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唐甜  王嘉忆 《包装工程》2020,41(16):21-25
目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不仅推出了各式各样的特色旅游文化线路,同时也传递出地域风貌和人文精神,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文旅联合"的创新思维模式打破了传统产业链中的壁垒,"旅游"与"文化创意"的结合提供了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通过对旅游文化进行梳理与研究,综合分析"文旅联合"国策下,如何衔接天津的文化资源,发掘其文化品牌塑造的可行性路径与应用前景。方法厘清旅游文化发展的历程,归纳国内外旅游文化衍生出的文化品牌,分析其塑造文化品牌的方法措施。结论通过研究的结果提出多维度的综合创意设计方法,以此来实现天津文化品牌塑造的创新设计价值、地域文化价值以及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晓林  赵得成 《中国包装》2012,32(10):19-25
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多重价值,其中如何将传统文化遗产转变为现代创意产业这是创意设计者和文物保护者共同研究的课题.本文简要地分析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造型特征和地域心理特征,并通过实际设计案例论述了基于马家窑彩陶艺术的创意设计要点,从而提出了现代创意设计应着眼于地域文化符号的观点,传统或古代器物文化是地域性文化符号的提炼对象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面向地域文化的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杨玲  李洋  陆冀宁 《包装工程》2015,36(22):100-103
目的研究面向地域文化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方法对产品系统设计的层次及内涵进行剖析,结合该方法的特点分析在系列化产品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的方法,强调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抽象、移植与变异,并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实践。结果从横向和纵向两条途径提出了面向地域文化进行系列化产品创意设计的方法。结论文化特色的表达是提升产品附加价值的重要手段,而面向地域文化进行产品创新设计是发展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及提升创意产品设计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将文化传承和设计创意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突出以创意和文化等无形资源实现创造性智力成果的生产,激发沈阳地域旅游文化产品创新潜能。方法提取地域文化符号,结合传统手工与新材料、新工艺,设计旅游纪念品。结论将传统满清文化与现代旅游纪念品相结合,创造出独具沈阳特色的新型旅游纪念品,更好地传播沈阳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5.
王村杏  佟钰 《包装工程》2021,42(16):376-380
目的 建立富有地域文化辨识度的"辽宁礼物"品牌视觉形象.方法 以构建有生命力的品牌符号为导向,以视觉形象IP化为策略,从消费者的情感和情绪出发,降低品牌的物性,拓展感性路径,设计有情感温度,带给消费者情感体验的品牌视觉识别符号;以典型的地域特色文艺——辽宁二人转为创意资源,提炼表情语言、装饰符号等典型设计元素,并应用到品牌视觉形象的设计中,不仅可以增强地域文化辨识度,也成为设计的创新点.结果 以"诞生"为吉祥寓意,研发出以朴实、夸张、幽默、呆萌为性格特征的二人转风格的"小辽蛋",关注IP形象的延展设计,通过"小辽蛋"系列化的形象设计拓展宣传辽宁地域文化,推广辽宁优质土特产及相关历史文化,树立辽宁人质朴、乐观、豁达的魅力人格.结论 品牌形象IP化与地域特色文化的碰撞可为地域性品牌视觉识别系统的生命力构建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祖睿之 《包装工程》2023,44(18):385-392
目的 以太原天龙山石窟文创产品设计项目为例,阐述基于符号系统提取品牌文化基因从而构建文创品牌的开发模式。方法 通过对目前文创产品设计处境进行剖析,运用Kano模型分析消费者需求,提出对文化创意产业中产品创新设计思路,总结以符号为主导的文创品牌建构与开发方法,从地域文化特征抽取符号,构建符号系统,以此转化为设计元素,遵照文化内涵设计文创产品,强化品牌价值,传播地域文化。结论 符号体系对天龙山文创产品创意开发提供了理论层面的支持,对太原天龙山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专题序言     
正2018年3月,国务院成立文化和旅游部,以强有力的信号传递着"文旅联合"正式上升为国家行为。在文化部印发的《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文化与旅游双向深度融合"、"鼓励文化创意、演艺、工艺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旅游演艺精品和旅游商品"等一系列"文旅联合"的建设目标。以文化艺术创意设计成为大众消费下沉趋势中经济建设重要呼应,则在传承与新时代新视野下的文化撞击中,"旅游文化载体如何实现创意设计的‘破’与‘立’"势必同步上升为艺术与设计领域的建设核心。  相似文献   

8.
