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查明某滑坡体的特征和成因,采用野外地质调查、岩土工程勘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方法进行综合研究,认为该滑坡为中型滑坡,滑坡的形成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强降雨和人工切坡等因素有关,根据滑坡体特征和稳定性分析,提出采用"截排水+填埋裂缝+抗滑桩+格构锚杆+挡土墙+监测"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广西某土岩混合型滑坡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工程地质特征,结合某滑坡的物质组成及结构,对影响滑坡的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极限平衡法计算了自重和暴雨工况下坡体的稳定性系数,根据计算结果及滑坡变形特征确定了该坡体天然工况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结合坡体的稳定性状态预测了滑坡的变形趋势,采用"截排水工程+抗滑桩工程+挡土墙工程+监测工程"的综合治理措施能够有效的防止坡体进一步变形,消除地质隐患。  相似文献   

3.
“坡”、“场”因素对大型滑坡运动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滑坡的最大水平距离(Lmax)和视摩擦因数(Hmax/Lmax)为评价指标,探讨"坡"(滑坡体积(V)、滑坡高度(H)、滑坡坡度(α))和"场"(坡脚约束角(θ)、场地条件(X))因素对大型地震滑坡和降雨滑坡运动的影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滑坡最大水平距离(Lmax)的影响上,滑坡高度(H)是降雨滑坡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大小的顺序为H,α,θ和X。而对于体积为106~107 m3的地震滑坡,场地条件的影响比降雨滑坡大,其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H,X,α和θ。当地震滑坡体积大于107 m3时,滑坡坡度(α)则是Lmax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α,H,θ和X。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滑坡高度(H)是大型降雨滑坡和体积为106~107 m3的地震滑坡的最大水平距离Lmax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在滑坡的视摩擦因数(Hmax/Lmax)的影响上,滑坡坡度(α)是地震滑坡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α,H,X和θ。而对于降雨滑坡,体积为106~107 m3时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α,H,θ和X;体积大于107 m3时,则影响因素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H,α,X和θ。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H,α,X是体积大于107 m3的地震滑坡Hmax/Lmax的显著性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高平市某道路滑坡为工程背景,根据滑坡的形态和物质组成对其成因机制和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桩板挡墙+坡面防护+截排水工程"和"坡脚修筑土工格栅加筋土挡墙+截排水工程"两种有效的滑坡治理方案,提高了滑坡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有效地治理滑坡,以青藏高原东部的实际工程案例为例,介绍了滑坡的工程概况、环境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桩板墙+抗滑桩锚索防护及桩板墙+框架梁锚索两种防护方案,推荐采用桩板墙+框架梁锚索防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川气东送管道工程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管道穿越川东-鄂西山区,地质构造复杂、地貌形态多样、地形起伏大、地质灾害突出且类型多样。通过对管道穿越某滑坡详细的现场调查和对勘探资料深入分析,基于滑坡空间形态、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探讨了滑坡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计算,提出了抗滑桩+排水工程+夯填地表裂缝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效果良好,为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库岸、公路等工程建设中,滑坡灾害始终制约着工程的发展,给工程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为了提高滑坡的勘察和治理水平,本文以厦蓉高速公路YK138+880~YK139+300滑坡勘察报告为依据,分析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影响滑坡失稳的因素,进而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最后提出一些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新田坡滑坡的勘探资料,探讨了该滑坡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并选定不同的工况,计算了滑坡的稳定性,提出了截排水+抗滑桩+挡土墙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工程治理更加安全、经济、合理。  相似文献   

9.
以巴东县岩湾桥滑坡为例,结合其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的成因机制,计算了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自重+地表荷载"工况下滑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自重+地表荷载+20年一遇暴雨"工况下则处于不稳定或欠稳定状态,无论哪种工况组合,其安全储备都不足,必须对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0.
邸海燕 《重庆建筑》2011,10(7):29-32
黑河水库引水洞上部滑坡对库区的安全,尤其对引水洞口放水塔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运用极限平衡法中的Morgenstern-Price法、不平衡推力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稳定性分析和评价,并根据滑坡工程地质特征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结合该地区已有滑坡的防治工程经验,提出了"上部卸载削坡+抗滑桩+表层防护处理+排水工程"的滑坡体综合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