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化工》2021,49(10)
对β-胡萝卜素进行了详细的方法学考察,建立了可靠的β-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β-胡萝卜素微囊,粒径为(255.7±3.1)nm, PDI为0.154±0.005,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β-胡萝卜素微囊的体内消化过程做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微囊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都大大地提高了,还减少了外界因素如氧气、光线等对β-胡萝卜素的不良影响,为β-胡萝卜素的剂型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几种β-胡萝卜素微胶囊干粉的压缩特性和成型机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新德  姚善泾  邵斌 《化工学报》2007,58(2):452-459
为了比较几种不同配方和生产工艺得到的β-胡萝卜素干粉的压缩特性和形成片剂的能力,考察了其干粉的粉体特征,以及在压缩过程中粉体的微观结构变化,并通过Heckel方程和Kawatika方程具体表征其压缩行为,分析其成型机理,结合加速实验时各片剂中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的变化,认为以明胶为壁材,通过淀粉床流化干燥技术得到的β-胡萝卜素微胶囊干粉在挤压时主要是通过塑性变形成型,而且其中的β-胡萝卜素稳定性好,这种干粉最适合于制成片剂。  相似文献   

3.
β-胡萝卜素的生产方式主要有化学合成法、植物提取法、微生物发酵法和基因工程法,根据β-胡萝卜素的不同来源,采取有机溶剂提取法、柱层析法、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提取法等方法对β-胡萝卜素进行提取,β-胡萝卜素是良好的维生素A源,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生理功能,现就β-胡萝卜素的生产、提取和功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β-胡萝卜素-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β胡萝卜素包埋率为指标,采用超声法用β-环糊精包合β-胡萝卜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为300W、n(β胡萝卜素)∶n(β-环糊精)=1∶4,超声时间为40min。用显微镜观察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包合物进行了验证,并对包合前后的保留率进行了比较测定,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提高了25.5%。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β-胡萝卜素的水相溶解性及生物利用率,采用淀粉纳米晶(SNC)为颗粒乳化剂稳定Pickering乳液,对β-胡萝卜素进行乳化包埋。考察了油相体积分数和β-胡萝卜素含量对运载β-胡萝卜素的Pickering乳液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SNC含量为1%(以水相质量为基准),油相(溶有β-胡萝卜素的辛酸/癸酸甘油三酯)体积分数为50%,β-胡萝卜素含量为0.050%(以油相的质量为基准)时,采用含量为0.80%(以水相的质量为基准)的季铵盐壳聚糖(QCS)对Pickering乳液进行修饰后,乳液的乳析现象可明显改善,且储藏稳定性显著提高。体外模拟消化实验结果显示,QCS修饰后乳液中油脂的消化程度由56.68%±1.56%提高到71.70%±2.13%,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率由33.59%±0.82%提高到57.62%±1.58%。采用QCS进行修饰不仅可以提高β-胡萝卜素Pickering乳液的稳定性,还可以提高乳液中油脂的消化程度和β-胡萝卜素的生物可给率。  相似文献   

6.
β—胡萝卜素国内市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全球β-胡萝卜素的生产量约为600t/a,年需求量为1200~1500t,且每年以7%~9%的速度递增。2000年中国β-胡萝卜素的生产量为10t,其中40%用于出口。2001年我国β-胡萝卜素的生产能力为22t,生产企业有4家,其中发酵法生产占73%。国内β-胡萝卜素总消费量的70%用于食品工业,其次用于保健品和医药行业。天然β-胡萝卜素将以其特有的生理功能成为未来β-胡萝卜素市场的主导产品。  相似文献   

7.
角黄素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泽慧  陈新志  钱超 《化工学报》2006,57(5):1193-1197
1,3-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直接缩合法合成β-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选择性催化氧化合成角黄素.用单因素实验、均匀实验设计和单纯形寻优法研究β-胡萝卜素催化氧化工艺.1,3-二双键十五碳膦酸酯和2,7-二甲基-2,4,6-辛三烯-1,8-二醛缩合合成β-胡萝卜素,收率68%;催化氧化反应合适工艺条件:β-胡萝卜素6.8 g,复合催化剂0.45 g,二氯甲烷250 ml,饱和次氯酸钠溶液50 ml,CO2作酸碱调节剂和惰性气体, -5℃下反应40 min,角黄素收率89.6%.β-胡萝卜素和角黄素粗产物用重结晶方法提纯.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了枸杞中β-胡萝卜素,筛选了提取β-胡萝卜素的溶剂,考察了微波萃取功率、提取时间、固液比、提取温度对β-胡萝卜素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提取β-胡萝卜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00 W,时间80 s,温度为25℃,固液比为1∶15,在此条件下,β-胡萝卜素的提取率为0.55%。  相似文献   