史培行 《包装工程》2020,41(20):200-204
目的 在振兴乡村的战略政策背景下,开发乡村旅游的同时,古镇品牌的视觉形象设计研究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承也是至关重要的。挖掘霍童古镇的元素,分析霍童古镇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探讨品牌视觉形象的具体应用。方法 挖掘霍童古镇特有的文化符号支提山华严禅寺、明清古街、文昌阁和霍童线狮等自然人文景观,采用品牌形象设计的方式,在VI手册、吉祥物、办公用品、衍生产品和周边中与霍童的特色文化相结合。从霍童文化出发,运用品牌形象VI设计来展现霍童古镇的特色文化。结论 通过对古镇文化符号的挖掘,进行视觉品牌形象的二次创新设计,展现霍童古镇丰厚的文化底蕴与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景观。通过直观地呈现霍童印象,让大众熟知霍童古镇的魅力所在,从而宣传霍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9.
张爱鹏 《包装工程》2020,41(10):294-299
目的探析和发掘天津地域文化特色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将其运用在品牌视觉形象塑造的实践中。方法通过分析天津城市品牌视觉形象的现状,选择典型的天津建筑、民俗等地域文化进行分析,运用归纳提取、元素重组、图文结合等创意设计方法,有效地构建出"水韵天津"城市品牌标志符号、城市建筑文化和方言文化的视觉符号及其延展应用形象,形成协调共生、个性鲜明的视觉效果,为当代城市文化品牌形象的传播与建设提供指导和借鉴作用。结论本文通过对天津地域文化元素合理有效的运用,建立符合大众审美的品牌符号,为城市品牌注入新的视觉体验,旨在不断继承和传播天津城市文化,进而提升天津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和创意经济的发展,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说明:本设计为客家地区土特产包装,设计定位为客家地区旅游开发产品,设计围绕藕粉产品的特色文化理念进行创意。在整体颜色以"黑白"色调为基础,设计上体现淡雅质朴的艺术风格,将荷叶的花和枝叶作为创作素材,利用水墨手法进行呈现,体现了藕粉产品品牌特色。同时在产品类型上做了礼品和普通包装的区分,让消费者在使用上更加方便,整个设计作品中凸显了当地文化特色,在风格上非常亲民,同时具有现代感。  相似文献   

11.
应艳  陈炬 《包装工程》2018,39(6):127-132
目的研究天一阁的符号意象与文创产品设计的关系。方法从传统文化衍生面进行叙事性设计法研究以发现文化特征,运用本研究提出的由概念模型、研究策略和设计流程组成的三阶文创产品设计模式,对研究对象的文化特征符号进行探究,将其转译为植根在地域性上的文创产品的意象表达,继而将意象元素融入创意产品设计中。结论对天一阁的文化特征辨识分析表明,文化特征是嵌入产品中的价值元素,可以强调其价值或意义。研究通过提取天一阁最为显现的文化特征符号,演示如何从文化衍生的面向进行叙事性设计;将天一阁符号意象转变为消费市场的现代设计的例子,适用本土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模型,能为文创设计者以叙事性设计法设计创意产品及文创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颜廷旻  陈子禾  王璐瑶  李轶南 《包装工程》2023,44(8):368-374, 390
目的 探索叙事理论在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价值与方法,提出基于叙事的校园文创设计模型,设计开发凝聚校园文化特色的产品,从而丰富校园文创产品的种类,传递校园文化的价值与影响力。方法 对叙事理念引入校园文创进行可行性分析,对高校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层次梳理,进而探索出校园文创叙事设计流程,从叙事主题的确立、叙事情节的表达、叙事修辞的运用、叙事途径的选择与叙事目的的实现五个方面构建校园文创叙事模型,并进行校园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结论 将叙事学引入校园文创设计,应用叙事模型指导的校园文创产品可以更好地引发用户情感,传播与交流校园文化,成为诠释校园文化的重要媒介,为校园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新的步骤参考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奇勇  王一仁  余果  李冠达 《包装工程》2023,44(12):391-399
目的 针对目前我国消费者对文创产品需求量的加大和对其品质要求的提高,在设计者对情感体验的理解实验基础上,以最真实和客观的角度构建出文创产品设计模型,为文创产品设计提供新的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并结合武夷山当地的文化内涵,设计出新型的武夷山文创产品。方法 通过分析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现状,对文创产品设计可用因素进行调查,并结合关于文创产品创新及福建文旅资源开发的相关研究,找出目前武夷山文创产品设计存在的问题,以文化和产品深度融合的视角出发并结合实地考察,构建新的文创产品设计框架和思路。结果 研究发现,武夷山文创产品的设计在发挥设计者创造力的同时也要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及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做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满足大众对文创产品的需求,通过文化底蕴分析及设计方案构建,运用地域性文创产品情景构建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武夷山特色倒流香炉,运用文化构成到产品设计转化理论与叙事设计理论设计出创新型茶壶和创意茶叶罐。结论 文创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特征在于其创意价值与文化价值高,在设计文创产品时要先对当地文化进行调查研究,利用一切有利于产品设计的因素后,设计者再基于自身对文化的情感体验发挥创造力,才能最终形成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传播当地优秀文化的文创产品。  相似文献   

14.
