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与醋酸钡[Ba(CH3COO)2]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以36%乙酸为钡盐的相容剂,和乙醇组成了混合溶剂体系,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Ba(CH3COO)2纤维,经煅烧得到BaO微/纳米纤维。对所制备纳米纤维的结晶度、纯度和表面形貌,分别采用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煅烧前后,纤维的结晶度和形貌有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2.
ZnO微/纳米纤维的静电纺丝及其表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与醋酸锌[Zn(CH3COO)2]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Zn(CH3COO)2纤维,经煅烧得到具有微孔结构的氧化锌(ZnO)微/纳米纤维。对所制备纤维分别采用差热-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PVP/Zn(CH3COO)纤维表面光滑,直径约300-700 nm,经700℃煅烧后,可得到ZnO微/纳米纤维。  相似文献   

3.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络合剂,与醋酸钡〔Ba(CH3COO)2〕和钛酸四正丁酯[Ti(C4H9O)4]反应制得前驱体溶液,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TiO2/Ba(CH3COO)2微/纳米纤维,经过高温煅烧获得了BaO-TiO2微/纳米纤维。采用热重分析、红外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手段对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VP/TiO2/Ba(CH3COO)2微/纳米纤维表面光滑,直径为300~700nm,经700℃高温煅烧后即可得到BaO-TiO2微/纳米纤维;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BaO-TiO2微/纳米纤维的晶相发生改变,由BaTiO3逐渐转变为BaTi4O9。  相似文献   

4.
在传统静电纺丝的实验装置中引入一对平行排列的永磁铁,制备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序纳米纤维;研究了溶液浓度、电压、接收距离、LiCl添加量、磁场强度和磁铁间距对PVP纤维有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VP溶液浓度、电压、接收距离和磁铁间距的增大,PVP纤维有序度先增大后减小;随LiCl添加量或磁场强度增大,纤维有序度增大;在PVP溶液质量分数为12%、电压为15 kV、接收距离为15 cm、LiCl添加质量分数为0.6%、磁场强度为0.3 T以及磁铁间距为2.5 cm时,PVP纤维的有序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聚乙烯吡咯烷酮/二苯基丙氨酸(PVP/FF)复合纳米纤维;考察了FF含量、纺丝液流速对电纺纤维形貌及其平均直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对纤维表面形态进行了观察,通过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考察了纳米纤维中FF的存在状态及纳米纤维的热稳定性;通过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了FF与PVP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当复合纤维中FF质量分数小于2%时,共混溶液的可纺性较好;复合纳米纤维直径随着FF含量的增大而先减小后增加,当FF的质量分数增加到5%时,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也相应增大;随着纺丝液流速的增大,复合纳米纤维的直径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当纺丝液流速在0.2~0.6mL/h时,复合纳米纤维形貌较佳,纤维直径分布均匀,表面光滑无颗粒;PVP/FF复合纳米纤维中FF与PVP发生复合作用处于分散的无定形状态,分解温度范围变宽;FF与PVP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胶.凝胶和静电纺丝法制备了PVP无纺布纤维膜以及PVP水解物PVSA的无纺布纤维膜。膜中纤维的直径约为100nm~900nm。通过SEM、FT—IR和XRD对其进行了表征。PVSA对CO2的选择渗透性是基于CO2与其活性基团之间的可逆反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以钛酸丁酯[Ti(OC4H9)4]、聚乙烯吡咯烷酮和无水乙醇为原料,制备了TiO2空心纳米纤维.用热重-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对制得的空心纳米纤维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锐钛矿和金红石混晶型TiO2空心纳米纤维,平均外径为900 nm,管壁平均厚度为100nm,长度>200 μm.对TiO2空心纳米纤维的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利用乳液静电纺丝可制备一定复合结构的共混纤维,且可通过调控乳液的组成而实现聚合物溶液在低浓度下的静电纺丝成形。以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水溶液为分散相,聚乳酸(PLA)氯仿溶液为基体相,制备不同水相比例的PVP/PLA乳液,研究了PVP/PLA乳液静电纺丝成形及其纤维毡的亲水性能。结果表明:乳液体系中PVP水相的加入可使PLA乳液在远低于其单独可纺溶液浓度下纺丝成形,所得纳米纤维随着PVP水相比例的提高而表现出纤维直径增加,并发生纤维集结成束,PVP大部分分布在复合纤维毡的表层,纤维毡呈现明显的透水性能;PVP的加入可有效改善PLA纳米纤维毡的亲水性能。  相似文献   

9.
《合成纤维工业》2016,(5):28-32
以聚丙烯腈(PAN)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造孔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AN/PVP复合纳米纤维,经水洗处理以及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制备出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碳化前后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对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氧化和碳化处理过程中PAN基多孔纳米纤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碳碳键的环状结构;随着PVP含量的增加,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比电容增大;当加入PVP的质量分数为20%时,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可以达到216.684 m2/g和0.102 m3/g,扫描速率为5 m V/s的条件下其比电容可达154.36 F/g,电极电阻为3.64Ω。  相似文献   

