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益阳谢林港出土了一件商代兽面纹青铜角形器,是上古铜器中少见的一类器物。由于考古信息缺失,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固体表面热电离质谱仪对该角形器进行科学分析。结果表明,器物为铸造成型,合金材质为锡含量16.54%的高锡含量青铜,铅同位素组成为高放射成因铅,其合金和铅同位素特征与中原殷墟二期铜器相同,结合器物纹饰,益阳青铜角形器应为殷墟二期的器物。殷墟二期铜器普遍具有高锡现象,表明商代晚期铸铜工匠对铜锡合金机械性能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商代晚期铜锡合金青铜器的大规模铸造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用锡高峰,反映了古代锡金属开采和冶炼技术质的提升,在中国冶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2.
枞阳地区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铜矿资源和众多的古代矿冶遗址,成为探索安徽青铜时代冶金技术发展的重要地区。采用XRD、SEM-EDS等方法对该地区祖家墩遗址出土炉渣进行检测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祖家墩遗址出土炉渣均为冶炼渣。通过铜硫比和周围矿山开采情况,推测该遗址所使用矿石更可能为硫化铜矿石。根据炉渣中夹杂的金属颗粒判断,祖家墩遗址可能同时存在红铜和砷铜两种冶炼活动,其砷铜不排除是使用氧化矿与含砷硫化矿石共熔还原而成,砷料来源应与铜陵当地多金属矿床有关。  相似文献   

3.
对甘肃漳县墩坪墓地出土的39件铜器进行了科学分析。该批青铜器主要以铸造工艺为主,热锻、铸造后再加工工艺为辅。合金材质以Cu、Sn和Pb三种元素为主,还有少量以Cu、Sn两种元素为主,以及2件Cu、Sn、Pb、As为主的四元合金。另外在大多数铜器中还检测到少量或微量As元素,铅锡含量配比整体呈现锡含量高于铅含量的特点。As元素的出现,证明在东周时期以Cu、Sn、Pb三种元素为主要成分的青铜器物广泛传播的情况下,仍然有地区存在含砷的铜器。这批铜器的科学检测分析为研究西戎文化青铜器物的成型工艺和合金配比提供了更多的科学依据,丰富了西戎青铜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对皖南地区的早期矿冶遗址进行综合考察研究,发现存在着配制锡青铜、砷青铜、锑青铜的3种合金技术。青铜冶炼流程为两步法,所用铜料、砷料、锑料应来自当地,锡料推测来自长江中游的赣北且主要以锡砂形式添加。研究还发现,以皖南为代表的长江下游是中国早期又一处重要的砷青铜冶金区,其生产流行的资源背景应与该地区缺乏锡矿有关。研究进一步预示长江流域存在着相当规模且独具特色的早期青铜冶金业,而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5.
刮刀是东周时期流行于我国南方古越人普遍使用的一种工具,以铜制的常见。通过对湖南出土几件铜刮刀的合金成分和金相分析,发现这些刮刀都为含锡量在20%以上的高锡青铜合金,金相组织为铜锡α固溶体,呈针状或细条状,(α+δ)共析体连成一片呈基体状。高锡特征的青铜刮刀可能多为刮削用器,而不易用作砍砸。锡金属的大量使用表明南方古越人掌控主要的锡矿资源,结合现代地质研究,南方是寻找我国先秦铸造铜器所用锡金属的重要地区。  相似文献   

6.
安庆地区早期矿冶遗址考察工作收获颇丰,新发现矿冶遗址20余处。科学分析显示,安庆地区早期合金体系有两种,分别为锡青铜和砷青铜,生产工序推测为先冶炼红铜,再添加锡料、砷料。铜、砷料推测来自当地,锡可能产自江西。安庆地区青铜冶金面貌具有地域性技术特征,相关工作是构筑皖西南早期冶金技术以及青铜文明的重要环节。安庆地区早期矿冶遗址考察研究更为重要的考古学意义在于将长江中下游的鄂东南、赣北、皖西南、皖南四大商周时期矿冶遗址群串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吉林省白城市双塔墓地出土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认定该墓地出土铜器可能有多个矿料来源,且发现一件器物中含有高放射成因铅。由于内蒙古井沟子西区墓地与双塔墓地的年代相近及人种相似,因而将二者铜器的铅同位素组成进行对比,以确定是否使用了同一矿源。结果表明,双塔墓地的铜器虽然含有不同的矿石来源,但有些铜器的矿石来源与井沟子西区墓地铜器的矿石来源相同(或相似)。  相似文献   

