肿边缘光滑、密度均匀及增强扫描一般无强化的CT特征,综合与周围解剖结构的关系及临床表现,一般可达到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3.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LC-HRMS)技术在兽药残留分析领域的研究已经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阐述了LC-HRMS技术的特点,并总结了近几年来LC-HRMS在兽药多残留筛选分析中的应用实例,展望了LC-HRMS技术的发展前景.应用高分辨质谱的全扫描和精确质量测定功能,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优化样品前处理方法,可以实...  相似文献   

4.
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法及其在生物医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邱丰和 《质谱学报》1997,18(3):73-80
快原子轰击质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分析极杜强、难挥发和热不稳定化合物囊常用的质谱方法,然而用快原子轰击质话进行精确质量测定的应用和研究开展还不很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腐语法的方法和特点,并概述了高分辨快原子轰击质谱在生物医学分析几个主要方面(生物小分子、生物大分子、药物代谢产物和临床病理研究等)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对中枢性神经系统脱髓鞘性假瘤(Demyelinating Pseudo Tumor Lesion,DP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2年1月接诊的疑似DPT患者120例,收集其治疗前后MRI(平扫+增强)影像资料,以病理结果为标准,分析MRI检查的诊断效能,并总结DPT的影像特点.结果120例患者MRI共检出162个病灶,其中单发患者101例,多发患者19例.治疗前MRI检测出145个DPT病灶;MRI平扫显示脑部局部肿块,112个病灶长度均一的长.T1长T2,47个病灶呈不均匀长T1长T2,3个呈等长T1长T2,122个病灶增强扫描显示不同程度的强化,可呈条状、火焰状、环状、非闭合环形强化等,40个病灶未见明显强化.MRI诊断DPI的敏感性为97.30%,特异性为77.78%,准确率为95.83%,阳性预测值为98.18%,阴性预测值为70.00%.结论DPT的增强MRI扫描图像具有一定的特点,如非闭合环形增强和垂直于侧脑室的线性增强,有利于DPT和颅内肿瘤的鉴别.MRI检查,尤其是增强扫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用于DPT的术前诊断和术后复查.  相似文献   

6.
冉勇 《现代仪器》2013,(5):21-23
目的探讨l6层螺旋CT与超声结合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2月在我科进行影像学检查并行结肠癌根治术的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78例患者术前全部行螺旋CT检查和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16层螺旋CT确诊61例,确诊率78.21%;超声确诊58例,确诊率74.36%;2种方法结合确诊75例,确诊率96.15%。螺旋CT与超声比较,确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与CT+超声比较以及超声与CT+超声比较,确诊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与超声检查相结合,能提高结肠癌的术前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CT靶扫描及三维重建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来我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且病理确诊的43例早期肺癌患者,术前采用常规扫描、CT靶扫描及三维重建进行诊断,探究其在早期肺癌诊断中的应用.结果:常规扫描与CT靶扫描及三维重建在纯磨玻璃结节、混合密度结节、纯实性结节、细支...  相似文献   

