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撷取各园之长,展园林之风采,因它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历史上所占的地位与声誉,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造园方式的解析,可以展示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的魅力。叠山理石,造园之根所谓七分山三分田,山石向来是古典园林的造园之根本,古典园林善用"师法自然,巧于因借"来借用自然形成的高山流水。北方皇家园林常以自然的高山峻岭来形成巍峨的气派之色,江南园林巧用假山堆石造景来达到小巧与婉约的效果。在《红楼梦》中的山石本事静态之物,经过人工的处理,才构成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9)
<正>《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撷取各园之长,展园林之风采,因它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历史上所占的地位与声誉,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造园方式的解析,可以展示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的魅力。叠山理石,造园之根所谓七分山三分田,山石向来是古典园林的造园之根本,古典园林善用"师法自然,巧于因借"来借用自然形成的高山流水。北方皇家园林常以自然的高山峻岭来形成巍峨的气派之色,江南园林巧用假山堆石造景来达到小巧与婉约的效果。在《红楼梦》中的山石本事静态之物,经过人工的处理,才构成  相似文献   

3.
高洁  贾玲利 《南方建筑》2018,(1):98-103
四川地区在其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历史文化及风俗习惯等影响下,产生了具有古朴自然、古雅清旷等气质特点的川派园林风格。通过对四川地区重要传统园林中叠山置石作品的调研,分析其叠山置石艺术手法,进而从叠山置石技法、山石审美艺术及山石造景特征等方面探讨四川传统园林山石艺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4.
以《白居易诗集校注》中的 2800 余首诗歌为对象,根据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心境,探析其初期咏叹园林、中期隐逸园居到后期中隐园林的园林思想演变。以全唐诗分析系统为辅助,统计分析白居易诗歌中偏好的园林景观要素和园林活动类型,总结其园林思想演变和园林活动对其园林造景中造园要素、造园择址、园林功能规划的影响,以及造园活动中兼有文人情怀、兼济之愿和隐逸之志的园林意趣。通过诗歌探析白居易的园林思想演变与园林造景,以期能够对文人园林的研究具有启发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白居易诗集校注》中的2800余首诗歌为对象,根据白居易的人生经历和处世心境,探析其初期咏叹园林、中期隐逸园居到后期中隐园林的园林思想演变.以全唐诗分析系统为辅助,统计分析白居易诗歌中偏好的园林景观要素和园林活动类型,总结其园林思想演变和园林活动对其园林造景中造园要素、造园择址、园林功能规划的影响,以及造园活动中兼有文人情怀、兼济之愿和隐逸之志的园林意趣.通过诗歌探析白居易的园林思想演变与园林造景,以期能够对文人园林的研究具有启发或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山石云梯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山石与建筑相结合的最具代表性的设计手法,充分体现出中国古典造园"本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理论精要,其广泛存在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活动中,但目前相关理论研究却几近于空白。本文在分析山石云梯产生的文化背景,梳理山石云梯发展的历史沿革基础上,结合现存古典园林实例总结山石云梯的设计理法,为保护、修缮古典园林奠定相关理论基础,也为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方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胡一民  华标 《中国园林》1998,14(6):37-40
本文论述了安徽产灵壁石、巢湖石、宣州石的岩石成份、形成过程、美学特征造园地位和在园林、盆景、赏石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建造历史悠久,崇尚自然美,园林建造一般以山石为主,并搭配以其它景观,因此,山石是园林造景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置石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还能够给人们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有一种别样的精神享受;本文对我国园林置石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园林置石的作用功能、置石的手段方法、风格特点都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常见的置石存在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希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2)
早在中国隋唐时期,日本园林文化便开始受到中国的影响。时至今日,人们仍能在日本园林中看到中国传统园林的影子。中日园林的石文化异曲同工,日本庭园中的石景放置被称为"立石",是造园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日本庭园中以置石为出发点的造景手法和美学构成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园林造景艺术向建筑内部空间的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山西建筑》2007,33(10):361-362
在基于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论和具体建造的艺术原则,同时遵守室内设计原理和方法的前提下,阐述了如何将园林造园艺术手法运用于室内,简述了山石、水体、植物、建筑四大造园要素在室内运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提高园林造景艺术。  相似文献   

11.
梁园 《园林》2005,(5):50-50
我国古代的石文化,由于属于园林文化的一个分支,故室外的园林石一直作为赏石的主流。室外园林石的赏石要诀:“皱、瘦、漏、透”,也一直作为一种赏石的美学标准,整整统治了赏石界近千年。那么,当代流行的赏石要诀:“形、质、色、纹”,起源于哪一个赏石石种呢?据史料记载,影响最大的是广东潮州出产的黄蜡石。  相似文献   

