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南昌地区高校为例,就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自身科研创新能力总体评价不高,男生和女生在对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差异不大,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在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创新能力的自我评价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探讨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对策措施,以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当前水平是进行大学创新教育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明确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不足之处,并从大学教育、学生和教育与学生关系等三个角度对大学创新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大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系统性、专业性、方式多样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学生自身知识积累不够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教育与学生二者的关系和地位不适当,这些都是造成大学创新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大学创新教育的实证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当前水平是进行大学创新教育的逻辑起点。通过对某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进行调查,明确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不足之处,并从大学教育、学生和教育与学生关系等三个角度对大学创新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大学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有: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系统性、专业性、方式多样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认识不足,学生自身知识积累不够和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认识存在偏差,教育与学生二者的关系和地位不适当,这些都是造成大学创新教育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杭州市某高校54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大学生生涯发展阻隔因素量表与生涯信念评量表对大学生的生涯阻隔与生涯信念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涯阻隔与生涯信念适应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别、出生地、家庭经济状况、专业类别、是否有校外兼职经历等,对不同群体的大学生在生涯阻隔和生涯信念适应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就年级来看,大学二年级学生面临最高的生涯阻隔和表现出最强的生涯信念不适应状态,其中二年级与四年级学生在感知生涯阻隔因素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校的连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怎么样才能在学习期间更好地为自己的将来做好准备,学习锻炼自己呢?通过对大学社团的定义加以解释说明,就大学社团在大学生群体的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加以阐述,说明其在培养和锻炼大学生自身的能力方面的作用。为以后更好地研究大学社团的作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统计并公布大学就业率,意在评价高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推动高校调整专业结构并进一步重视大学生就业工作,但这一举措同时存在影响高校自身发展的消极因素。分析了就业率统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厘清了大学就业工作与大学基本职能的关系,指出忽视和迷信大学就业率都会对大学自身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理工类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为对象,探讨了其专业承诺的现状与特点,研究发现:理工类大学社会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承诺整体水平不高,呈中等水平;专业承诺不存在性别差异,但在情感承诺和继续承诺上,女大学生显著高于男大学生;专业承诺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总体水平为大四大一大二大三。针对以上特点,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推动大学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科学地指导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通过对大学体育运动中的医务监督和自我评价现状的深入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为提高学习效率与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520份问卷调查,运用数据统计的描述性分析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对大学生的毕业规划、职业选择的现状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近一半学生大学目标模糊,对未来思考不明确;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规划逐渐明晰;不同专业同学,就业规划现状差异明显。建议针对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学业生涯教育,以推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发展,提升大学生出口的人才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相关分析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大学生生活方式存在较为明显的性别和年级差异,女生良好生活方式的比例高于男生,低年级同学良好生活方式的比例高于高年级同学。调查发现,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呈正相关,相关性最强的为锻炼和体能因素。可见,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培养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对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加强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首先要培养大学生对体育参与的积极性,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加强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其次大学体育教师的自身素质要不断提高,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浙江省大学生余暇体育现状分析及课程改革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浙江省部分大学生参加余暇体育现状进行评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所提高,但由于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场所、组织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原因,影响到余暇体育的质量。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学校应构建以"以学生为本"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实施选项课自主分层教学模式,提高网上选课及管理和体育评价方式,加强"体育保健课"教学研究等实施方法,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使用锻炼感觉量表(EFI)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研究工具,通过实验研究大学生参与不同选项课教学对其心理健康和锻炼感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教学实验后参与舞龙选项课和其他选项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锻炼感觉的多项维度存在显著差异,证实舞龙选项课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在线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Writing Roadmap2.0为研究工具,探讨在线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的影响。研究中自变量为基于Writing Roadmap2.0的在线英语写作自动评价系统实验教学,因变量为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实验后对两组学生写作成绩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实验班在写作质量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班。得出以下结论:Writing Roadmap 2.0在线自动写作评价系统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质量产生影响,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成绩,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在线写作英语自动评价系统能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学者们对大学生权力是否存在与其现状、大学生权力的概念和内容、大学生权力的模式与积极意义、如何保障大学生权力的实施和怎样避免大学生权力的泛滥等问题有较高的热情,并且也取得了-定的成果.但已有研究还存在对大学生权力界定不清、研究领域有待拓展、研究深度有待提高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可以尝试在跨学科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6.
心理防御机制是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许多研究者对不同被试群体的心理防御机制现状进行了研究,但尚未有研究者关注高职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以安徽某高职院校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路敦跃翻译修订的防御方式问卷(DSQ),发现不同性别高职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武汉工业学院生命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生命认识正确、生命态度积极、生命价值观健康、生命信仰科学,但是少数大学生生命认识有偏差、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观有缺陷、生命信仰缺失。大部分大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期望高校加强生命教育。因此,高校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生命观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深入认识和把握大学生生命观现状,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武汉工业学院生命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组对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生命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大学生生命认识正确、生命态度积极、生命价值观健康、生命信仰科学,但是少数大学生生命认识有偏差、生命态度消极、生命价值观有缺陷、生命信仰缺失.大部分大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期望高校加强生命教育.因此,高校要不断创造条件,通过各种途径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相似文献   

19.
理工科大学生是高校进行阅读推广人培育的潜在对象,其人员数量和质量能够为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提供充分的人员保障。在梳理目前高校阅读推广人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理工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三所理工科院校在校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统计法对理工科大学生对于阅读推广人活动的认知、参与、评价情况及培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归纳了理工科大学生在担任高校阅读推广人时的潜在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并据此对该群体的培育方式提出五点建议,探讨了面向理工科大学生的阅读推广人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文意识的觉醒,志愿服务应时而生。当前,以大型活动为依托、以大学生为主体、以满足社会巨大需求为目的,宽领域、多层次、开放式志愿服务的格局正逐渐形成。通过搭建大型活动平台,让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其中,一方面可以锻炼和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养;另一方面还可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树立志愿服务意识,促使大学生积极从事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以地方本科院校大型活动志愿服务团队为对象进行运行机制的研究,通过对典型群体的研究,深入了解志愿服务发展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