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古建筑承载着人类文明,是文化传播的实体。文章通过探究数字化技术对当前乡村古建筑的作用机制,提出应用数字化技术保护乡村古建筑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更好地发展苗绣技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通过综述苗绣数字化保护现状,揭示出适用于苗绣数字化传承发展的新路径。分析表明,现有的数字化保护方式有采集与保存、处理与转化、展示与传播;鉴于目前苗绣的三维展示较少、批量化产品较多、经济赋能较弱与地域性较强等现状,指出苗绣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活态的、智能的、振兴乡村的与面向世界的;苗绣传承应带着中国意识,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将民族文化传播得更广更远。  相似文献   

3.
以木结构为主体的中国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中独树一帜,有独特的建筑形式和结构特点,在我国的古建筑修缮设计过程中,借鉴了国际古建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但我国古建筑在构造、材料、做法、保护维修方式等方面与西方古建筑有许多不同之处。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许多建筑遗存正在消失殆尽,因而古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日益重要,如何对这些古建筑进行修缮成为古建筑保护的一门重要课题。本文将以重庆地区传统祠庙建筑修缮为例,解读古建筑修缮设计的原真性原则。  相似文献   

4.
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设计和实现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下的大兴堡方土楼的三维虚拟构建与交互设计研究,为正在慢慢崩溃的闽南民居化土楼提供数字化的参考方案和解决方案,有利于提高人们对泉州土楼的关注,使古建筑能够借助新技术的发展,通过移动网络媒体平台进行传播,引起人们对正在濒临消失的闽南民居化土楼生活业态群的思考,重构泉州方土楼古建筑新的文化灵魂和生命力,促进当地特色文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乔露 《黑龙江粮食》2022,(6):102-104
随着数字化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全面实施,视频直播以其智能化、移动化、可视化、便捷化等特点在乡村发展中成为焦点,颇受农民的关注与认同,成为其自我表达和农产品营销的新手段。优化方言直播,“文化”赋能直播,一方面有效推动乡村振兴,另一方面实现了方言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从长远来看,融经济、社会、文化于一体的方言直播必然会对乡村振兴与城市形象长久辐射。本文立足于当前方言“直播助农”存在的问题,通过形式、内容及传播的利用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新路径。  相似文献   

6.
张爽 《西部皮革》2024,(1):70-72
黑龙江地区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技术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数字形式保存下来,避免因时间流逝而损坏。黑龙江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具备了专业的数字化保护技能和知识的人才,才能更好地开展数字化保护工作。只有通过加强人才培养,才能更好地实现数字化保护的目标;只有通过数字化保护,才能让传统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建设数字乡村,同时数字乡村也属于数字中国的建设。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行业的深入推广,数字乡村建设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进一步促进了农村地区的数字化发展,同时也为农村就业增收提供了新的方式。但是,现阶段的农村数字化发展依然存在人才匮乏的问题,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当今农村数字化建设所需的人才类型,明确数字乡村建设需要何类人才、由谁培养、怎样培养的问题。与此同时,农村数字化建设应面向地方院校人才,以地方院校学生为重点培养对象,同时面向地方大中专院校学生以及农村和城镇中自愿参与到数字农村建设的创新创业人员。乡村政府应根据不同培养对象的不同特点,分别制定具体的、合乎实际的培养方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  相似文献   

8.
古建筑是全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众多承载千年历史的古建筑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旨意在揭示现代人们对古建筑忽视和破坏的弊端,只有整个历史建筑的保护与传承得到了改善,中华文化才能朝着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字乡村建设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突破口。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中,数字化财务管理是数字乡村建设发展的关键手段,是建设高效、有序财务管理模式,实现财务信息化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对信息化财务管理的认识不足、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等情况,农村数字化财务管理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文章对数字乡村发展环境下农村数字化财务管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重点探究了实现农村数字化财务管理的发展策略及服务思维。  相似文献   

