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气相法改性纳米二氧化硅表面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处理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并且反应副产物没有腐蚀性,有利于保护设备和环境保护。分别用表面羟基数、亲油化度等性能来表征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效果。红外光谱分析表明A-151确实已经和纳米二氧化硅表明的羟基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透射电镜研究发现改性后纳米二氧化硅在乙醇中达到纳米级的分散。  相似文献   

2.
纳米二氧化硅粉体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介了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纳米二氧化硅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纳米二氧化硅(Nano-SiO2)微粒表面接枝聚合改性的基本方法,分析了各种表面接枝聚合改性方法的特点,以及接枝聚合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钛酸酯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测定了改性样品的接触角,并用羟基紫外线吸收法测试了改性效果,对所得纳米样品的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钛酸酯与二氧化硅的比例为11%,在108℃条件下,以甲苯为溶剂反应1 h改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国内外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并分类介绍了粉体纳米二氧化硅和胶体纳米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分析讨论了纳米二氧化硅与有机聚合物的反应机理及其在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采用不同硅烷偶联剂对纳米二氧化硅表面进行改性,探讨了不同纳米二氧化硅含量对聚氨酯密封胶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使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可得到分散均匀的球形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将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加入聚氨酯密封胶中,产品的力学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表面改性技术以及在橡胶、塑料等领域中的应用情况,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纳米氧化锌表面包覆二氧化硅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文杰  才红  张永利 《当代化工》2010,39(3):242-244
采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纳米ZnO,以ZnSO4·7H2O和Na2CO3为原料,并用硅酸钠水解生成的SiO2对其进行了表面包覆改性。通过采用红外吸收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改性前后的ZnO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nO表面形成的包覆物是以非晶态形式存在的,改性后纳米ZnO对紫外光的屏蔽性能有所下降,光催化活性明显下降,进一步证明了纳米ZnO颗粒表面存在二氧化硅包覆层,使纳米ZnO稳定化。  相似文献   

9.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马进  邓先和  潘朝群 《橡胶工业》2006,53(6):377-381
介绍用于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改性剂种类及其改性机理.改性剂根据其结构与特性可分为表面活性剂[应用较多的有脂肪酸(盐)、高分子化合物和磷酸酯(盐)]、偶联剂(主要有钛酸酯偶联剂和铝酸酯偶联剂)、聚合物和无机物.改性剂可以定向吸附在纳米碳酸钙表面,使其表面具有电荷特性,并形成物理和化学吸附层;还可以提高纳米碳酸钙与有机体的界面相容性及亲和性.但如何解决纳米碳酸钙在干燥过程中存在的二次粒子团聚现象、长时间放置如何保持其活性等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纳米二氧化硅-乙醇悬浮液中加入一定量鞣酸的方法,在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引入羟基等活性基团对纳米二氧化硅进行表面改性,并用SEM、FTIR和TG等手段对鞣酸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硅的改性机理进行研究。利用交流阻抗图谱(EIS)研究包覆后二氧化硅对UV固化涂料的防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鞣酸是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接枝到纳米二氧化硅表面,改性后的纳米二氧化硅分散良好,鞣酸改性纳米SiO2能极大提高UV固化涂层防腐蚀效果。  相似文献   

11.
对比研究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MS)与纳米ZnO的不同表面反应方法,制备了表面负载有活性基团-乙烯基的纳米ZnO,初步探讨了表面反应机理。试验表明:以水为分教利的反应方法在环保、节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白云母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3种硅烷偶联剂对白云母行表面改性,沉降性实验表明,偶联剂KH-550的改性效果最好。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探索出了最佳改性工艺,其条件为:白云母粒径500目,偶联剂用量1%(占白云母的质量百分数),改性温度120℃。填料旋转黏度计、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白云母在甲基丙烯酸丁酯树脂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润湿性。  相似文献   

13.
凹凸棒土有机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饱和氯化钠对凹凸棒土进行离子交换,利用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凹凸棒土进行有机改性,并且通过XRD、FT-IR、TG-DTA、EDS等分析手段对改性前后凹凸棒土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有机改性后大约有9.0%的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以物理吸附的形式存在于凹凸棒土的表面。离子交换对凹凸棒土的晶体结构、成分和有机表面改性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4.
孙晓宁  王成群 《辽宁化工》2007,36(7):439-442
利用氩等离子体对聚四氟乙烯膜进行预处理,经与空气接触后接枝丙烯酸。用碘化钠法测定了膜表面过氧基团的浓度,探讨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放电功率对膜表面过氧基团浓度的影响;过氧基团的浓度对接枝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鉴定了接枝产物,对改性后薄膜的表面亲水性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5.
用钛酸酯偶联剂JSC对纳米TiO2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纳米TiO2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表面化学键合有钛酸酯偶联剂的有机官能团,导致其表面极性有所减弱。SEM观察表明,表面改性后纳米TiO2的团聚程度降低,微粒直径大多在20nm左右,偶联反应对原粉末晶型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在纳米二氧化硅(Si02)粒子表面接枝聚丙烯酸丁酯(PBA),产物为纳米siO2-g-PBA,采用透射电镜(TEM)、偏光电子显微镜(PLM)等手段研究了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对聚甲醛(POM)结晶性能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ATRP法有少量的PBA接枝了:纳米SiO2表面,且该粒子在POM中分散均匀;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不改变POM的晶型,但POM的晶粒尺寸变小.a纳米SiO2-g-PBA复合粒于的异相成核作用较纳米SiO2明显;纳米SiO02及纳米Si2-g-PBA复合粒子使POM的结晶温度升高,熔点升高,结晶度升高.纳米SiO2及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添加使得POM的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且纳米SiO2-g-PBA复合粒子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水滑石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硬脂酸钠对水滑石进行表面改性,研究了温度、时间和改性剂用量等各种因素对水滑石改性效果的影响。并用红外和X衍射等仪器对改性前后的水滑石进行了表征。用活化指数表征的水滑石的表面处理效果非常理想,为新型阻燃剂水滑石在工业方面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用钛酸酯偶联剂进行石英尾矿表面改性的反应条件,对改性后的主要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并介绍了改性尾矿在聚乙烯塑料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超细粒子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综述了多种近年来较新的超细粉体表面改性的方法 ,并介绍了其特点 ,如 :复合法、溶胶 -凝胶法、沉淀法、表面反应法等  相似文献   

20.
一种纳米氧化镁表面改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氯化镁和碳酸钠为原料,采用沉淀转化法制备了纳米氧化镁粒子。确定用钛酸酯偶联剂为改性剂对纳米氧化镁进行表面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剂用量3%~5%(质量分数),改性时间为2h,球磨转速240~300r/min。透射电镜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粒子表面呈疏水性,在有机溶剂中分散性变好,氧化镁粒子与改性剂之间发生了化学键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