12.
山石在造园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今天,随着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人们留恋大自然的环境。而山石则是大自然中最赋灵感的物质。一个美丽自然的风光无处不存在山石的神韵风姿。 闻名暇耳的中国古典园林点辍了祖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城池,赋予了这些城市的古老文化内涵和优秀的文化遗产。而这些园林之作均以其得体的山石点辍、构筑而称其名园。 古人在造园用石方面是非常谨慎而注重布局的。园林中山石的整体布局非常重要,而今天我们新营造的园林中不乏众多精品之作,如北京的柳荫公园,亚运村中心花园中的山石园景。但也出现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园林以写意自然山水园著称,体现出“本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特点。其中假山,这一必不可少的设计要素在园林设计中占有弥足轻重的地位。刘敦桢先生曾经说:“假山是中国园林中最为灵活、最为具体的造园手法。”“最为灵活”指假山在园林中复杂的功能和用途,其空间形态无定式,既是工程材料同时又有造景作用。而“最为具体”则指假山造景可实现性强,手法多样,虽然“无园不石”,但都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4.
巴渝寺庙园林有着浓郁的地域性特征.根据巴渝地区现存的寺庙园林,通过收集现存寺庙的资料,从选址、建筑和造景处理手法方面入手,提出其“因形就势”的寺庙园林选址、“自然为法”的空间布局、质朴简洁的园林建筑形态、疏朗自然的园林造景特色.总结了“巧于因借,古拙清旷”的造园风格,为完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体系,发掘地域性园林的造园内涵和对建设当代巴渝地区园林景观,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梁志伟 《园林》2004,(6):51-51
传统赏石过去主要赏玩山石、水石,如灵璧石、太湖石等。因为蛮荒之地,过去少有人烟及足迹。但为了寻找新的赏玩石种,当代赏石家的足迹已遍及沙漠深处。新的赏石石种,影响最大的除了广西红水河里的彩陶石、大化石之外,就数出现在内蒙古、宁夏、新疆、青海等地荒原、沙漠、戈壁滩上的风砺石了。风砺石又称风棱石、戈壁石,产于昆仑山脉和祁连山脉的戈壁滩等地,多为火成硅质岩,玉质感强。其质地分别为玉髓。玛瑙、石英、碧石、蛋白石等,生成于岩洞里的风  相似文献   

16.
王嘉杰 《石材》2006,(4):45-46
“石不能言最可人”,“园无石不秀,居无石不雅”。目前各地景观中,许多园林都用奇形怪状、千姿百态、大小不一的各种观赏石点缀。我国用石造园的历史悠久,早在一千多年前,古人就将江苏的太湖石、广东的英石和安徽的灵璧石等用于园林艺术造景。近些年,又有两种新奇的观赏石悄然进入园林,成为园林石的新宠,它们就是硅化木和树化玉。  相似文献   

17.
明清杭州私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杭州积淀深厚的历史环境、湖山环绕的地理环境、外客云集的经济环境、大气自然的人文环境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明清杭州私家园林的选址以山林地和江湖地为特色,并由此对园林布局、筑山、理水、植物配置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形成自由疏朗、富有层次,多用自然山石、水系、植物进行造景,独具特色的自然山水园林,是因地制宜造园的典范,对当代园林建设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山石造景在中国的园林文化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颇具代表性的叠山精品;而山石造景在英国常作为精品园在局部构建,如查茨沃斯庄园在帕克斯顿时期建造的岩石园和溪谷。两园皆建于19世纪中前期,在营造手法与艺术造诣上各有异同,因此本文以二者为对象,基于不同哲学背景下的园林观来研究比较中英山石造景手段及立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3,(9)
自古以来,石都是园林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雕琢,其形其态其色都默默的散发着一种大自然之美。在中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中,对于石的应用随处可见,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其构图以山水为主,古人云"园林之胜,唯是山与水二物",可见石作为山的缩影在中国古代园林中的地位;而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形式却完全排斥自然,寻求一种对称性的几何原理,石头艺术大多以雕塑的形式存在于其中。但二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都以植物、石、水来构筑整个园林景观系统。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如何在现代园林景观中更好的发挥石的艺术,让这自然界中伟大的产物发挥出它最美的艺术特性。  相似文献   

20.
从日本《作庭记》论中国古代理石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十庆 《中国园林》1996,12(3):45-47
从日本《作庭记》论中国古代理石艺术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张十庆中国古代的造园,以其表现自然山水意趣的造园风格而独树一帜,成为东方造园体系的代表,并影响至周边诸国。以山水为景观骨干的自然山水园,其造园艺术特色及造园技术的重点,自然就集中体现在理石与理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