9.
胡萝卜素软胶囊是一款具有较高成分β-胡萝卜素、以β-胡萝卜素和大豆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保健食品。因β-胡萝卜素本为难溶物质,采用原工艺(150℃)配料,需要长时间溶解,使含量降解严重、酸价和过氧化值等偏高。以β-胡萝卜素、大豆油为原料,以溶解温度和时长、含量、酸价、过氧化值为考核指标,确定该产品配料最优工艺温度。通过三批产品制备,比较含量及降解程度、酸价、过氧化值等指标,确定β-胡萝卜素软胶囊配料的最佳温度,以利于改进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10.
紫苏叶富含β-胡萝卜素和多种矿物质元素,新鲜的紫苏叶经75℃鼓风干燥加工后,其β-胡萝卜素含量为678.89μg/g,Ca^2+、Fe^2+和Zn^+含量分别为13742.17μg/g、211.43μg/g和22.38μg/g。腌渍紫苏叶的β-胡萝卜素含量仅为新鲜紫苏的41%。  相似文献   

11.
β-胡萝卜素生产商期望美国通用机器公司新型的含有这种 V_A 前体的谷物早餐 Total 能推动β-胡萝卜素消费。这种早餐的说明中称其中20%的 V_A 来自β-胡萝卜素。据一位维生素销售商人介绍,他们一直期望能在粮食制品中使用β-胡萝卜素,但未料到这么快。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三水平三因素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影响MCM-41包载β-胡萝卜素包封率的主要因素进行研究,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有载药时间、扩孔剂含量、β-胡萝卜素/MCM-41投药比等,以MCM-41对β-胡萝卜素的包封率作为评价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优化处方。结果表明,最优的处方工艺是载药时间为20h、扩孔剂含量为0.6m L、β-胡萝卜素/MCM-41投药比为3。在此条件下,β-胡萝卜素的包封率可达理论预测值的95.83%,说明将Box-Behnken实验设计法用于MCM-41包载β-胡萝卜素处方的优化筛选是可行的,且得到的实验观察值与数学模型的预测值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_2萃取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临界CO_2萃取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结果表明,萃取压力越高、温度越高、CO_2用量越多,收率就越大。超临界CO_2萃取螺旋藻中β-胡萝卜素适宜操作条件为操作压力30MPa、温度50℃、萃取时间2h。在该条件下得到的萃取物占被萃藻粉的4.5%,β-胡萝卜素的含量为3.4%,对β-胡萝卜素的萃取收率为94%。该萃取物色泽纯正,气味自然,可作为产品出售。  相似文献   

14.
β-胡萝卜素是一种重要的香味前驱体,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在光、热、氧等条件下降解产生一系列香味物质,对于提升烟草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直接在高温下对胡萝卜进行干馏制得胡萝卜素衍生物,通过GC-MS对其进行挥发性组分分析,同时采用热裂解仪对其进行高温有氧裂解以模拟卷烟抽吸过程,并将其用于卷烟加香中。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衍生物及其有氧裂解产物中含有大量的二氢猕猴桃内酯、β-紫罗兰酮等香味成分;在卷烟中应用可以增加卷烟香气,改善余味,降低烟气刺激感。  相似文献   

15.
β-胡萝卜素的生物学功能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然界中的已经不能满足人类日常的需求,工业化生产β-胡萝卜素制剂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从质量控制、节能、安全、工业化生产方面,研究食品级β-胡萝卜素喷雾干燥技。  相似文献   

16.
β-胡萝卜素是类胡萝卜素之一,也是是人体内维生素A的前体和来源,它是自然界中最普遍存在也是最稳定的天然色素。β-胡萝卜素在抗癌、延缓衰老、提高机体免疫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功效。本文综述了β-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生理功能、生产工艺和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了β-胡萝卜素的合成技术、生产现状、应用与市场。认为国内开发生产β-胡萝卜素具有较好的前景。针对我国生产与消费状况,建议我国生产企业加快技术进步,重视国内市场的开发;加强β-胡萝卜素制剂,复配和营养保健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β-胡萝卜素是优良的天然色素,也是维生素A的前体。介绍了其生产方法和应用。生物发酵法制取胡萝卜素是最先进的技术。我国的胡萝卜素供不应求,市场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9.
化学合成法制备的β-胡萝卜素配制含量为30%的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在500-50000CP之间波动。粘度大于6000CP时,配油的流动性减弱,影响制剂化处理。本实验通过调整搅拌速度、添加β-胡萝卜素晶体作为晶种及在异构结晶结束后调整冷却速度,使晶体粒径变大。用该晶体配制含量为30%的β-胡萝卜素配油粘度低于6000CP,合格率为95%,可满足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20.
沈仲兴  王力 《浙江化工》2011,42(8):18-20
以正庚烷为溶剂,对全合成β-胡萝卜素中二氯甲烷的去除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二氯甲烷的溶剂残留量、β-胡萝卜素的含量及收率为主要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法对正庚烷的使用量、搅拌时间、搅拌温度、乙醇含水量、乙醇投料量、精制温度等6个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30倍(v/w)正庚烷溶解β-胡萝卜素,在70℃下搅拌回流2h,再经真空回收溶剂脱溶,加入无水乙醇在78℃下保温精制2h,冷却结晶并过滤真空干燥,这一方案对β-胡萝卜素中的二氯甲烷的去除具有很好的效果、并获得较高的含量和较好的收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