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对城市社区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而社区的组织发展与管理已经成为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试图对杭州市和新加坡的社区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比较,着重就城市社区的地域划分、规模组织、职能以及经费来源和服务设施设置等几个方面比较。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新加坡邱德拔医院为例,从人性化设计角度介绍分析了该医院如何营造社区友好、贴近自然的康复环境.人性化设计有别于传统功能主义设计导向,是从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出发,实现环境与人有机和谐关系的设计导向.文章通过对比邱德拔医院的设计特点与传统医疗建筑环境设计的区别,发掘其显著的设计思想:引入大量生态景观、营造自然康复环境、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与设计理念、融合社区功能.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在医院建筑中或可适用的人性化设计策略,以求为设计围绕人的需求为核心的医疗康复环境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钟河 《中州建设》2010,(8):68-68
新加坡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为64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20多万。从1965年独立后,仅用了40多年的时间,就建设成为一座世界公认的最适宜居住的城市之一,赢得了“花园城市”的美称。  相似文献   

4.
张天洁  李泽 《建筑学报》2012,(10):26-31
从景观规划和设计角度解析新加坡社区公园50年来的发展轨迹,归纳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1960年代实用主义理念下的边角剩余绿地;1970年代人工美化的娱乐运动场;1980年代成熟新镇模式下的3级结构;1990年代国际绿道思潮下的公园连接道网络;2000年代生态和环境视野下城市与自然的可持续景观协同。  相似文献   

5.
随着城镇化深度发展和城市更新的推进,城中村治理成为城市空间治理面临的关键难题。根据巴西贝洛奥里藏特城市发展办公室的相关贫民窟数据和文献资料,可将其贫民窟治理历程大致分为联邦政府强硬治理、公众重夺民主权、公众深度参与城市更新和规划实施效用减退四个阶段。贝洛奥里藏特市在多年探索过程中发展出协作式规划的治理模式,力图将社会正义和环境公平纳入协作规划目标。虽然巴西贫民窟由于历史久远和社会结构负载等原因一时无法得到有效治理,但贝洛奥里藏特市案例体现了地方政府对规划政策与公众参与结合的贫民窟治理路径的积极探索,其处理各利益主体复杂关系的协作式规划模式可为我国城市更新与城中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思路。  相似文献   

6.
以新加坡高层公共住宅为例,文章聚焦物质空间设计层面,从综合规划、邻里共用空间、公众参与、居家养老、生态设计等方面探讨其宜居理念,创意性的社区营造是新加坡高层公共住宅实现宜居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婷  余丹丹 《规划师》2012,28(2):81-85
中国和法国都存在由于外来人口进入城市而形成的城市边缘社区—中国的"城中村"和法国的"ZUS",针对这些边缘社区面临的相对严重的社会问题,两国都对这些边缘社区进行了改造。借鉴法国在"ZUS"改造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中国在进行"城中村"改造时,应遵循协作式更新规划路径,即多元主体参与规划过程、界定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从解决物质空间问题转向解决社会空间问题、使更新规划法制化与民主化等,以达到缩小"城中村"与城市其他地区的贫富差距,促进社会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迈入存量更新阶段,增存并行的、小尺度渐进式改造在各地涌现,其中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花园探索出一种创新式内涵服务的新路径。为挖掘社会创新理念与社区花园实践的内在联系,以竹丝岗社区花园实践为案例,通过理论研究,实地调研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创新视角剖析社区花园实践过程,对其协作式组织与协作式接触进行详细分析。竹丝岗社区花园实践带来了空间更新效果并激活了社区自组织力量,但于半年后被迫终止,鉴于此提出两点可持续设计策略,一是构建多元共治的协作式组织使居民参与到共同营造中来,二是运用灵活机动的社区资源降低营建成本并增强可持续运营的可能,以期为今后相关社区营造设计领域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在系统梳理了西方“沟通-协作式规划”理论和研究基础上,以广州市同德街低收入社区的规划为例,运用虚拟民族志、半结构式访谈和问卷调查(网络和纸质问卷共775份)等研究方法,探讨同德街规划的三段发展历程、内容特点和最近一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协作机制.协作式规划已经能够在国内低收入社区层面成功实践,体现了以下特点:多方主体参与规划、以民间机构为主导的规划协作过程,规划师的技术协调促成预期结果.协作式规划适应多元社会、学科转型的趋势,能够有效地减少规划调整的成本,推广“同德模式”需要在社会治理模式转变背景下,将协作规划制度化,进一步促进规划师角色的转化.  相似文献   

