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郭平建 《饰》2003,(2):16-18
法国艺术家让·吕尔萨(JeanLurcat)在瑞士创立的《洛桑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距今已有40年了。该艺术展原本只打算将挂毯从使用传统的纤维材料临摹绘画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但结果使得全世界都认识了纤维艺术这一艺术门类。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一批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波兰是现代国际纤维艺术发展的摇篮之一。这与其历史上盛产羊毛和具有深厚的编织传统密不可分。而60年代《洛桑纤维艺术双年展》的建立更是为现代波兰纤维艺术家们创造了展示自己艺术才智的机会。他们不仅将设计与制作两种工作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并且创造性地使用三维雕塑形式进行…  相似文献   

2.
史文莉 《饰》2015,(1):81-84
中国水墨艺术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瑰宝,它的精神内涵是超越时代的,在与现代纤维艺术交融的过程中,通过纤维的物质性和工艺性凸显出它的艺术魅力,同时也丰富了纤维艺术的表现形式。本文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水墨艺术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纤维艺术多元化表现形式的研究,探讨纤维艺术如何在材料与观念、工艺与科技、物质与精神、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等方面传承与创新中国水墨艺术。  相似文献   

3.
纤维艺术是一种既古老而又充满现代活力融合多种技法的艺术,材料选择、形态结构以及编织技艺都体现了纤维艺术中的设计理念,章通过几幅有代表性作品的分析,展示了这种特殊艺术形式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以及生产力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特点的艺术形式美。艺术形式美与时代是一种辩证的关系,当生产力发生变化,新的社会形态和技术产生以后,艺术形式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它受时代的影响和制约,但同时又为时代服务,是当代精神化和生产水平的标志。探讨艺术形式美与时代的关系,对于艺术形式美的发展与前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崔唯 《饰》1993,(1)
纤维艺术的肌理表现或称外观表现,是一种具有新颖而独特效果的美的形式,也是构成纤维艺术的重要内容和有别于其它艺术种类的特殊标志。纤维艺术的肌理美主要源自两个方面:一是材料质地,一是织造工艺。特别是后者,由于具有极大的随意性和多样化的特征,而一向为现代纤维艺术家出奇创新的突破点。不妨说,现代纤维艺术向前发展的每一步,多为织  相似文献   

6.
二战以后,纤维艺术得以迅速发展,成为现代艺术家族中的一员,其材料从绘画的忠实载体到成为创作的第一语言,这一巨大的转变不仅仅是形式问题,而在于材料自身的变革与空间观念的解放。本文从现代纤维艺术的肌理基本词汇、形态构成句法及整体综合的语言特征三方面的论述,探讨具有不同自然属性的材料在艺术创作中充满魅力的第一语言。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各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与哲学关系密切,哲学代表着人类理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代表着人类感性的最高形式.艺术与宗教是相通的,艺术和宗教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相互激励,互生互长.艺术与道德是两种相互联系的社会精神现象,具有内在联系的同时,又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建筑空间与纤维艺术装饰形式原始关系的研究,阐述了纤维艺术在建筑空间中的演变和表现,举例说明纤维艺术在具体建筑空间中的装饰功能,并提出此种装饰形式在目前建筑空间中装饰应用的不足.通过具体研究,深入阐述了纤维艺术创作应基于的空间功能、民族和文化基础及创作方向,总结得出建筑室内在纤维艺术的装饰下,应该成为沟通人类和环境共融的美好空间.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艺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艺术形式,从古至今,在它不断演化变革过程中,始终离不开当时的历史条件,书籍利用文字、符号、图形记载着人类的思想和情感,它叙述着人类文明进程,传播人类文化。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书籍装帧的物质组合形成和工艺手段,同时也反映相应的社会意识,装帧的价值不仅在于实用,更重要的是它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0.
周小瓯 《饰》2002,(2):10-12
各类艺术都有其不同的艺术特点,而材料在造型中起着重要作用。各类造型艺术有各自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材料,通过不同的处理手法,进一步发挥不同材料的特殊性能,从而创造出形式、风格各不相同的艺术作品,体现出各种材料的材质美和制作的工艺美。现代纤维艺术是使用各种纤维材料,以天然的动植物或人工合成纤维为原料,扎根于古老编织传统的现代艺术。现代纤维艺术包括传统的平面织物(壁挂)、现代流行的立体织物(软雕塑)以及在现代建筑空间中用各种纤维材料表现造型语言的作品。它使用了不同于其它造型艺术的工具、材料和技法,具有各…  相似文献   