8.
某矿矿石是以含钨锡为主的多金属硫化矿。矿石进入选厂后,先经手选除去部份废石,高品位的块钨进入钨系统进行钨锡分离;低品位矿石经破碎后进入重选处理。重选的粗精矿含大量Cu、Zn、Ag和Fe的硫化矿物,故须进行枱浮脱硫。脱硫产出的铜锌硫砷混合精矿,原设计流程为优先浮选,分别得到铜、锌和砷的精矿,并附带回收伴生的银、锡和镉等有用金属。但自该厂投产以  相似文献   

9.
<正> 当前,铜的资源主要是硫化铜矿。我国相继发现的一些铜矿,矿石内常伴生含量较高的砷、锌和铅等的硫化物,采用常规的选矿工艺难以将它们相互分离;而处理含砷高的铜精矿,采用现有的火法冶炼工艺已很不相宜,因为会造成严重的砷害和二氧化硫污染。于是,开展硫化铜精矿无污染冶炼工艺的研究,就成了近年相当活跃的领域。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从杂铜冶炼废渣中回收锡、铜、铅、锌的方法,并对电炉冶炼锡、铜、铅、铁多元合金及多元合金的分离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青海都兰县塔温搭里哈遗址是一处重要的诺木洪文化遗址,属于甘青地区晚期青铜时代遗址。对遗址的37件铜器进行了SEM-EDS和金相检测分析。结果显示,铜器有红铜和铜锡合金两种材质,红铜残器有19件,铜锡合金残器有17件;铜器加工工艺有铸造、铸后热锻、铸后冷加工等工艺,铜刀等工具类铜器都使用了铸后热锻或冷加工工艺,其它铜器为铸造工艺。这是首次对诺木洪文化铜器进行分析检测,可为研究诺木洪文化铜器的制造技术提供依据,进而为探讨甘青地区晚期铜器的技术及其发展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金相显微镜对荆州市纪南镇雨台村张大冢战国墓地出土12件青铜器进行成分与金相分析。结果表明,12件青铜器分别为铅锡青铜、锡铅青铜和锡青铜3种材质,铅锡(或锡铅)青铜器普遍含铅量较高,青铜器多以铸造成形,铜盘均采用热锻加工技术。不同类型及使用功能的器物,其合金成分与金相组织存在明显差异。张大冢墓地作为战国中晚期的楚国下等级贵族家族墓地,出土青铜容器也多为素面薄壁,锈蚀较为严重,但其出土青铜器的合金配比、制作技术及机械性能均展现出战国中晚期楚国工匠已经拥有成熟的青铜合金、铸造以及加工技术,也揭示出当时工匠有意识地在青铜明器与实用器的合金技术上存在区别对待,为全面认识东周时期楚都纪南城青铜冶铸业的发展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陕西汉中曾出土大量商代青铜器,其中城固县龙头出土的一件商代四足铜鬲,造型独特,纹饰精美,是迄今所见唯一一件。分析了该器物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铅同位素比值。结果表明,该四足铜鬲为高铅铅锡合金,铸造成型;微量元素中银的含量较高,可能由铅矿引入;其铅同位素比值为商代常见的高放射成因铅,所用铅矿的产地与郑州、盘龙城、殷墟等遗址出土铜器相同,说明与商文化存在密切的关系。并从合金技术和铅同位素比值的角度讨论了汉中四足铜鬲的年代和来源。  相似文献   

