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凹凸棒石粘土对水中Ni(Ⅱ)的动态吸附性能。探讨了Ni(Ⅱ)溶液初始浓度、流速、初始pH值及吸附床高度对穿透曲线的影响,同时采用BDST模型对动态实验数据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对新的操作条件下的穿透时间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凹凸棒石粘土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Ni(Ⅱ),随着吸附床高度的增加,穿透时间延长;而随着Ni(...  相似文献   

2.
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处理含镍(Ⅱ)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华  杨卫东  石中亮 《辽宁化工》2005,34(5):187-189
采用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对含Ni(Ⅱ)废水的处理进行研究。用粘土和活化土吸附剂处理含Ni(Ⅱ)水样,探讨了不同实验条件如吸附剂用量、灼烧时间、处理时间等对Ni(Ⅱ)吸附率的影响,得出了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用该吸附剂在最佳条件下处理含镍量为71mg/L的废水,可使Ni(Ⅱ)的残余浓度远远降低。  相似文献   

3.
李静萍  陈峰  李发达 《应用化工》2008,37(5):514-516
采用靖远凹凸棒石对废水中Ni2+离子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确定了Ni2+离子的吸附平衡时间、最大吸附量对应的pH、最大吸附率对应的吸附剂用量,最大吸附量对应的Ni2+的初始浓度及吸附速率方程。实验结果显示,Ni2+离子浓度在100 mg/L下,吸附平衡时间为90 min,pH值在5~6时,凹凸棒石用量为0.8 g时吸附率达到最大值16.54 mg/g,速率方程为V=0.200 1C。  相似文献   

4.
硝酸改性凹凸棒石粘土及吸附Cu2+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将凹凸棒石粘土用硝酸进行改性处理,然后用于对含铜废水中铜离子的吸附,研究了硝酸浓度、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用量、吸附时间、pH值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4mol/LHNO3改性处理后的凹凸棒石粘土吸附能力最好,凹凸棒石粘土加入量为30g/L,水样pH值为4,超声搅拌20min,废水中Cu2+的吸附率接近99%,同时吸附剂的再生实验表明,复用时吸附量下降平缓,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5.
寻甸褐煤腐植酸对Ni(Ⅱ)的吸附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云南寻甸褐煤提取的腐植酸对Ni(Ⅱ )进行了吸附性能试验。试验研究了该腐植酸对Ni(Ⅱ )的吸附平衡时间 ,吸附速率 ,吸附量随pH值不同、初始浓度不同及吸附剂用量不同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采用靖远凹凸棒石对Mn(Ⅱ)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确定了Mn(Ⅱ)的吸附平衡时间、pH值大小及吸附速率方程,讨论了凹凸棒石用量和Mn(Ⅱ)初始浓度与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靖远凹凸棒石对Mn(Ⅱ)有着良好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采用天祝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对Ni(Ⅱ)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确定了Ni(Ⅱ)的吸附平衡时间、pH值大小及吸附速率方程,讨论了腐植酸用量和Ni(Ⅱ)初始浓度与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关系,以便充分利用资源  相似文献   

