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采用电位滴定法、电量法和电导法分别测定了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原油中的盐含量,考察了几种标准方法数据间的相关性。虽然电位滴定法操作复杂,分析周期长,但方法取样量大,代表性好;电量法和电导法操作相对简单,分析速度快,电量法可代替电位滴定法在一般情况下使用,而电导法与电位滴定法和电量法分析结果差别较大。电位滴定法和电量法主要是测定能溶于水中的无机氯化物含量,所以在考察由于无机氯化物引起的设备腐蚀问题时,建议选用电位滴定法和电量法测定原油中的盐含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石油产品标准中规定的硫含量分析方法,明确各种方法的适用性,并对常用的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量法、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和紫外荧光法四种测定方法的重复性进行试验,提出石油产品中硫含量检测的选择方法,为不同石油产品的硫含量测定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分析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SY/T 0536电量法,采用WC-200型微机盐含量测定仪对影响原油盐含量测定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结果表明,WC-200型微机盐含量测定仪的最佳工作条件为偏压260 mV、转化率84%、积分电阻2 K、增益2400,在此条件下测定盐质量浓度分别为3,5,10,20,50,100 mg/L的6种不同浓度的标样,相对误差均小于2%,满足仪器使用要求(相对误差小于5%);对来自不同炼油厂的13种原油样品,盐含量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SD≤1.150 mg/L,相对标准偏差RSD≤2.63%,均满足仪器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解释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姜丽  周启达 《录井工程》2011,22(4):39-43
二维定量荧光录井检测精度相对较低,荧光谱图所反映的信息量欠丰富,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录井解释评价的要求,但解释评价符合率低;三维定量荧光录井虽然检测精度高、谱图信息丰富,但目前国内各油田尚无定型的解释评价标准和方法。针对这一现状,以吉林探区为例,在深入分析荧光谱图中反映最大荧光强度特征峰位最佳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的基础上,得出了利用特征峰位识别含油样品原油性质的标准;在详细分析如何确定二维、三维油性指数的条件下,建立了运用二维、三维油性指数判断油质的标准;通过对10口井54层岩屑样品的二维、三维定量荧光油性指数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结果,分别建立了二维油性指数与单点标定相当油含量油水层解释评价图板和三维油性指数与体积标定相当油含量油水层解释评价图板。实际应用和统计分析表明,含油样品原油性质的识别标准行之有效,储集层解释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对轻质燃料油硫含量分析所使用的紫外荧光法、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量法3种方法进行评价,就其影响因素及3种分析方法的一致性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3种分析方法测定低硫含量样品分析结果基本一致,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同时对不同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在硫含量分析方法的选择时,可根据馏分情况、硫含量及实验室设备情况等因素来选择准确、高效、经济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二级电脱盐原油为原料,采用电量法和电导法对其含盐质量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电量法的最佳测试条件为工作偏压240 mV,积分电阻2.0 kΩ,水浴温度60℃;测定同一试样,采用电导法测定的含盐质量浓度略高于电量法;以标准溶液为研究对象,电导法和电量法测定的回收率分别为99.7%~100.4%,101.2%~101.8%,均满足方法规定的要求;电量法的重复性优于电导法。  相似文献   

7.
以克拉玛依高酸超稠原油为原料,考察了破乳剂种类及用量、注水量、温度、电场强度、电场停留时间以及脱盐级数等因素对电脱盐工艺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综合原油脱水率、界面/附壁情况及出水颜色等指标,SXF2040破乳剂对该原油破乳效果较好,选择其作为该原油破乳剂。在SXF2040破乳剂用量为20μg/g、注水量为10%、温度为130℃、电场强度为~400/-800/-12 00 V/cm、电场停留时间为12/10/8 min及两级电场处理等条件下,原油脱盐效果较好,且脱盐后原油中的盐质量浓度小于3.0 mg/L,水质量分数小于0.30%,满足石化企业对稠油盐含量和水含量的质量要求。在上述最优条件下,经脱盐后的原油中盐及水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1%和0,说明该实验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8.