10.
以乡村振兴和数字山东为时代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山东省数字乡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原因,从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政府、城乡数字鸿沟、信息人才培养、乡村大数据平台、数字乡村文化建设以及建立健全数字化乡村治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路径,为政府部门建设数字乡村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大载体,中国古代建筑一直以来都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对象,古建筑的保护和应用也一直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从皇宫大殿到庵祠庙宇,皆可见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中国古建筑。如何使每位游客都能顺利地游览是每个古建筑景区都要考虑的问题。除了要满足普通游客的观览需求,还需要考虑特殊游客的观览需求。通过对北京地区多处古建筑景区无障碍设施现状的调研,结合相关资料与案例研究,探讨了北京古建筑景区无障碍设施设计的原则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乡经济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古建筑受到损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将目前现存的古建筑进行全方位保护,建立古建筑分布的时空格局的保护地图,形成每处古建筑有保护坐标、有照片、有年代、有保护等级及现在状态的实时变化,从而便于文物与文化部门进行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建筑色彩数据库的建立,是古建筑保护工作深化的重要技术节点,其技术流程可包括色彩体系的选择、取色仪器的匹配及色彩样本的误差处理。当前古建筑保护存在着色彩原真意识淡薄、数据资料缺乏以及采集规范不全等问题,古建筑色彩保护严谨性与科学性亟待提高。通过梳理色彩数据采集流程以及方法,初步建立了一个系统、明确、可执行的工作模式,为古建筑色彩采集工作提供参考;并规范色彩数据采集工作的流程设计以及数据定量纠偏方法,为古建筑色彩定量研究提供支持。实践结合岳麓书院古建筑群色谱研究,致力于解决建筑古迹色彩采集所涉及的样本选择、高度障碍、材质不均、光强条件、湿度差异、色温影响等重难点问题,为岳麓书院古建筑群后续色彩研究奠定数据基础,是古建筑色彩保护中色彩采集技术路线的有效支撑。  相似文献   

14.
以广西武宣红糟酸为例,揭示乡村振兴战略下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实困境。通过与四川泡菜产业发展的比较得到启示,提出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武宣红糟酸应采取“非遗+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即夯实文化根基,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提升科技含量,在保护和发展武宣红糟酸的过程中,促进乡村的村容村貌改变。  相似文献   

15.
刘昊  郑洪明 《丝网印刷》2023,(17):89-91
潮州木雕是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之一,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为其发展和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立足数字化技术角度,探析潮州木雕装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乡村文化传承注入活力,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6.
《丝绸》2021,(8)
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诸多中华民族传统织造技术面临传承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柯尔克孜族约尔麦克织造技艺发展现状,采用数字化保护实现约尔麦克传统织造技艺现代化传承与传播。提出了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方法:图文视频资料的收集并建立资料库;约尔麦克织造工序、织造技艺和织物本身的三维建模和动态展示;建立数字化虚拟展示平台将搜集到的资料置入平台中,设置交互系统进行衍生设计,扩大约尔麦克的传播范围。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促进了非遗约尔麦克保护与传播,同时为传统织造工艺的数字化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经济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迎来了新的方式。文章在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通过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推广现状的分析,总结出非遗品牌塑造与合作、非遗人才的培养与服务、非遗数字化推广平台建设三条发展路径,打破了传统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模式,构建了非遗数字化销售与推广平台,借助数字化的力量,创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传承价值。  相似文献   

18.
苏娅 《中国酒》2012,(8):46-49
在极速变化的城市化浪潮中,古代中国建筑天人合一、戛戛独造的生态氛围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诗意的家园渐行渐远。"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在引导大众通过影像创作记录和认知中国古代建筑的题旨下,连续四届的"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不仅收获了记录中国各省市古建筑的影像实录,更买现了公众在古建筑保护方面智识上的提升。6月28日,第四届"雪花纯生·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经济逐渐渗透进乡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农村农业经济效益与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农村整体价值得到凸显。数字化功能的多重性使农村生态空间有了明显优化,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融合发展的概念深入人心。在相关体制机制不断发展健全和相应政策体系不断构建的基础上,数字化为乡村实现全面振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为推动乡村发展,应鼓励经济主体实现数字转型,创新引领发展,不断完善软硬件建设,引进多元化数字人才,不断加强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遗产在确定民族特性和创意产业兼容性方面具有优势。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成熟,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呈现出数字化发展趋势。基于此,文章概述了数字化文化遗产的定义、前提条件和发展方向,阐述了数字化文化遗产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分析了数字化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特点和注意要点,并探讨了数字化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实施路径,包括保护内容鉴定、保护对象识别、保护流程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