11.
从纤维艺术的传统样式编织工艺谈起 ,从古到今 ,从国内到国外 ,对纤维艺术的形成和发展现状作了回顾和比较 ,并在实践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导入纤维艺术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2.
庞绮 《饰》2009,(1):79-82
纤维艺术在今天已不能完全用传统观点来进行定义,而诸多致力于纤维艺术的专业人员也在这片艺术天地中不断探索、革新和创造。本文中提到的《角色》及《角色二号》就是以新视角、新思维为创造前提产生的。赋予传统的形式以新的元素,在材质的选择、手法的使用以及主题的构思上都体现了现代艺术在理念及实践上的自由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漆画是适应时代变化和发展的新兴画种,区别于传统的中国画、版画、油画和其他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语言。漆画的艺术语言尤其体现在漆本体的纯粹性上,这种纯粹性是漆画艺术思想解放和精神自由创造的根本。漆画有其特殊的艺术语法,具体表现在二维的平面表达"、漆"与"画"的统一和东方的文化内涵上。因此,漆画的形式语汇发展,必须从语言与语法两方面按图索骥。首先必须保持"漆"的艺术纯粹性;另外,又不局限于物质的束缚,打破画面的界限,使漆画在材料本体语言、绘画语法表达等方面有更大的拓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也日益追求精神内涵,体现公共精神,带有明显的公共属性。文章从公共艺术的研究入手,以公共艺术雕塑为例,通过对建筑与雕塑两者之间的关联研究,以及对它们公共艺术形式的分析,论述建筑与雕塑具有一样的公共艺术特性,揭示出建筑是公共艺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从辩证的角度提出建筑向雕塑化和公共艺术化发展的利弊以及建筑公共艺术化的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5.
纤维艺术是材料的艺术,材料是纤维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纺织材料在现代艺术家手中既是承载艺术思想的媒介,同时又常常被用来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所在,现代纤维艺术家们也越来越重视纺织材料在纤维艺术作品中的作用.作者对纺织材料在传统壁挂和新纺织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凸显纺织材料作为纤维艺术创作第一语言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公共艺术设计是环境设计里一个特殊的领域,是具有时代审美意义和公共精神的设计形式,建筑的公共艺术作为人们最常接触的一种媒体,已成为城市信息的载体,公共艺术审美信息的传达,在国际化的城市间经济、化强劲竞争和城市形象塑造方面意义深远,因此,信息传播与公共艺术设计领域的交叉研究,对探讨环境艺术的发展道路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数码版画的概念及艺术特征,探讨其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认为数码版画是信息学科向文化艺术领域拓展的新的艺术形式,是科技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丰富了传统版画的概念,特别是在艺术形式多元化发展的今天,使人们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传统版画创作带来的冲击.与此同时,数码技术介入了版画创作为传统版画的发展赢得了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拓宽了当代版画的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18.
少儿舞蹈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使少儿受到美的熏陶,塑造完美的人格,还可以促进少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从事少儿舞蹈教育的教师,首先要注意少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效的调动少儿参加舞蹈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善于观察和保护少儿的创新意识,让少儿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得到愉快的体验,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是马克思精神生产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体现了马克思对特定历史时期艺术活动性质的一种新认识.在梳理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相关论述的基础上.对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产生和发展历史过程进行论述和阐发.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讨论了艺术与哲学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这种联系的哲学根源.第一部分,但托以奥登的<悼念叶芝>为引,通过奥登和叶芝所认为的诗歌在政治上无能为力说,讨论了艺术和政治的关系.艺术似乎只是扮演着一种类似宗教仪式般的功能,致力于使记忆神圣化,但却于事无补.就此他提出了疑问,既然如奥登等人所说,为什么社会上会普遍流行着一种认为艺术是危险的政治态度?这种态度从何而来?在他看来,这种态度来源于哲学对于艺术功能的剥夺.第二部分,但托试图通过将这些剥夺艺术的理论考古学化,来考察哲学剥夺艺术的历史.他认为这些理论的源头就在柏拉图的美学著作中,并指出了柏拉图抨击艺术的两种途径:第一种是通过"艺术与真理隔了三层"的主张,使艺术看上去微不足道.第二种是使艺术理性化,让艺术做哲学之所做.但托认为在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中,隐藏着这两种对艺术的压迫.前者认为应当"无利害性"地看待艺术作品.这种做法采用的方式虽与柏拉图不同,但最终都使艺术远离现实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一时期的艺术哲学家,例如乔治·桑塔耶那、布洛等,他们将艺术放在一定的审美距离之外,艺术自此被美学所束缚和削弱.柏拉图抨击艺术的第二种途径在黑格尔的理论中得到体现.在黑格尔看来,艺术和宗教处在哲学之前的绝对精神旅程的最后阶段,它们是哲学在自我异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阶段--绝对精神在经历了艺术之后,艺术的哲学使命就完成了,因此它必将让位给宗教和哲学,艺术在此意义上走向了终结.因此,为了完成其哲学使命,艺术必须作哲学之所做.在这一点上,杜尚的作品极好地印证了黑格尔的观点,他通过<泉>,在艺术中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在但托看来,正是这两种做法造成了哲学长期以来对艺术权能的剥夺.而且,哲学对艺术的压迫最终反过来殃及自身:在实证主义的阶段,哲学之于科学的地位,就恰如在柏拉图的哲学中,艺术之于哲学的地位.但托发现柏拉图抨击艺术的两种方式之间也存在着一种悖论,如果艺术是无能为力的,而艺术又是哲学的异化形式,那么哲学本身也是无能为力的.因此他认为,要解救哲学的困境,首先必须从哲学中解放艺术,最终使哲学和艺术都回归自身.在文章的第三部分,但托试图为摆脱了哲学使命后的艺术找到它自己的定位,他将艺术的作用与修辞的作用联系在一起,认为艺术真正的魅力在于它在情感上的修辞作用,即通过感染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人的行动,但这也正是艺术被视为危险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