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与广州“双城三极”空间策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郑静 《规划师》1999,15(4):73-77
作者主要研究城市空间形态问题,认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应成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法定序列中的独立部分。作者以广州为例,全面分析其自然条件、空间扩张历史与发展现状,预计广州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空间将继续分异,未来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就此,作者建议以传统中心城区为一极,以相距40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另一极,采取“双城”发展策略,并且,积极推动南部生活居住组团发展,最终在今后二十年内形成“双城三极”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2.
作者主要研究城市空间形态问题、认为城市空间发展策略应成为城市与区域规划法定序列中的独立部分.作者以广州为例,全面分析其自然条件、空间扩张历史与发展现状,预计广州城市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城市功能空间将继续分异,未来广州城市空间发展将面临一系列问题.就此,作者建设以传统中心城区为一极,以相距40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另一极,采取"双城"发展策略,并且积极推动南部生活居住组团发展,最终在今后二十年内形成"双城三极"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3.
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州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上空间高度密集化,地价随之暴涨.要遏制这一趋势,达到控制城市增长,增加城市容量,缓解交通堵塞,增加人们的活动空间,实现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目的,开发利用广州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成为必然的选择.文章主要探讨了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模式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同时提出了关于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州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廖雨翔 《城市建筑》2022,(19):105-107
紧凑城市发展模式虽然以多种实践途径控制了城市边界无序扩张等问题,但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对民主性城市空间的营建的探讨。本文回顾了紧凑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既有评价机制的应用;通过历史、概念、案例等多元视角解析民主性与设计实践的相互关系,并由此结合紧凑城市发展问题与既有研究,分析城市空间民主性的理念;通过现实案例、城市结构、设计策略等层面,指出紧凑城市下营造城市空间民主性的意义及解决的问题;通过城市、绿地、社会、文化等层级,结合紧凑城市发展背景,提出了“一提、一推、一建、一优”营建城市空间民主性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5.
由于快速的城市化,厦门产业结构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产业发展转移,存在许多老工业区被闲置或废弃。文章以老工业区改造、城市空间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厦门杏林老工业区为例,从功能、经济、场地、交通及景观五大空间要素,分析老工业区改造与城市空间发展的现状与问题,研究老工业区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通过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相互影响,从功能定位与分区、产业升级与改造、开发强度与密度、路网与交通连接、文化与生态环境五方面提出相应改善策略,以引导厦门集美区城市空间形态结构优化与重组,使城市老工业区与城市空间契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传统商业街区汇集了传统文化与地域特色的精髓,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深圳的东门老街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从空间形态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来解读东门的空间特征,归纳出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适合东门老街的保护与更新策略的建议,以期对中国传统商业街建设提供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利社会、文化、经济效益的更大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武汉为研究对象,回顾了城市空间形态发展,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拓展问题,提出了今后武汉城市拓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高校社会化的空间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翰卿 《城市规划》2001,25(7):57-59
从高校与社会相关性的层面 ,对我国高校空间形态演进进行了阶段划分 ,然后分别从宏观(空间形态 )、微观 (空间结构 )的角度 ,分析了高校社会化的空间策略问题 ;最后对远程教育及信息化校园提出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研究是城市发展历程的总结。本文运用边界分形维数、街坊形状指数等,对环县各时期城市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进而对各时期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进行定性分析,并结合环县自然、人文等因素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为同类型的城市发展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雨桐  叶娇 《城市建筑》2023,(8):101-104
