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和实践证明, CaWO_4粒度主要受Na_2WO_4和CaCl_2溶液的浓度、碱度、杂质含量以及合成温度、搅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欲制取某种粒度的CaWO_4需综合控制上述因素,如制取粒度为3~4μm的CaWO_4时,其Na_2WO_4溶液的密度控制在1.15~1.18g/cm~3、pH7.5~8,CaCl_2溶液的密度控制在1.13~1.15g/cm~3、pH2~3,合成温度55~60℃,搅拌速度65r/min。在制取粗颗粒CaWO_4时,母液中含钨量较高,WO_3达7~10g/L,为此需将母液加温加液碱,保持最终pH为9~11,使母液中的钨转化并得以回收。  相似文献   

2.
胍盐法提取钨时Mo,As,P的除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Mo、P、As是工业Na_2WO_4浸出液中的常见杂质,胍盐法能有效地除去。操作时先将含Mo、P、As的Na_2WO_4溶液酸化至Z(H~ /W)=1.14,WO_4~(2-)聚合成仲钨酸A,再在SiO_2催化作用下,加热使仲钨酸A转变成仲钨酸B。此时由于溶液的pH从6.7升高到8.1,以至Mo、P、As以MoO_4~(2-)、HPO_4~(2-)、HAsO_4~(2-)形式存在。然后加入胍盐使仲钨酸B形成胍盐沉淀,杂质留在溶液中。当pH=7.5~8.1时,钨沉淀率96~99%,除钼率95~99%,除磷率82~90%。钨的胍盐沉淀物用NaOH或氨水处理,可分别制得Na_2WO_4和APT,胍几乎定量回收。  相似文献   

3.
薛生晕  陈洲溪 《稀有金属》1990,14(3):167-171,175
本文研究了用伯胺N1923作萃取剂,在弱碱性条件下优先萃取粗Na_2WO_4溶液中的P-W、As-W等杂多酸,从而达到净化粗Na_2WO_4溶液的目的。净化后的Na_2WO_4溶液含P<0.001g/L、As<0.001g/L。系统研究了各种因素对萃取过程的影响,得到了萃取率与有关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谭光华  袁廉灼 《稀有金属》1989,13(5):441-443
栗木锡矿综合回收钨所用原料有:钨锡矿物选矿过程中产出的各种高砷钨矿以及钽铌钨精矿与炉渣。这两种原料分别经 Na_2CO_3焙烧、水浸,从中综合回收 Na_2WO_4溶液,其中含 WO_360~80g/L。第一种原料得到的Na_2WO_4溶液,WO_3/As(钨砷比)=(46~125)/1,1983年前用铵镁盐净化后,合成白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还原水解-镁盐共沉淀法对Na_2WO_4溶液深度除铬的工艺,并用碱浸法一次实现了铬镁渣中的钨铬分离。结果表明:在70℃下加入3倍理论量的Na_2S,控制pH值为8~9,反应0.5 h,加入1%的MgSO_4溶液继续反应0.5 h后过滤,滤液m(Cr)/m(WO_3)1.6×10~(-4);铬镁渣浸出终点碱度控制在30~40 g/L,最终可实现WO_3回收率96%,浸出液m(Cr)/m(WO_3)1.6×10~(-4)。  相似文献   

6.
离子交换法在钨冶炼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黑钨精矿冶炼过程中,从粗Na_2WO_4溶液转变为(NH_4)_2WO_4溶液,这段工艺主要起着净化As、P、SiO_2、Na、S等杂质的作用。一般采用经典工艺和现代萃取工艺二种方法较多。经典工艺包括从粗Na_2WO_4溶液净化,白钨沉淀,盐酸分解、洗涤到氨溶浸出等工序,主要缺点是流程长,回收率低,操作环  相似文献   

7.
<正> 一、前言钨酸钠溶液中碱(NaOH,下同)浓度的化学测定方法,通常是简单的酸碱中和滴定法。该法是在没有排除溶液中大量干扰离子(如WO_4~(2-)、SO_3~(2-)、SO_4~(2-)、CO_3~(-2)等)的情况下直接进行中和滴定的,往往造成测定结果严重超差。如钨酸钠溶液浓缩后的碱母液,碱浓度实际上超过380g/L,但报出  相似文献   

8.
纯钨回收     
含钨材料的回收方法为:(1)用钠的硝酸盐或氮化物或它们的混合物熔体分解含钨材料,以制得Na_2WO_4;(2)用CaCl_2溶液从Na_2WO_4溶液中沉淀CaWO_4;(3)用HCl溶液将CaWO_4转成H_2WO_4;(4)将H_2WO_24煅烧成氧化钨,并还原成金属钨。 分解含钨材料是用按钨含量化学计算的钠的硝  相似文献   

