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洁  徐瑾 《园林》2022,(4):94-100
市隐园为明代文人姚淛于金陵所造私园,曾是文人园林和城市山林园的典型代表,民国时期不幸毁于战火。以王世贞游览金陵诸园的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作为复原研究的时间点,通过收集、分析文献资料,推断市隐园的具体位置、面积大小;通过分析游记和诗词,对所涉及的景观要素、园林活动等进行提炼和归类,对园林空间结构进行合理推测、大胆假设及严谨验证,得出相对完整的市隐园空间结构复原图。研究丰富了市隐园这一历史名园的基础资料,还原了当时文人墨客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追求,并为同类园林的空间结构推导提供借鉴案例,对明代金陵园林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人园林营建过程中,园居植物的获取、选择、栽培以及品赏亦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必备的过程。江南常熟静圃(现名赵园)为晚清文人赵烈文所建。通过分析赵烈文撰写的《能静居日记》,并结合其他史料考证,在当时沿袭的文人审美标准下对同治四年至光绪十三年静圃中的植物应用过程及方式进行阐释,旨在获得关于晚清时期江南文人园林植物的历史性认识:静圃建园过程中植物主要通过苏州花肆购买、友人间赠送以及与种树人直接交易等方式获取;园中植物虽以地景、盆景区分,但种类选择与高濂、文震亨、李渔等给出的品赏范围并无明显差异;在定期维护的基础上,须保证后园可四时赏花,其中以春桃、夏荷、秋菊、冬梅为最,且植物的实用功能一直被延续。  相似文献   

3.
同为自然式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与18世纪的英国自然风景园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自然"是造园师坚持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但是在表现和模拟自然中,二者表现出了迥异的方法与风格。文章在此背景下,对江南私家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中植物景观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现代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云光落茗杯:晚明文人尚茶之风对园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向频  刘源源 《中国园林》2012,28(4):101-104
瀹茗作为晚明江南文人闲雅园居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文人园林的物质空间、园居活动及精神意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大量涌现的晚明茶书、文人小品及日记为据,概述了江南文人的尚茶之风和造园情况,着重分析文人园林中专设茶寮、书斋茶寮、厅堂亭榭等饮茶空间的经营布置和不同品茗环境的营造选择,总结晚明文人茶艺与茶道"清""雅""趣""隐"的内涵,并论述了文人茶道与园林精神意趣的渗透和共通之处,揭示茶饮与园林之间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5.
畅春园作为北京西郊的"三山五园"之一,是平地造园的典范,也是一座以植物景观为主的皇家园林。通过对游记、御制诗词、宫廷画和楹联匾额等史料进行考证,得出畅春园已知植物种类32种及大致分布位置。以此为基础对畅春园植物景观特色进行分析,认为畅春园在植物种类选择上,既因地制宜地使用北京乡土植物,也引种了南北方的观赏植物,同时注重生产性植物的运用;在植物配置方面,畅春园四季之景各异,植物与建筑和山水结合凸显文化性,强调空间感;在植物文化意境方面,楹联匾额中的植物文化反映出士大夫文人品格,整体则体现出江山永固、君怀天下的政治思想。  相似文献   

6.
史庄昱  杜雁 《中国园林》2021,37(7):129-133
明代中晚期文人求仙问道之风繁盛,园林不可避免地受到文人崇道的影响,并成为"人世之外,别辟幻境"的理想之所.以明代正德至崇祯年间的江南社会和吴中文人集团崇道治园为背景,以弇山园为例,从王世贞的崇道际遇出发,探索弇山园道学渊源及表达,结合文人小品及园记总结道学在文人造园中的映射和实践,解读明代中晚期江南士绅崇道对私家园林的...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6)
该文基于生态与文化视角,通过文献阅读法和实地调研法,研究扬州"晚清第一园"何园的植物景观。调查发现,何园内植物观赏特性丰富但分配不均,植物配置方法多样,植物景观文化意蕴深厚。同时,该文作者对何园植物景观的优化提出建议,并思考何园植物景观对现代园林植物造景的启示,以期完善何园植物景观和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门窗》2016,(12)
本文简要介绍江南润园的五大主题庭园,设计灵感来源于江南诗画以及中国传统古典园林,打造"浓装淡墨总相宜"的江南风格社区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9.
江南文人园林中的植景与文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表现出一定的审美倾向性。文人园林植景之赏析,既重"情",即植景蕴含的文化内涵对精神的陶冶;也重"趣",即园居生活中与植景互动的意趣。具体说来,植景审美之"怡",是指欣赏植景所引发的舒适、愉悦的身心感受;植景审美之"趣",强调人与植景互动之感官体验;植景审美之"德"是植景表明心志的象征性。  相似文献   

10.
贾星星  张青萍 《中国园林》2021,37(4):133-138
"花屏"是明清园林中一项独特的造景细节,也是明清园林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大量明清园林的园记、园图等史料的考察,梳理了"花屏"的多样形式、功能和造景手法,并探析了这一造景形式的历史演变、审美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了"花屏"经过从对西晋石崇"锦步障"和南宋"飞英会"的继承和延续,到明代"花屏"的兴起与流行,再到晚明文人对其审美情趣的转变,以及清代"花屏"的创新与发展这一历史演变,并阐述其对日韩园林造景的影响。通过该研究,可更加细致地认识明清园林发展中的特点和转变,也对古园复原研究、当代植物造景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夏舒婷  严敏  李早  成庚  杨箫 《中国园林》2024,40(2):138-144
竹洲吴氏园亭是南宋文人吴儆的私家园林,位于今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由于宋代徽州园林的遗存较少,个案研究有所局限,因而园林文献记载成为研究宋代徽州园林的重要来源。以吴儆所写园记《竹洲记》为引,结合县志、文集等历史资料,首先考证并推断吴氏园亭的位置;再结合园记中的园林记述,提炼建筑、植物等造园要素及园林活动信息;进而推衍吴氏园亭的空间布局,得出空间结构拓扑图;最后,总结竹洲吴氏园亭的功能、流线,分析造园特征,还原文人造园的思想与手法。研究表明,竹洲吴氏园亭是宋代徽州文人园林的代表,扩充了江南造园史中宋代园林的研究案例,丰富了徽州园林的研究内容,为徽州园林案例研究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现有研究多以男性士绅视角解析清代江南园林空间,基于女性视角的探析仍未深入。本研究选取清代江南107位女性所作园林诗词5837篇,以社会网络分析法建构园林词汇网络,进行节点中心性、核心—边缘模型、社区检测分析。发现女性对植物景观的认知最多,对亭、楼、阁建筑类型认知最广,多关注建筑构件窗、檐、砌、阑;其认知结果为:园林构景具季候性、时间性特征;主要活动于庭、园、院中空间拓扑结构呈线形或环形的女性空间。  相似文献   