10.
稻田纯一 《园林》2011,(12):28-31
新加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致力于创造“花园城市(Garden City)”,目前成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公认。由最初规划的“花园城市”发展到“城市花园”(Cityina Garden),对整个国家进行的此般规划设想,与新加坡的整体景观规划及一系列的实践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新加坡在社区中心建筑的规划、设计领域做出了许多重要的探索。本文从新加坡社区中心建筑的发展历史、规划理念、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索了其对我国社区中心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le of qualitative and collaborative methods when undertaking evaluation research into local community safety partnerships and neighbourhood strategies. It draws on recent examples of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studies of regeneration and community safety programmes in a number of cities and towns in England. The discussion is set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major changes in policy relating to crime and community safety, particularly the introduction of Crime and Disorder Partnerships and their engagement with local communities. The value of qualitative methods in exploring some key questions is discussed, particularly within a collaborative approach to policy research.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强调资 源保护和统筹,为水生态空间更新从工程型 思维转向生态优先和以人为本提供了难得机 遇。选取新加坡ABC水计划为案例,尝试揭 示其有效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生态、社会、 文化等整体效益的途径和动因。在梳理水体 规划理念演变的基础上,解析水生态空间的 管理机构改革与网络治理模式:成立专门的 政府内部工作委员会,制定整体规划框架、 具体实施细则以及相关规章制度以明确权 责,搭建平台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沟通协 商;通过示范项目,培育政府机构、开发商、 公众等多元行动主体间的信任;推行专业人 才计划,建立完善的认证机制和奖惩措施, 调动各主体积极参与日常维护。  相似文献   

14.
[目的]当前参与式城市微更新逐渐从空间营造过渡到社区营造,居民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意识”成为关键难题。[方法]首先综述城市微更新中社区花园作为居民参与从空间营造转向基层治理的载体,强调其中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构建的重要性;在城市微更新与基层治理共同体研究交叉下,搭建起“更新治理—参与行动—共同体意识”的参与促进认知形成的分析框架。其次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东明路街道市民系统性参与社区花园与社区规划为例,基于居民更新行动阶段的参与前意识认知、参与中实践转换、参与后情感反馈的行动路径,分析在地居民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情况,即通过实证案例验证参与行动路径促进意识形成的可行性及探究意识对空间反馈作用。最后从城市微更新的空间维度出发,总结居民的全过程参与行动对居民基层治理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有效行动路径,并对其反馈机制做出阐释。[结果]结果显示在参与式行动介入后,居民们对于街道的情感认知有所提升,在共同体意识上可以概括为4种不同层次类型,依次为利益共同体意识、情感共同体意识、价值共同体意识和生活共同体意识。[结论]为共同体意识培育提供可行的参与式行动路径,并凝练共同体形成类型,以期为优化城市微更新中以人为本的规划设计方式提供一种工作模式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对杭州社区居委会建设情况的剖析,指出目前社区建设受社区居委会职能、居住片区物业管理、社区设施分解建设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诸如社区服务主体错位、行政化倾向明显、社区认同感欠缺和社区开裂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造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反思我国现阶段城中村改造产生利益问题的规划原因,提出"社区发展"是规划转型方向的理论观点,即城中村改造规划应从规划内容、过程和保障等三个方面融入"社区发展"。在此基础上,借鉴相关研究成果,尝试提出构建基于社区发展的城中村改造规划策略。以钦州市上沙村改造规划为例,探索一种从单纯物质更新转向社区发展的改造模式,以期实现城中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解读新加坡店屋的历史渊源,分析近年来新加坡店屋改造典型优秀作品,归纳总结其设计方法,同时将其与闽南地区同类店屋街区改造进行对比。吸取其先进的设计理念,结合闽南地区实际,提出旧城更新及新镇建设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18.
在对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智慧社区建设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具体分析我国智慧社区建设在规划设计阶段、开发建设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统筹规划、加强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保障信息安全等措施实现智慧社区建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