郑君  王炳江 《包装工程》2023,44(10):340-346
目的 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为切入点,分析海南多种地域文化元素在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应用;探索旅游文创产品在海南地域文化滋养下所造就的各种设计形式与创新方法。方法 从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的现状、应用及发展的视角出发,提出将海南经典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设计融合,对海南特色文化元素进行分析,并具体论述海南旅游特色文创产品与黎族文化元素、海南特有坡鹿文化元素的融合设计应用;并以两者结合的重要价值为依据,深入总结旅游文创产品中的设计构思、产品受众、创意形式等思路,探讨了文化、功能、情感等层面的有效应用与创新。对此进一步提出海南本地特色文化应与当地旅游文创产品深度结合发展的建设性意见。结论 在旅游文创产品设计中融入海南地域文化元素,并聚焦其有价值的元素,对此展开深度的挖掘,给予文创更多的地域文化内涵,更好地体现海南地域文化元素的特征。将海南当地黎族地域文化元素与旅游文创产品结合设计、创新应用,有利于推动旅游文创产品及创新设计,可以让海南旅游文创产品设计更具有历史性、文化性、独特性。地域文化视域下旅游文创产品设计应以丰富的内涵和文化属性迎合当代人的审美观念,并以人们日常生活与地域文化为主要参考,突出设计者的独特创意,构建人与产品、文化的完美结合,以丰富而独特的旅游文创产品赢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乌日勒 《包装工程》2021,42(12):289-291, 297
目的 探索地域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融合策略.方法 从包装设计在时代发展中的突破与创新谈起,结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与包装的自身发展,引出包装设计对文化与审美的追求以及对独特性的突出,从而将地域文化作为重要的关注点,分析其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向,分别列举了图形、色彩、符号等细节的渗透可能性与价值,接着分旅游产品包装、地方特产包装、文创产品包装三方面就具体的渗透方式与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以印证两者融合的可行性.结论 包装设计以使用价值和视觉价值为主要目标,而地域文化元素的有效渗透恰恰可以赋予包装以个性化的艺术魅力与价值,让人们的审美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从而在美化产品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整体价值,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李翔宇  李轶南  鲁红雷 《包装工程》2021,42(18):356-367
目的 总结和探索将当下流行风格融入敦煌博物馆文创产品的设计策略,探讨融媒体时代消费导向的流行文化在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价值.方法 结合用户调研、文化传播理论、后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分析等,解析流行风格设计手法对敦煌艺术的审美要素、精神意涵与艺术态度3个维度的解读与创新,探讨流行文化的传播对敦煌文创产品的助推,阐述流行风格与文创设计结合的产品开发策略.结果 敦煌文创结合互联网传媒技术,贯彻设计层、宣传层和体验层3个模块系统融合的设计策略,在设计层设计文化产品与数码娱乐产品,提升品牌影响力;在宣传层借跨界融合讲述现代设计故事,形成品牌社群;在体验层策划多元文化消费活动,提供文化审美体验,拓宽文创设计外延.结论 敦煌文创结合当下流行的文化形式为文创品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策略与建议.博物馆文创设计应发挥自身文化与地域特色,紧跟时代需求,寻求跨界融合与文化超越.  相似文献   

17.
杨晨  杨天明 《包装工程》2019,40(14):258-263
目的 以合理挖掘与保护文化精髓为基础进行地方性旅游文创项目的开发研究,以文化提升地方旅游的内涵质量,使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地方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方法 在分析研究辽海地域文化价值释义、文化遗产的特质和传承过程分析、文创项目开发之践行的基础上,阐述文创艺术品的图案式样、色彩识别、造型体现、文化承传等要素。结果 依据文化创意艺术品的文化基因、情感体验、实用性与艺术性等特质,注重设计内涵的提炼与完善,设计出了具有特色性应用的文创艺术品样例。结论 应高度重视城市地域旅游文化资源品牌建设,积极有效地保持传承与再生本土文化的研究态度,与时俱进,结合现代艺术设计手法对文化进行创新,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卢宁宁 《包装工程》2023,44(24):466-473
目的 文旅融合视域下,人们对旅游文创产品的消费热情日益增强,为此探讨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和实践方案,以期提升旅游文创产品的整体品质。方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升级,文旅消费也日渐升温,然而旅游文创产品市场现状不容乐观,仍存在诸多问题,因此需重新审视旅游文创产品的设计路径与实践。本文分别从地域文化元素融入、旅游文创IP构建、打造产品品牌化等角度进行设计探讨,并进一步从产品的美观性、功能性、文化和情感属性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探索。结论 通过分析当今旅游文创产品市场的现状,发现了包括产品同质化与大众化现象严重、产品缺乏地域文化特色、产品创新元素少、更新迭代慢等问题,并针对这些瓶颈问题,予以实践例证探讨,从而找到适合当今旅游文创产品发展的设计路径与有效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