随着定量荧光录井技术的广泛应用,如何将储集层评价由以相对独立的参数特征为基础上升到量化且系列与标准化评价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三塘湖盆地火成岩储集层与原油性质的特点,进行了几十口井的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应用研究,分析了不同油质类型的谱图特征和利用主峰波长及油性指数识别储集层原油性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当油含量与油性指数和岩心与岩屑样含油产状的统计分析,结合试油与测试结果对比,提出了利用相当油含量、油性指数与含油产状评价储集层的标准,形成了适用于三塘湖盆地火成岩储集层相对规范的评价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评价方法解释符合率较高,为该盆地原油油质与储集层解释评价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胜利油区的应用为例,从定性、定量的角度讨论了定量荧光分析技术在原油性质判别方面的作用。利用定量荧光仪输出的谱图特征、最大峰值及对应的波长位置可以定性地判别储层的原油性质,利用油性指数则可以实现对原油性质的较为准确的定量判别。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推荐了一个基于在极性溶剂存在下用水萃取原油中的盐,然后用专用微库仑盐含量分析仪进行测定的原油盐含量分析法。使用1~2克油样可定量的检出0.1mg/L含盐量,其测量范围为0.1~10.000mg/L。当盐含量小于1mg/L时,方法绝对偏差不大于0.2mg/L,当盐含量大于1mg/L时,方法相对误差不大于±10%,一次分析周期约15~20分钟。方法灵敏,消耗溶剂和试剂量少,可作为脱盐工艺控制分析和原油评价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原油中无机氯及总氯含量的检测方法。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辅以高剪切乳化分散法和氧弹燃烧法分别测定原油中的无机氯及总氯含量。结果表明:氯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氯离子的线性拟合公式为E=-17.11+54.37lgC,相关系数R为0.9999,线性范围为6.9×10-6 ~ 1.0 mol/L,实测检测下限为6.9×10-6 mol/L,能够达到油田采出原油中无机氯及总氯含量的检测要求。无机氯提取到水相中的提取条件为80 ℃条件下,100 mg/L的NaOH溶液与原油的提取比为1 000倍,11 000 r/min高剪切分散4 min。原油氧弹燃烧将其中的有机氯离子化的条件为充氧压力2.5 MPa 条件下燃烧,气体用0.5 mol/L的Na2CO3溶液吸收30 min。实验结果表明,无机氯及总氯的标加回收率为94%~102%,满足油田生产中原油无机氯、有机氯和总氯的快速准确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实现高效分离不同原油中饱和分、芳香分的目的,开发了以负载银离子填料为固定相的新型原油固相萃取技术,考察该方法分离原油的回收率、单次分离量、分离效率及方法的重复性和普适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分离柴油(180~350 ℃馏分)和减压瓦斯油(350~540 ℃馏分)的回收率分别为99.5%和99.3%;该方法对胜利原油的单次分离量和对各单个原油的分离效率分别是石油行业标准方法的47.5倍和36倍;重复试验标准偏差为0.12%,方法重复性较好;分离不同基属的轻质、中质、重质原油得到的饱和分中烷基苯质量分数均小于5%,方法普适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原油脉冲电脱盐技术的脱盐/脱水机理。以10 L/h的两级动态原油脉冲电脱盐装置,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原油脉冲电脱盐效果的7个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油处理量提高60%的情况下,采用优选的工艺条件,二级电脱盐后原油的盐质量含量小于3.0 mg/L,水质量含量小于0.3%,切水含油量小于100 mg/L,达到了深度脱盐的技术要求;与普通交流电脱盐相比,脉冲电脱盐节电率可达58.9%。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一种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汽油中氯含量的方法。在管电压为25 kV、管电流为1.0 mA 的最佳实验条件下,氯质量分数在10?1 000 μg/g范围内与荧光强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主要考察石油醚与甲苯体积比为6:4的混合物、异辛烷、市售氯标样3种基体对汽油中氯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并绘制了各自的标准曲线,方程式分别为y=0.158 4x—48.90,y=0.210 1 x—58.16,y=0.205 4 x—63.12;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8,0.999 9,0.999 9;确定了最佳基体为异辛烷。