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久前,我在本地的媒体上看到南宁市颁布的一个新的城市规划——有关邕江两岸几十公里沿江景观带的规划,除了根据不同区域的城市功能定位来划分不同的景观规划空间外,我还看到这么一条信息,即在邕江两岸的景观带中建设沿江的城市自行车道,给市民提供休闲、锻炼、散步和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娄底城市发展的背景出发,从滨水地带的资源特色、历史文脉等角度,对娄底孙水河滨水景观带,从城市空间拓展的战略转移、城市形象、城市活力、两岸的可持续发展、沿江地带的资源禀赋特色和历史义脉延续等角度,分析城市发展给孙水河风光带景观规划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提了景观设计的理念并阐述了孙水河风光带景观规划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分析现有国内外的滨水开发特征,结合对南宁市邕江沿岸滨水地区的调研与研究,提出关于沿江滨水地区规划设计及开发的~些总体规划理论方法,探索适合城市沿江滨水地区综合发展的规划思路。  相似文献   

4.
王军 《城市亮化》2007,(1):48-48
黄山市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城市亮化工作。至2007年春节前,已全面实施沿江两岸亮化工程,沿江两岸灯光璀璨,道路、公园绿地亮化景观大放异彩,成为安徽城市亮化的典范。2006年黄山市与丹东三安公司合作完成的“三遥”工程,更提升了城市亮化的品位和科学的管理。目前已实现节电率17%,从当初89个点又新扩容30个视频监控点,力争让全市所有的亮化点都在高科技的掌控中。黄山市将真正实现两年前倪玉平副市长所言:“山上山下一样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近郊河流作为串联城乡的廊道,既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同时是城市文脉传承拓展的重要延伸。如何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与开发定位,重塑滨水空间的自然格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以福州市大樟溪特色景观带规划设计为案例,探寻城市近郊河流景观带的规划设计模式,提出“城市-自然”的空间结构分析;“旅游、经济、景观”三位一体的规划定位和“多、少、广、久”的规划策略。通过对地域特色多方面的挖掘利用,对资源环境尽可能少的人工雕凿,带动一溪两岸的发展,使对产业运营长久持续繁荣,为相关城市近郊河流景观带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海洋 《中州建设》2009,(21):50-51
自古以来,人类依水而居。长江沿岸的许多城市,如南京、武汉、重庆……都是沿江发展,两岸相接,构成共同的城市。而黄河由于历史上屡次泛滥的原因,人们避之唯恐不远。黄河是否也能成为未来大郑州的内城河?  相似文献   

7.
城市滨海景观带是指城市临海的、海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具有一定景观价值的特定区域。植物对改善其生态环境,软化、强调或衬托硬质景观,提高景观带的综合效益,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山东省六座基岩海岸城市景观带内,园林植物利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黎颖  孙礼军  周文 《新建筑》2013,(1):166-169
城中村改造的重点内容就是建构富有地域特色的景观环境,为城市提供充满活力的空间与场所.猎德城中村改造之猎德涌两岸景观工程尝试从传统岭南水乡景观、文化要素取材,复建岭南水乡特色景观意象,以期提升城市开放空间和珠江滨水景观带环境品质.  相似文献   

9.
回顾4年来南宁市邕江两岸堤路园工程的建设过程,分析工程建设的工作特点,总结工作经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刘浩 《广东建材》2006,(8):140-141
广州琶洲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及广州电视观光塔之间滨江景观联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持珠江沿岸景观带的延续性是设计基本原则。沿珠江岸线段的规划改造,通过珠啤公司厂区特色与林荫绿化创造出和谐的沿江景观带。  相似文献   

11.
简要回顾了近十年来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在调整沿江产业结构、发挥土地综合效益、改善市政交通条件和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等方面取得的成果。探讨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借鉴世博先进理念、发挥世博后续效应,更加注重两岸开发的公共性、亲和性、文化内涵和产业转型与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浦江两岸地区在上海新一轮发展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广州五仙门发电厂作为广州传统景观轴线与珠江沿江景观带交汇处重要的近代工业遗产,修缮后将作为广州华侨博物馆使用。对五仙门发电厂一类的城市工业遗产应该以场景真实性的原则加以合理保护与利用,基于城市整体格局的角度进行规划与设计,强调工业遗产建筑与历史环境整体气韵相合,注重城市工业遗产价值与城市生活的密切关联,成为历史与现代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新坐标。  相似文献   

13.
析咸宁市淦河滨水景观带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淦河滨水景观带的环境综合治理来看,需紧密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采取有力措施,重点整治,加强滨河景观带的规划设计、建设和保护管理,使滨河景观带真正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4.
王鹏  王晨 《建筑创作》2006,(2):116-119
作为北方黄金海岸的门户,天津市经过长期的发展、建设,已成长为一个国际化的商业、信息大都市。目前,天津市已加速进行海河两岸的开发。将沿岸地区改造成为天津市文化带、经济带及景观带的综合服务区。  相似文献   

15.
一、项目背景 海河是天津的象征。综合开发海河两岸,把海河建设成独具特色、国际一流的服务型经济带、景观带和文化带是天津总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迈向国际化港口都市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影响是深远的,它直接改变了城市核心区——黄浦江两岸的城市空间关系,并为未来数十年城市沿江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世博会结束之后,留在园区范围内的是崭新的城市道路与零星的单体建筑,大量的后续建设活动由此启动,开启城市沿江空间建设的新篇章。世博会博物馆就是在此契机之下先行于浦西片区启动的第一个城市公共项目,具有开启未来区域格局规划标识的意义。它既是世博  相似文献   

17.
杨之懿  孙哲 《城市建筑》2008,(12):19-23
上海浦江两岸CBD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发展最迅速,建设成效最显著的城市区域之一,本文以浦江两岸的城市建设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两岸发展的不同模式和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整个国民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进程也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城市各个角落都应该被合理充分的设计和利用。城市江岸作为一个城市和一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与美观的双重设计探究必不可少。拥有功能性强又美观的江岸设计将给整个城市添色不少。文章通过对黑龙江宁安市沿江景观带的设计解读,进而对城市江岸设计原则进行理解,就河道平面、河道断面、河滩地等城市江岸的处理分析,希望能够逐点对城市江岸功能与美观的应用进行探究,使两者能够有效的结合,不断丰富城市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回顾几年来南宁市邕江两岸堤路园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过的突出的质量事故,分析质量事故的特点及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并总结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20.
随着海河沿岸道路的实施,独具天津特色的海河景观带已经开始显现。市民对城市道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在使用功能上,还在观赏、享受、舒适及便捷功能上有了更高要求。本文结合海河项目意式风情区内道路、海河东、西路的设计,总结了在海河两岸道路人性化设计的若干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