10.
以巯基水相法将硫基乙酸(TGA)合成一系列不N粒径的Q态CdTe纳米晶,再与聚乙烯吡咯烷(PVP)杂化制备出具有红、黄、绿3种颜色的CdTe/PVP纳米杂化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谱仪(UV—vis)、X射线衍射(XRD)、光致发光(PL)等表征方法考察Q态CdTe纳米晶的尺寸、晶形及其光学性能并系统考察CdTe/PVP纳米杂化材料的荧光性能.结果表明pH从9.85变化到5.22,荧光强度有一定的增大.所制备的CdTe/PVP纳米杂化材料具有优越的荧光性能及荧光稳定性,其聚合物中的CdTe纳米晶仍然保持很好的量子尺寸效应和良好的分散性.  相似文献   

11.
牛丽丽  陈明暄  张帅 《安徽化工》2021,47(2):38-42,45
以植酸为掺杂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通过原位聚合制备SBS/PANI复合电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SBS的加入很好地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当SBS的加入量占苯胺单体质量百分比为25%时,SBS/PANI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比电容较高、循环寿命较长以及倍率性能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芳纶纤维和苯基硅橡胶为原料,制得芳纶短纤维增强硅橡胶阻尼材料,研究了纤维长度、纤维用量及纤维处理方式对阻尼材料力学性能与阻尼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酸蚀处理可增大纤维表面粗糙度,而硅烷偶联剂则附着于纤维表面,实验所涉纤维处理方式中,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与纤维的结合最好,以其制得的阻尼材料的拉断伸长率最高,达到524%。阻尼材料的弹性模量随纤维长度的增加变化不明显,但随纤维用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纤维长度对阻尼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因子的影响较小;而随着纤维用量的增加,材料的储能模量与损耗因子增加,使得材料的阻尼性能得到改善。相比于基体硅橡胶,制备的短纤维增强阻尼材料的损耗因子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剂热法,通过改变溶剂的组成,合成了具有微球簇状、片层、针状和海胆结构的NiCo2O4样品,探讨了不同相貌结构的形成原因,考察了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水热反应中溶剂比例不同,其介电常数不同,从而影响合成产物NiCo2O4形貌.针状结构的NiCo2O4-15样品有着94.032 m2/g的高比表面积,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高达1808.6 F/g,同时在10 A/g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80%,表现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在超级电容器材料领域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塑料科技》2019,(12):29-33
以植酸为掺杂酸和凝胶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CNTs/PANI复合水凝胶电极材料。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对制备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谱、恒电流充放电等电化学手段对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水凝胶的比电容值;适当增加植酸用量,有利于提高复合水凝胶的电荷储存能力。  相似文献   

15.
王晶  赵宣铭 《当代化工》2021,50(9):2087-2090
以无水四氯化锡和九水合硝酸铁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添加2 mL硝酸成功合成了SnO2/Fe2O3复合电极材料.通过XRD、XPS和EDX分析表明,SnO2/Fe2O3复合电极材料的主晶格为SnO2和Fe2O3的混合相,除包含Sn、Fe和O元素以外,不含其他杂质元素.SnO2/Fe2O3复合电极材料的颗粒近似呈球形,颗粒...  相似文献   

16.
在钛基体上利用电沉积技术制备二氧化铅电极,研究了溶液组成与电沉积工艺参数对电极制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加速电解寿命测试研究了二氧化铅电极在硫酸溶液中的稳定性,试验表明电极寿命可达35h.用该电极对100mg/L甲基橙的模拟废水处理1h,脱色率可达到95.3%.  相似文献   

17.
《合成纤维》2016,(3):24-28
采用熔融纺丝方法,通过调整纺丝工艺参数中的卷绕速度及后牵伸倍数,制备了不同工艺下的聚甲醛(POM)纤维;通过对热性能、取向度和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了POM树脂结晶和降解等热学性能对纺丝过程的影响,同时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对POM纤维性能的影响;最后对POM纤维的耐酸碱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OM纤维最佳的纺丝速度为490 m/min,牵伸倍数为7.4。POM纤维的耐碱及耐弱酸性好。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机械共混法制备纳米纤维粉/氢氧化铝/氯磺化聚乙烯(CSM)电缆料,研究了CSM电缆料的硫化特性、力学性能、耐老化、耐介质及阻燃性能,并与氢氧化铝,或陶土、硼酸锌、滑石粉与氢氧化铝并用填充CSM电缆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粉填充胶的拉伸强度、硬度、300%定伸应力及撕裂强度最大,具有较好的耐老化、耐介质性能,胶料的氧指数稍小于硼酸锌填充胶,但明显大于滑石粉填充胶,纳米纤维粉与氢氧化铝并用产生了协同阻燃效果,提高了电缆料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19.
利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氨基化改性Fe_3O_4纳米粒子,并以其为稳定剂、甲苯为软模板,与苯胺形成Pickering乳液,再以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HCl为掺杂剂,用界面聚合法合成了掺杂态聚苯胺(PANI)/KH550-Fe_3O_4复合材料。采用FTIR、SEM、XRD对样品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考察了不同浓度HCl对复合材料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HCl)=0.1 mol/L时,复合材料的饱和磁强度高达24 841 A/m。用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材料的屏蔽和吸波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c(HCl)=0.1 mol/L、复合材料厚度为1 mm、电磁波的频率为10 160 Hz下,复合材料的屏蔽效能高达40.682 dB,在12 400 Hz时反射损耗达-47.043 dB。  相似文献   

20.
稀土离子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使稀土掺杂发光材料具有光化学稳定、荧光寿命长、发射光谱窄等优点。本文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得六方相Na YF4:Eu3+发光材料;采用XRD、SEM、荧光光谱仪等测试技术手段对物相组成、颗粒尺寸、形貌、荧光强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