8.
应用实时直接分析-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DART-TOF MS)对2,4,6-三硝基甲苯(TNT)、环三亚甲基三硝铵(RDX)、环四亚甲基四硝铵(HMX)、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四种常见的有机炸药进行精确质量质谱解析,结果表明,即使在高质量精度的质谱上也不能获得化合物唯一的分子式。借助MassWorks软件对飞行时间质谱数据进行噪音过滤及峰形校正处理,可大大改善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对目标化合物分子式识别的准确度,提高定性的准确性,为高分辨质谱解析未知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采用CT、超声技术进行诊治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50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对患者分别采用CT、超声进行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确认对患者诊断的准确率。结果 比较CT和超声技术对患者诊断的准确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比较CT结合超声技术诊断与单一CT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比较CT结合超声技术诊断与单一超声技术诊断的准确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 对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采用CT或超声技术进行诊断均有一定价值,两者的作用基本相同。但将两者相结合对患者检查能够取得更好的检查结果,可实现有效互补,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56层颈动脉联合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行256层颈动脉联合冠状动脉CTA、冠脉血管造影(CAG)检查,根据CAG检查患者115例.根据结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是否达到50%分为两组;其≥50%为观察组(75例),<50%为对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膝关节外伤后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诊断情况.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比两组不同测量值及诊断准确性.发现观察组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的长度、厚度、角度的测量值与解剖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99mTc-MDP 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23年5月在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行99mTc-MDP全身骨显像和SPECT/CT显像的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患者75例,共128个病灶,所有病灶均经手术病理或活体组织检查或影像随诊获得最终诊断,对比同机SPECT、CT和SPECT/CT三种断层扫描对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128个病灶最终诊断良性病变88个,恶性病变40个,其中1例侵袭性骨巨细胞瘤,2例内生软骨瘤和1例骨软骨瘤局部恶变获得早期诊断。SPECT、CT和SPECT/CT显像对原发性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良恶性的诊断灵敏度分别为70.6%(36/51)、87.2%(34/39)和97.4%(38/39),特异度分别为94.8%(73/77)、93.3%(83/89)和97.8%(87/8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0%(36/40)、85.0%(34/40)和98.9%(87/8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73/88)、94...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在脑内经典型海绵状血管瘤(IC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12例经典型ICA患者均行MRI常规序列及SWI扫描,分析MRI各序列对ICA的检出情况。结果 :ICA在MRI多呈爆米花样或桑葚状,T1WI多为等高信号或高低混杂信号,T2WI及FLAIR序列高信号为主,周围多为低信号的铁环征包绕,DWI多为低信号(部分内部可见少许高信号),ADC多为高信号,周围少许高信号环绕,SWI均呈低信号。SWI序列检出12例19个病灶,DWI及ADC检出12例16个病灶,T2WI检出10例13个病灶,FLAIR检出9例12个病灶,T1WI检出7例9个病灶。SWI序列显示病灶范围平均为(2.653±3.920)cm2,DWI为(2.511±4.053)cm2,均大于常规序列平均的(1.992±2.161)cm2。结论 :DWI及SWI序列尤其是SWI序列对经典型ICA检出率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128层螺旋CT一次性肺动静脉成像对肺动静脉畸形(PAVMs)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肺动静脉畸形的临床和128层螺旋CT表现。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仪,增强后分两期扫描,图像传后处理工作站进行血管重建,重建方法包括MPR、MIP、VR。结果 :CTA后处理血管重建可以显示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的来源、引流静脉的去处也充分易显示。结论 :128层螺旋CT一次性肺动静脉成像可以明确PAVMs的瘤体、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空间关系和解剖细节,可作为PAVMs的首选检查和随访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CT及MRI联合Weber分型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64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CT、CT联合Weber分型、CT联合MRI及Weber分型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经MRI检查,64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中浅韧带损伤及深韧带损伤患者分别为34例及30例。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CT检查,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CT诊断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一致性较强(Kappa值=0.623,P=0.014)。以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经CT联合Weber分型检查,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CT诊断联合Weber分型与核磁共振诊断的一致性较强(Kappa值=0.823,P<0.001)。CT联合MRI及Weber分型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浅韧带的准确率、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CT、MRI,MRI的准确率、阳性预测值、特异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高于CT;CT联合MRI及Weber分型诊断深韧带的准确率、阳性预测值、灵敏度高于CT、MRI,特异度、阴性预测值与MRI相同;MRI的准确率、阳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138例疑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均于术前行妇科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以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价值及其超声影像学特征。结果 :138例最终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癌7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子宫内膜癌患64例,病理诊断Ⅰa期15例,Ⅰb期31例,Ⅰc期14例,Ⅱb期10例,Ⅲa期4例,Ⅲc期2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Ⅰa期11例,诊断符合率为73.3%,Ⅰb期27例,诊断符合率为87.1%,Ⅰc期12例,诊断符合率为85.7%,Ⅱb期10例,诊断符合率为80.0%,Ⅲa期4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Ⅲc期2例诊断符合率为100.0%;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子宫内膜癌诊断灵敏度为81.6%(62/76),特异度为96.8%(60/62),准确性为88.4%(122/138)。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轮廓不光整,可见分布不均、粗大、回声稍强光点,内膜与子宫肌层分界较为清楚;彩色多普勒可测得杂乱点状血流信号,血流频谱为低阻型;宫腔内可见暗区及盆腔积液,正常子宫壁肌层光点分布均匀,双侧附件区可表现正常。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一种简便、无创检查方法,对于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准确性均较高,对临床分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空域频谱分析及在齿轮传动系统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空域转矩数据采集的特点,提出了以空间位移坐标代替时间坐标对传动系统的空域转矩进行频谱分析的方法,包括频谱分析及其相关频率计算公式、空域频谱的后处理、特征向量及其与传动系统结构参数的对应关系、应用方法等。该分析方法特别适合于旋转类机械系统如齿轮传动系统的智能诊断或性能分析等的计算机自动实现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椎体成形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的干预价值.通过选择我院收治的椎管成形术治疗患者,随机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观察组在DSA下引导及DSA类C臂椎体束CT成像技术引导,观察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显示,干预前,疼痛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观察组30d及90d疼痛评分对比对照组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MRI)与多层计算机断层扫描(MSCT)在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9月~2019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5例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确诊,并且在术前均进行MRI和MSCT检查。比较MRI和MSCT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的检出率及坐骨股骨间隙(IFS)、股方肌间隙(QFS)值、疾病相关指标、疾病相关病变影像征象检出率。结果MRI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检出率为92.31%,显著高于MSCT(78.46%,P=0.025)。MRI和MSCT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健侧、患侧IFS和QFS值及股骨颈前倾角(FNA)、股骨小转子角(LTA)、股骨颈干角(CCD)、坐骨角(IA)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和MSCT检测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健侧IFS和QFS值均显著高于患侧(P<0.05)。MRI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患者关节面硬化的检出率(9.23%)低于MSCT(23.08%),对股方肌水肿和滑膜囊肿的检出率(66.15%和21.54%)高于MSCT(24.62%和6.15%,P<0.05)。结论MRI对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组织水肿及囊肿的诊断检出率高于MSCT,对关节面硬化的诊断检出率低于MSCT,因此可将两种方法联合用于坐骨股骨撞击综合征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国内外不同品牌的蓝色圆珠笔油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各油墨样品主要含有8种成分。以这8种成分为分析变量,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04个样品进行鉴别区分,结果发现,所有样品可以聚为四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