对该方法进行了准确性和重复性考察,不同牌号汽油和氯形态样品测试结果的回收率均为95%?105%,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4.2%。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第Ⅲ套常减压蒸馏装置电脱盐加工原油性质、操作条件、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加工原油的劣质化、脱盐罐结构、操作温度、混合强度等均对电脱盐运行效果产生影响,其中一级脱盐罐的结构设计是关键因素之一。对一级高速电脱盐罐内构件进行了改造,电极板由水平式改为竖挂式后减小了极板间距提高了电场强度,且竖挂式电极板采用实心钢板以稳定电场空间;进油方式由电极板间油相进油改为从水相进油,提高了脱盐罐对原油的适应性,优化操作参数后,电脱盐设备运行稳定。在93%以上加工负荷率下改造后的电脱盐装置运行工况良好,脱后盐的质量浓度小于3 mg/L,水的质量分数小于0.1%,排水中油的质量浓度小于150 mg/L,脱盐脱水效果好,脱盐合格率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大港石化分公司5.0 Mt/a电脱盐装置原采用高速电脱盐技术和交直流电脱盐技术,投运之后脱后盐含量、水含量均不合格。采用双进油双电场技术进行改造后,脱后原油盐(NaCl)含量(质量浓度)小于3 mg/L、水质量分数小于0.2%,合格率为100%;脱后排水油含量(质量浓度)小于150 mg/L,合格率95%~100%;在脱钙剂注入量为25~35 μg/g时,脱后原油钙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 。  相似文献   

17.
塔河原油中有机氯来源分析和脱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塔河稠油中氯盐的存在形态进行分析,发现其中不仅存在无机氯盐,而且存在有机氯盐,有机氯盐所占的比例在50%以上。用常规水洗脱盐的方法不能彻底脱除有机氯盐。有机氯盐在蒸馏过程中主要进入渣油中。开发了有针对性的脱氯助剂H,考察了脱氯助剂H对塔河原油的脱氯效果和对破乳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脱氯助剂H与破乳剂联合使用可以将脱后油的总氯质量分数降低到10 ?g/g以下,盐(NaCl)质量浓度降低到3 mg/L以下,并对破乳过程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高含盐原油的深度脱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高含盐的延安混合原油深度脱盐的技术措施及效果。通过加强进厂原油的预处理,将进电脱盐装置的原油含盐量控制在300mg/L以下;加注高效破乳剂,强化交直流弱电场的脱盐脱水作用,将单级脱盐的电耗降到0.18kW  相似文献   

19.
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及蜡3种组分的含量是油田开发、生产与输送工艺设计及运行方案制定的重要基础数据,其传统标准检测方法一般存在周期长、精度低、溶剂有毒等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原油组分的检测效率、生产工艺与操作方案的合理性。为此,基于化学计量学原理,对300组渤海地区的原油样品进行实验,建立红外光谱与原油组分的多元校正模型,提出了通过检测原油红外光谱来预测原油组分的方法。通过多次重复性实验对比分析发现,该方法的平均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及标准差分别为5.3%、5.1%、6.1%,重复性小于3%、再现性小于15%,优于标准检测方法,且该检测方法比标准方法耗时短、成本低、可靠性与检测效率高。  相似文献   

20.
针对中国石化某公司提供的3种不同性质的炼油厂重污油,利用现有的原油电脱盐技术,考察了系列组合脱盐脱水工艺试验下的污油净化处理效果,使处理后的污油满足掺炼于常减压装置的加工要求,即掺炼污油含盐(NaCl)质量浓度小于5 mg/L,含水质量分数小于0.3%。结果表明:对于盐、油泥含量不高而水含量较高的G 804/805类重污油,应直接采用90℃下的静电聚结脱盐脱水工艺,净化处理后的污油含盐质量浓度可小于2 mg/L,含水质量分数低于0.03%;对于水、油泥含量低而含盐量较高的G 103类重污油,应采用注水量为5%条件下的三级电脱盐净化工艺,净化处理后的污油含盐质量浓度可小于5 mg/L,含水质量分数小于0.03%;对于盐、水、油泥含量均超高的G 705类重污油,应采用“离心预处理+两级电脱盐”组合净化工艺,净化处理后的污油含盐质量浓度可小于5 mg/L,含水质量分数小于0.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