9.
碱法热球磨分解高钙黑钨精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基础理论研究与碱法热球磨分解难选钨中矿工业实践的基础上,研究了碱法热球磨分解高钙黑钨精矿的新工艺,并已成功地应用于5家钨冶炼厂。实践表明,用理论量1.8倍左右的 NaOH溶液分解含 Ca≤3.42%的黑钨精矿、粗精矿、不预磨、在150~165℃下分解2h,钨的分解率稳定于98.63%~99.33%,主要杂质平均溶出率为 Sn2.0%、As12.7%、Mo75.7%、Si12.7%,粗Na_2WO_4 溶液经离子交换工艺可使产品达到国标 GB10116-88的 APT-0 和 APT-1级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王桂英  章跃 《稀有金属》1993,17(1):1-6,9
碳铵沉锂新工艺研究是将锂辉石硫酸法的完成液(Li_2SO_4 溶液)用 NH_4HCO_3 代替 Na_2CO_3沉淀 Li_2CO_3,粗品精制得 Li_2CO_3 产品;沉锂后的母液蒸发浓缩制得 Li_2SO_4·(NH_4)_2SO_4复盐,返回沉锂;热母液冷冻析出副产品(NH_4)_2SO_4,冷母液再返回蒸发浓缩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1.
络合均相法生产H2WO4的除硅条件对其沉淀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络合均相法可在室温和低酸度下生产 H_2WO_4。在 pH=9.4的正常情况下除硅,H_2WO_4的沉淀率可大于98%。如按传统工艺在 pH=8~9除硅,沉淀率仅85%左右。经研究发现,在 pH=8~9时,溶液中部分 Na_2WO_4形成仲钨酸 A,仲钨酸 A 在加热和 H_2SiO_3的催化作用下转变成不能用络合均相法沉淀 H_2WO_4的仲钨酸 B,从而使 H_2WO_4沉淀率明显下降。因此,选择较高的pH 除硅是获得高的 H_2WO_4沉淀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在(NH_4)_2WO_4溶液中采用Cr(NO3)3沉淀法深度除P,系统考察了Cr(NO3)3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NH_4)_2WO_4溶液pH值和初始P浓度对除P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r添加量为理论量3倍、温度55℃、时间120min、(NH_4)_2WO_4溶液pH值9.81、初始P浓度37.4mg/L的优化条件下,除P后(NH_4)_2WO_4溶液中的残留P浓度为14.95mg/L,满足制备APT-0级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用石灰直接沉淀法回收仲钨酸铵结晶母液中WO_30该法是用普通廉价的石灰代替烧碱,把结晶母液中的WO_3直接转变成钨酸钙,白钨母液经浓缩回收氯化铵。该法与常用的氢氧化钠转化法回收WO_3比较,既缩短了流程,又防止了环境污染,综合回收了NH_4Cl,大大地减少了材料消耗,并提高了金属回收率。  相似文献   

14.
陈惠芳  张景怀 《稀有金属》1989,13(3):227-229
用一个阳离子交换膜将电解槽分隔为阳极室与阴极室,阳极室中盛有 Na_2WO_4溶液,阴极室中盛有水及稀碱溶液,借助电位推动力使阳极室中的 Na~ 不断透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阴极室,从而使阳极室中 pH 不断下降,阴极室中 NaOH 不断富集。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Eu~(3+),WO_4~(2-)共掺杂Na_2CaSiO_4系列红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和荧光分析,研究荧光粉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考察了Eu~(3+),WO_4~(2-)掺杂量对荧光粉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杂了Eu~(3+),WO_4~(2-)后Na_2CaSiO_4仍为纯相,属立方晶系结构,但掺杂后晶胞参数发生变化,说明Eu~(3+),WO_4~(2-)已经进入晶格中。荧光粉发光强度随Eu~(3+),WO_4~(2-)掺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Eu~(3+)在晶体中的含量为20%时(以Na_2CaSiO_4物质的量为基准),荧光粉Na_2CaSiO_4∶Eu~(3+)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当WO_4~(2-)在晶体中的含量为0.07%时,此时,发射光的强度是掺杂前的2.74倍,色坐标为(0.66,0.34),更接近标准色坐标(0.67,0.33)。  相似文献   

16.
Na2WO4的溶剂萃取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家杰 《稀有金属》1989,13(5):379-383
本文研究了用 N235-TBP-煤油体系将较高浓度 Na_2WO_4溶液转化成高浓度(NH_4)_2WO_4溶液的萃取工艺。年产100tWO_3的半工业实验表明,强化反萃取过程的传质和降低酸浓度是克服反萃取过程中形成 APT 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 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的离子交换法从钨酸盐溶液中分离钼的专利技术,已在郁南四圈化工厂用于从钨酸铵溶液(离子交换除磷砷硅并转型所得的钨解吸液)中除钼生产APT和从钨酸钠溶液中除钼生产高纯钨酸钠,产品已销往国外。除钼交换柱尺寸为φ700×3000毫米,装离子交换树脂650公斤。进料钨酸铵溶液含WO_3160~220g/l,Mo0.14~0.65g/l(Mo/WO_3比为0.063~0.3%)。每周期进钨酸铵溶液32M~3~48M~3,含WO_35300~10560公  相似文献   

18.
何传冰  罗庆文 《稀有金属》1991,15(6):401-404
针对Na_2WO_4在NaOH-H_2O系中溶解度的特点,提出了碱分解的新方法。该方法与传统的分解方法比较,具有主体元素钨与杂质分流的显著特点。由于碱的直接回收使加工成本低。该法尤其适合于处理含杂质较高的钨矿物。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密度是钨酸钠溶液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之一。在用NaOH浸出法或苏打烧结法处理钨精矿时,许多过程都是通过测定溶液的密度来判断溶液的浓度并进而作为控制生产过程的指标;目前人们已经掌握了在常温下Na_2WO_4-H_2O系中密度与WO_3浓度的关  相似文献   

20.
白钨酸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0.3~0.8mol/L Na_2WO_4溶液滴入2mol/L H_2SO_4或 HNO_3溶液中至 pH≤1(或0.02mol/LH_2SO_4及0.2mol/L HNO_3),即可得到易于沉降、过滤和洗涤的粉状白钨酸,沉淀率为100%。当Na_2WO_4溶液中的 P、As 或 Si(单独存在)小于30mg/L 或(P、As、Si)<30mg/L 时,所得白钨酸不含这三种杂质,这些杂质以十二钨杂多酸形式溶于水中。根据生成白钨酸的耗酸量、红外光谱、白钨酸易和 Na~+等阳离子交换的试验结果,认为刚生成的白钨酸为单聚钨酸,陈化时则聚合成多聚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