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是某一历史时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联合作用在空间上的发展变迁过程。文章的重点研究对象为城市空间形态,研究范围为同仁市中心城区,作者将分四个时期总结古、近、今三大时间跨度的同仁市中心城区空间形态演变历程,并剖析促进其演变的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城市未来发展建议,为保护和传承同仁传统城市空间形态以及同仁城市的未来规划发展提供依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今城市集约化建设不断发展进程中,城市空间与交通问题也日益严重。针对这些现状问题,本文主要从城市设计层面对集约型城市公共空间与城市交通的整合策略进行了探讨。文中对加强城市设计整体策划、利用城市空间发展动态非确定性以及以网络化公交为导向建构集约型空间体系三大策略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对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起到有益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城市中心区滨水空间形态设计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以城市建设中矛盾最集中的城市中心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把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开放空间,从城市设计的研究角度,探求城市滨水空间构成的形态要素与相关问题。尝试建立一种理想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模型,以期对目前正大规模展开的城市滨水环境整治与再开发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3,(10)
由于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存在"整体空间形态松散"、、连接空间基面单一"、"交往空间活力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们需要时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进行集约化设计,以达到节约占地面积、提高利用效率、改善环境质量等目的。本文将在了解城市商业综合体建筑空间集约化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从功能空间、交通空间、结构空间等角度探讨空间集约化设计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规划师》2017,(12)
以京广客运专线河南省境内7座地级城市的高铁站区为研究样本,通过实地调研和历年卫星高清图像获取站区空间逐年发展的第一手资料,构建高铁站区区域、区块划分模型,比较7座站区圈层空间增长的异同,依据各自站区空间形态变化的特征对7座站区进行分类,总结站区和既有城市的空间形态关系,并从站点与既有城市的有效连接和现阶段站区自身功能限制两个层面探讨站区空间形态变化存在差异的影响因素,提出站区空间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拟表——空间现象与策略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安东 《建筑师》2004,(4):31-39
本文试图从空间的角度对策略设计提供新的理解。“表皮”是策略设计的一种操作性媒介;而空间则是策略设计和复杂城市条件以及发展中的公共领域之间的媒介。在当代多样的城市和建筑空间中,存在一种拟表现象。“拟表”现象带有即时、平滑和事件的特点,它以主体为中心,以行动来驱动。通过合适的策略设计,这种现象可以对城市环境和公共生活发挥积极作用。本文重点讨论了拟表现象和策略设计的关系,并对拟表空间的特点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16.
熊雄  王冬 《华中建筑》2015,(2):86-91
该文以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为例,将其由传统公园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这一事件作为背景,研究重点在于找出现存的问题,并分析其中关乎空间品质的要素,从而进一步提出一些控制性、建议性的策略,希望能够给笔者以及读者就城市公园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供更多的思辨。  相似文献   

17.
空间营建是城乡统筹发展阶段下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通过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研究湖南典型城郊融合型乡村转型背景下的社区空间变化。研究发现:(1)湖南乡村转型以农业现代化转型为主,且处于初级阶段,近郊乡村社区不存在如苏南模式中的空间转型现象。以空间形态变化为主,主要表现为居民点增加与农用地规模化、内聚性秩序分散、建筑空间形态的多样化。(2)土地流转制度是空间形态变化的基础力量,乡绅企业家是重要推动力量,村民角色转变是内在动力,而农业转型升级是核心动力。(3)湖南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主要空间问题是产业空间规划与配套不足、公共空间弱化、建筑空间品质差。最后以燎原村为例提出“延续”“整合”与“提质”的可持续空间营建策略以回应当代湖南城郊融合型乡村社区发展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规划师》2016,(3)
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方式具有节约资源、提高土地经济效益的特征,往往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伴随城市高密度的发展,城市空间形态容易出现空间布局混乱、城市景观杂乱和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文章在高密度城市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传承人文特色—人性化空间环境—紧凑开发—高效联系"的空间设计策略,并以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实施方案为例,从传承城市人文特色、塑造人性化空间环境、构建紧凑复合城市和打造高效运行网络等方面展开策略探讨,以期为高密度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空间的破坏将会引起一系列不利于城市发展的问题,对城市生态空间的保护有利于一个城市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提升。本文总结环县城市生态空间保护必要性,环县城市生态空间由于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面临着一系列亟须解决的生态空间问题;针对这些生态空间问题,本文提出了适合环县城市的应对策略,期望环县城市生态空间能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古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以中国4个历史古城——西安、北京、苏州和广州为例,从发展沿革、发展阶段和空间形态3个方面,探讨了这些城市地下空间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针对其地下空间利用的目标、重点保护地区和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与空间利用规模和质量的关系,提出了垂直形态、水平形态、过渡空间3个方面,探讨古城地下空间形态特征,为地下空间规划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