14.
某厂处理的以铜矿石为主的铜锌锡多金属硫化矿,原流程下铜精矿品位及回收率指标不尽理想,铜精矿品位19%左右,回收率88%左右,铜精矿含砷品位高达1.0%以上,铜精矿含砷量偏高严重制约着铜精矿产品的正常销售;为降低铜精矿含砷品位并进一步提升选铜指标,通过引进中南大学研发的OL-ⅡA新型铜捕收剂与CTP联合抑制含砷矿物的药剂制度、优化选铜工艺流程后,铜精矿含砷品位下降到0.63%,铜品位含铜品位提升到23%,铜精矿回收率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5.
某含高砷、银铜矿石采用混合浮选工艺处理,所得银铜精矿由于含砷较高,银精矿出售时其中的铜不计价,矿石中伴生的铜矿物资源被浪费.通过对该矿石进行降砷试验研究,采用复合抑制剂HD-01,对砷矿物进行选择性抑制,利用矿石中铜、银矿物自然可浮性较好的特点,进行微捕收浮选新工艺试验研究,在不影响银回收率的情况下,使银铜精矿中含砷降到2.32%,达到银精矿出售含砷质量要求标准,使53%的铜矿物得到综合回收,大大地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为铜、砷分离浮选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采用热力学计算、相图分析,对金属铝在粗锡精炼除砷、锑过程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铝与锑、铝与砷均极易反应而生成相应的难熔合金,但铝优先与砷反应,其次才与锑反应,此研究与生产实践较为吻合。金属铝与砷易生成熔点为1 740℃的AlAs合金,该合金含砷为73.4%、含金属铝为26.6%,折算为As∶Al=1∶0.36,即每1 kg砷需要加0.36 kg铝,方可达到预期的结果,该分析结果与生产实践也较为一致。铝与锑在较低温度下,极易生成熔点约为1 058±10℃的AlSb合金,该合金含铝为18.2%、含锑81.8%,即化学计量比为Sb∶Al=1∶0.22。然而,生产实践表明,Sb∶Al=1∶1计算铝的用量时,才能将锡液含锑降低至合理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位于日本生野市的三菱重工业公司生野冶金工厂,为了从废料中回收有色金属而研究出这一锡的回收工艺,并已进行工业规模生产。冶炼所用的原料为各种含锡废旧物资,如焊料、镀锡件、电子元器件等废料。先将这些废料进行清理,对确有必要的送焙烧。整个冶炼过程由粗炼与精炼两部分组成。废旧含锡料先在电炉内进行粗炼。粗炼时,为了除去铜和铁,需将高温熔融锡以慢冷方式降一段温,而后吹人空气,使其中的铜和铁与硫化合,生成粒状的酸性渣。这样制得的粗锡含锡量为97%~98%。粗锡再经电解提纯,先将粗锡浇铸成阳极,而阴极则由不锈钢制成,…  相似文献   

18.
铜冶炼含砷物料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铜冶炼过程中含砷物料主要有铜烟尘、砷滤饼、黑铜泥、电积铜等,它们也是冶炼过程中的典型固废。目前,冶炼厂大多将它们返炉处理,但这样不仅会降低炉子对原料的处理量,而且砷在系统内循环积累会影响炉况及生产的正常运行。以砷的脱除开路为出发点,对主要含砷物料的处理技术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脱砷工艺的进展,并对不同的脱砷方法进行了比较,展望了含砷物料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彭山锡矿的主要产品为锡精矿,在建厂设计中仅要求精矿含锡品位达到45%以上,而对其他有害杂质含量没有提出要求。根据1983年4月江西冶金研究所和昆明冶金研究所提交的试验报告,当精矿含锡品位为48.8~50%时,含硫6.0~4.5%,含砷1.61~1.07%。选厂自1987年4月试生产以来,锡精矿含锡品位虽可稳定在45%以上,但产品中含硫9%以上,含砷3%以上,由于硫、砷含量过高,无法进行冶炼加工,产品严重积压。  相似文献   

20.
赋存黄金的矿石类型主要是砂金矿石、古砂金矿石、含金石英脉矿石、氧化金矿石、富银金矿石、含铁硫化物金矿石、金砷硫化物金矿石、含铜硫化物金矿石、含锑硫化物金矿石、碲化物金矿石、含铅锌铜等多金属硫化物金矿石以及含碳质金矿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