8.
以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Ni(Ⅱ)为中心金属,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Ni)-74,通过XRD和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MOF(Ni)-74吸附偶氮染料刚果红,考察了溶液初始浓度和接触时间、吸附剂投加量、pH值、Na~+浓度及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并对其等温吸附过程、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刚果红初始浓度增大,MOF(Ni)-74的吸附量增大;吸附剂投加量增大,去除率提高,吸附量减少;Na~+浓度增大,吸附量减少。等温吸附模型更符合Freundlich方程,动力学更符合双常数模型。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表明MOF(Ni)-74对刚果红的吸附是自发的、吸热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水中Ni~(2+)的吸附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静态法研究了一种新型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水中Ni2+的吸附行为,探讨了吸附质的初始浓度、溶液的pH值、温度等因素对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解析实验。结果表明: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吸附Ni2+的最佳pH值为8.0,而且Ni2+的初始浓度越大,球形纤维素吸附剂对其吸附量越高,当Ni2+的起始浓度达到235mg/L左右时,吸附量趋于饱和;采用浓度为1.5mol/L的HCl溶液作解吸液回收Ni2+的综合效果较好,回收率可达96.8%。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铝镁铁三元类水滑石,考察了该类水滑石对水溶液中Cr(VI)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初始pH值为7的条件下,吸附剂对Cr(VI)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5min,平衡时吸附量为8.37mg/g;吸附量随初始pH值的降低而增大,当初始pH值为2.8时吸附量达到9.55mg/g;吸附量还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初始质量浓度超过20mg/L后吸附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舒世立  陈伟  贾献峰  王磊 《硅酸盐通报》2021,40(9):3046-3052
为了研究膨润土对含酚废水的吸附性能,采用羟基铁柱撑剂对钠基膨润土进行预改性,随后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制备CTAB改性铁柱撑膨润土。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对改性膨润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吸附剂用量、吸附时间、吸附温度、苯酚初始浓度和pH值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吸附热力学和吸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CTAB进入铁柱撑膨润土的层间和表面。当吸附剂用量为3 g·L-1、吸附时间为60 min、吸附温度为25 ℃、苯酚初始浓度为300 mg·L-1、苯酚初始pH值为7时,改性膨润土吸附量达到29.7 mg·g-1,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热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铝镁铁三元类水滑石,考察了该类水滑石对水溶液中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0℃,初始pH值为7的条件下,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平衡时间约为15 min,平衡时吸附量为8.37mg/g;吸附量随初始pH值的降低而增大,当初始pH值为2.8时吸附量达到9.55mg/g;吸附量还随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当初始质量浓度超过20mg/L后吸附量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3.
用云南寻甸褐煤提取的腐植酸对Ni(Ⅱ)进行了吸附性能试验。试验研究了该腐植酸对Ni(Ⅱ)的吸附平衡时间、吸附速率、吸附量随pH值不同、初始浓度不同及吸附剂用量不同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凹凸棒石粘土对阳离子染料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前言 凹凸棒石是一种含水富镁硅酸盐矿物,其理想的化学分子式为Mg_5Si_8O_2。(OH)_2(OH_2)_4·4H_2O。凹凸棒石具有层链状的结构特性,带有与沸石类似的孔道。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因而具有很好的吸附脱色性能。本文采用我省皖东地区凹凸棒石粘上,经过高温焙烧活化处理,制成凹凸棒石粘土吸附剂,用于阳离子染料溶液的吸附脱色试验。试验考察了吸附剂的静态吸附容量、阳离子染料溶液的初始浓度、吸附剂颗粒的粒径、吸附剂加入量和吸附温度等因素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浸渍法制备ZrCl4改性γ-Al2O3吸附剂,探究了吸附剂用量、初始F-浓度、吸附时间以及溶液pH值对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ZrCl4改性浓度为2(wt)%,吸附剂ZrCl4-Al2O3投加量为4g·L-1,溶液初始pH值为4,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4h时,吸附效果最好,吸附量为17.08mg·g-1,相较于未改性γ-Al2O3提高了149.4%。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是一种优势放热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改性粘土对氟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粘土对氟的吸附能力,采用PAC对天然粘土进行改性,并探讨了PAC投加量、煅烧时间,吸附时间、pH等因素对除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AC投加质量分数为1%、300℃下煅烧45 min条件下,制备的改性粘土对舍氟水中的氟具有高吸附容量;对氟初始质量浓度为20mg·L-1的废水,PAC改性后的粘土吸附性能增加了62.61%;当吸附时间为5h,含氟废液pH=6~7时,饱和吸附量达到1.67g·kg-1,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和Lagergren2级吸附速率方程,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1和0.9996.改性后的粘土吸附剂对pH具有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用锰氧化物改性硅藻土制备吸附剂,考察pH值、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和Cr6+初始浓度条件下,改性吸附剂对水中Cr6+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去除率随着吸附剂投加量的增高而上升,随pH值和Cr6+初始浓度升高而降低,吸附2h后达到吸附平衡。室温条件下,当pH值为1,吸附剂投加量为40g·L-1,吸附反应时间为2h,Cr6+的初始浓度为5mg·L-1,Cr6+去除效率能达到96%以上。锰改性硅藻土对Cr6+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  相似文献   

18.
采用从铀钨废水中提取出的一种米根霉菌(OR菌)吸附电镀废水中的镍,探讨了反应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溶液Ni2+初始浓度等对OR菌吸附Ni2+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pH值对吸附效果的影响不明显,吸附剂用量和溶液Ni2+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显著;在试验的温度范围内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9.
李静萍  陈峰  王立娜 《化工时刊》2007,21(10):35-37
采用天祝褐煤中提取的腐植酸对Ni(Ⅱ)进行了吸附性能的研究,确定了Ni(Ⅱ)的吸附平衡时间、pH值大小及吸跗速率方程,讨论了腐植酸用量和Ni(Ⅱ)初始浓度与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以异丙醇(20%)-NaOH改性后的柚子皮为吸附剂对水中的Cr6+进行吸附实验,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的投加量以及Cr6+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4,Cr6+初始浓度为35 μg/mL,吸附时间为45 min,吸附剂的投加量为4 g/L时,吸附效果最佳,去除率达到99.94%.四因素中吸附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