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氯甲基甲醚,(简称氯甲醚,化学式:ClCH_2CCH_3)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在催化剂存在下,将一定量的氯甲醚与一定量的苯乙烯树脂反应,可使苯乙烯树脂氯甲基化,从而开拓出苯乙烯树脂的新用途。在阴离子交换捌脂的制造中,用氯甲醚作氯甲基化剂,将二乙烯苯-苯代乙撑共聚物进行氯甲基化反应,其产物用三甲胺处理,即产生交换容量为3.95克/升的阴离子交换树脂。鉴于氯甲醚有着广泛的用途,所以国外对氯甲醚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氯甲醚的合成是典型的柏朗克反应,即典型的氯代甲基化作用。甲醛(或聚甲醛受酸的作用发生解聚而生或甲醛)与氯化氢进  相似文献   

2.
现在一般使用的阴离子交換树脂,大都采用以苯乙烯为母体的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这种阴离子交換树脂,是用苯乙烯与二乙烯苯,按各种不同比例,用悬浮聚合法制成立体的网状构造的不溶性球状共聚合物,然后将这共聚合物在Friedel-Crafts触媒存在时,用氯甲基醚处理,如(1)式所示: 在这共聚合物的芳香核上、导入氯甲基后,再用氨及各种胺化物处理,使共聚合物中导入碱性基,而制得树脂。但用这方法制造阴离子交换树脂,由于氯甲基化后的中間体,用各种胺处理,所以制造成的共聚合物的构造虽相同,  相似文献   

3.
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卞国建 《化工时刊》2004,18(3):19-21
本文对不使用氯甲醚合成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目前对苯乙烯型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热稳定性及强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采用新的合成路线,制备阴离子交换树脂,取得了初步结果。制备离子交换树脂历来有两种方法,一是先做好高聚物骨架,然后将可交换基团结上去;一是先在单体上引上官能基团,然后聚合成高聚物。目前,国内生产的苯乙烯型树脂,均采用前法,此法需用氯甲基甲醚为原料,由于它供不应求,因此发展受到影响。该院采用后一方法,革除了氯甲基化工序,不采用氯甲  相似文献   

5.
以大孔型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为原料,三丁胺为胺化试剂,合成了一种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测定了树脂在水中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树脂的热稳定性比普通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的有明显提高。将树脂应用于催化合成丙酸苄酯,在优化条件下,丙酸苄酯的收率接近100%,且树脂连续使用5次的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6.
交联氨基脲与氨基硫脲树脂(大分子羰基试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有伯胺基的苯乙烯型苄胺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及胺烷基丙烯酰胺型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易与含醛基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以席夫碱的形式相互结合。可利用此种性质,对某些含醛、酮基抗生素进行分离、提纯,也可对某些化学试剂中的少量醛、酮类杂质进行分离。用弱碱390阴离子交换树脂(交联聚苯乙烯苄胺)提纯链霉素即为一例。然而,含苄胺基的伯胺阴离子交换树脂与含醛、酮物质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用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Cyclen)分别修饰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及氯乙酰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合成Cyclen型聚苯乙烯(PS-Cy)树脂及Cyclen型氯乙酰化的聚苯乙烯(PS-Acyl-Cy)树脂。测定了两种树脂的增重率及全交换容量并研究了其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PS-Cy树脂的全交换容量达1.59 mmol/m L,对对硝基酚(PNP)的最大吸附量达118.93 mg/m L,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而PS-Acyl-Cy树脂的全交换容量为1.45 mmol/m L,对PNP的最大吸附量为90.87 mg/m L,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两种树脂的吸附过程都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液膜扩散为主要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8.
在微波辅助下制备了线性氯甲基化聚苯乙烯 ,研究了苯乙烯和 4-氯甲基苯乙烯浓度与配比、反应时间、微波功率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发现 St/ CMS接近于 1 ,30 %微波功率 ,反应 1 5 min可得到可溶性的线性氯甲基化聚苯乙烯 ,转化率达 49%,氯含量达 4.2 mmol/ g。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氯甲甲醚是相当稳定的、具有活泼氯原子的化合物,常用作氯甲基化剂和有机合成中间体。近年来,随着离子交换树脂的发展,大量用于阴离子树脂的氯甲基化,而成为重要的中间原料。氯甲甲醚的制造,过去一般都用甲醛-甲醇路线进行合成。反应方程式为:  相似文献   

10.
<正> 丙烯酸系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是近年来才开发的新品种。国外已有专利和资料报道它的合成路线和主要性能。大孔丙烯酸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是以丙烯酸酯类为单体,二乙烯基苯等为交联剂和惰性溶剂为致孔剂,用N,N-二烷基二胺作胺解剂,以卤代烷为烷基化剂,经悬浮共聚,胺解和烷基化反应而制成。它与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抗污染性能好,交换容量稳定,再生效率高以及合成过程中无需氯甲醚这类致癌物质等特点。适用于处理含有机物及色素较多的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