13.
鲍梦涵  孙乔昀  赵鸣 《中国园林》2021,37(3):136-140
"郡斋"作为州郡衙署内长官住宅,多附有园林绿化。唐代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生成于山川秀美、经济繁荣、充满文气的大背景下。以唐郡斋诗及后代方志为资料来源,对唐贞元四年(788年)后浙西、浙东观察使所辖13州郡斋园林的选址和景观要素进行考据。根据选址地形,将其分为山岳型和平原型2类:山岳型郡斋园林随山势高下,呈现出山林野趣的景观风貌;平原型郡斋园林追求在城市中营造闲适幽静的所在。最后通过对苏州郡斋园林进行考据,进一步充实对平原型郡斋园林的认知。唐后期江南郡斋园林的景观风貌持续影响着后世的江南治所园林。  相似文献   

14.
郭庄,又称汾阳别墅,是杭州西湖园林中最具江南古典园林特色的私家宅园。该园面临西湖,背靠西山,空间景观丰富多彩,妙趣横生,真可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达到了园林意境美的较高境界。主要通过借景、题词、植物、建筑、水体、框景、漏景等方面阐述了郭庄在园林艺术创作上的用心良苦,不但可以更好地欣赏其艺术精髓,也为今后园林意境的创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5.
南京随园是清代江南三大名园之一,可作为清代私家园林的经典案例。此园在袁枚购得后逐步改造,直至太平天国时期被损毁。为提升园林复原的原真性,该文通过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厘清随园的历史发展脉络并对其进行考究,将各区域的园林要素叠加,推导园林的总平面图,为南京随园复原的相关研究提供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6.
肖遥  朱强  卓康夫 《风景园林》2018,25(8):110-115
园林的管理与经营是清代皇家园林存续的重要支撑。本研究结合清代宫廷文献,以记录内务府规章制度的《钦定总管内务府现行则例》为主要依据,探讨清代管理机构职责、收入来源与经营方式、支出与盈余管理,归纳出一个以种植生产为核心的管理经营框架。认为清代皇家园林在多次改革基础上,逐渐形成了管理范围清晰的部门划分。各部门除对园林进行日常维护外,主要承担各园以植物生产为核心的经营任务。通过对资源的精细利用以及种植—租赁相结合的土地管理模式,基本实现皇家园林"以园养园"的收支平衡体系。而这种经营方式造就了园林沿水源布局的大面积的作物景观背景以及园林中点缀的生产性植物景观。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清代皇家园林植物景观不仅具有观赏功能,更是支持园林存续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赅春园是建于清漪园早期的园中园,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万寿山后山的自然地形,形成前临丘壑、背靠石崖的山地园,为乾隆皇帝读书、休憩、礼佛之处。整理乾隆皇帝在赅春园留下的诗作,结合现状遗存古树,比较北方皇家园林中其他相似的园林,总结赅春园的植物种类和配置特征;从植物季相、宗教意蕴、文人雅园和山林野趣等方面分析其植物意境,探究乾隆的植物审美情趣,还原植物历史景观原貌,为遗址中的植物景观的复原和展示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四景山水图》中的南宋文人园林造景手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翥 《风景园林》2016,(2):102-108
南宋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重要时期;宋室南渡,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文人园林在江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逐步成为主流风格。《四景山水图》是南宋山水画的代表作,是研究南宋文人园林的重要历史资料。通过对该组作品空间布局、造景元素及细部等方面进行提炼,探讨南宋文人园林基本造景手法与山水美学特色。认为南宋文人园林在注重意境表达外,具有丰富的空间层次及显著的江南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明清江南园林典型植物香景营造意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聚焦于中国传统园林的植物香景营造,以明清江南园林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考察《广群芳谱》《花镜》等明清专著中对江南植物的香气特征描述,并与大量明清江南园记互为佐证,梳理出明清江南园林典型香景植物;进而对不同季节典型植物香景的营造模式进行概括;最后以"随园"为案例,就明清江南园林如何将香景美融入到观赏路线的精心安排中进行解析,从中探索明清江南园林植物香景营造意匠。  相似文献   

20.
北京西郊"三山五园"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的典范和皇家园林群的代表,是园林与城市文化的共生体,具备巨大的遗产价值和"自然与人的共同作品"的文化景观特性。通过阐述"三山五园"的景观实体与人文思想的相互作用,包括人文思想指导下的景观建设、景观整体折射出的精神内涵2个方面,展现"三山五园"的文化景观特征;接着将"三山五园"与国内外园林主题的相似遗产地进行对比,阐述其遗产价值的独特性,探讨其可能符合的世界遗产标准及其真实性与完整性,在探索"三山五园"文化景观遗产潜力的同时,对该地区的保护和管理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