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李勇  苏运启 《人民黄河》1999,21(8):9-10
龙洋峡,刘家峡两库联合运用后黄河中游干游汛期水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1)伏汛期河口镇,龙门,潼关三站水量多年平均比1968年前减少50%左右,沙量减少约60%,但相应水沙量占全年比例变化不大;秋汛期水量减少50%以上,沙量减少65%-80%,相应水沙量占全年比例明显降低,同时年限间水沙量变幅小。(2)水流过程的变化,伏汛期主要表现在2000m^3/s以上中,大流量经历时,水量、沙量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月水量平衡模型的黄河中游径流变化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分析黄河中游径流情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利区间的月水量平衡模型,并和用9个代表流域的资料进行检验.模型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用所建模型分析1970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取得了比较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塔里木河中游英巴扎断面来水量和恰拉断面来水量的水文资料和其它相关统计资料,运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塔里木河中游水量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塔里木河中游有实测资料的17年来,塔里木河中游区间来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区间耗水量也呈现减少趋势;区间耗水量与来水量之比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游干流汛期水沙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羊峡、刘家峡两库联合运用后黄河中游干流汛期水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①伏汛期河口镇、龙门、潼关三站水量多年平均比1968年前减少50%左右,沙量减少约60%,但相应水沙量占全年比例变化不大;秋汛期水量减少50%以上,沙量减少65%~80%,相应水沙量占全年比例明显降低,同时年际间水沙量变幅减小。②水流过程的变化,伏汛期主要表现在2000m3/s以上中、大流量级历时、水量、沙量的明显减少和1000m3/s以下枯水流量的增加;秋汛期1000m3/s以下小流量历时出现几率大大增加,水沙量也相应增多;而1000m3/s以上中、大流量明显减少,9月下旬和10月份水沙量与非汛期特征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5.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冉大川 《泥沙研究》2000,(3):72-80,F003
本文对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水沙变化研究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从研究现状、研究的进展与不足、研究成果的差异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证,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供黄河中游水沙变化深化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6.
林银平  张培德 《人民黄河》1999,21(12):12-14
70年代以来,黄河中游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利水土保持工作,流域侵蚀过程和侵蚀强度有了很大变化,全沙模数与沮沙模数也发生了相应变化。总的变化趋势是:全沙模数与粗沙模数变小,高值区范围缩小。同时分析表明,水保工程抗御大洪水的能力有限,且不同流域治理程度不同,水保效益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Grain for Green Project,GGP)实施的重点区和典型区.定量评估该流域植被动态及其对径流的影响,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及GGP工程的生态水文效应评价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基于遥感、GIS技术、数理统计和布迪克弹性系数法,利用7期植被类型数据,定量评估了37年来河龙区间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对径流变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1)植被变化并未显著地改变河龙区间各植被类型的时空分布格局;(2)GGP的实施改变了各植被类型的平衡状态和转化速度; (3)植被变化是GGP实施后10年 (2000一2010年)径流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但随后降水的持续增加,使得植被的“减水效应”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黄河中游径流情势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该区间的月水量平衡模型,并利用9个代表流域的资料进行检验,模型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用所建模型分析1970年后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取得了比较可靠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黄河中游河龙区间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利用1955年以来的降水资料,分析了河龙区间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和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区间降水量的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显著,并且还有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和周期性比较明显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中游气温变化趋势及其对蒸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气温是影响流域蒸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收集整理了黄河中游6个站点的气象资料,采用斯波曼秩次相关检验法、坎德尔秩次相关检验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途径,对黄河中游代表性站点的气温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分析检验。根据蒸发能力与气温的关系,建立了简捷且实用的指数型蒸发能力估算公式,进一步分析了气温变化对流域蒸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近几十年来,黄河流域气温具有明显的升高趋势。气温与蒸发能力之间具有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在气温升高1℃的情况下,流域蒸发能力约增加5.0%~7.0%。  相似文献   

11.
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及其适应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化将直接影响降水、蒸散发和径流等水文要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进一步影响水资源利用格局及水安全形势。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安全的影响是国际上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问题,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战略问题。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尖锐。结合黄河的水资源特点,研究和评价了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河水资源的脆弱性,并从配置、利用、调度、管理方面系统地提出了适应性对策:探讨有序适应的黄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完善水沙调控体系,探讨高效输沙模式;合理开发非常规水资源;优化调整梯级水库运用方式;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实施外流域调水。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黄河》2016,(10):111-114
以2011年和2014年黄河中游皇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秃尾河4条支流涉及的准格尔旗和神木县两期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提取了流域内植被覆盖、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等信息,结合各支流水沙情况,分析黄河中游多沙粗沙生态环境状况。结果表明:该区植被覆盖度提高,由低和中低覆盖度为主转变为中低和中覆盖度为主;土地利用方式变化主要集中在林地、草地和其他土地,植被面积增大;土壤侵蚀强度减弱,水土流失面积减小;大力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对减少径流泥沙起到积极作用,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植被变化对产水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昌明  曾燕 《中国水利》2002,(10):112-117
植被变化将使其水效益发生相应的改变,通过植被变化对产水量影响方面的研究,客观地评价了该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和存在问题,我国在这方面尚未开展人入细致的研究,因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黄河流域水资源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加重,研究黄河干流湖库水体面积与植被的时空变化,可为水库的科学调度与调水调沙提供重要参考与依据。本文选取黄河干流上6个湖库(鄂陵湖、扎陵湖、龙羊峡水库、刘家峡水库、小浪底水库、东平湖)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986—2015年湖库水体面积与周边植被变化特征,揭示水体面积、植被与气象数据的关联性。结果表明:①近30 a黄河流域年降水量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年均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②不同湖库水体面积变化特征不同,而周边NDVI均值呈波动增长趋势;③龙羊峡水库水体面积与气温相关性最高(R=0.784),与降水量相关性较低(R=0.218);(4)刘家峡水库周边植被NDVI与气温相关性最高(R=0.581),各个湖库周边植被与降水量的相关程度均较低,研究表明气温对黄河流域水体面积、周边植被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气候变化对黄河水资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王国庆  王云璋  尚长昆 《人民黄河》2000,22(9):40-41,45
首先简要介绍了黄河月水文模型,然后在分析气温变化对黄河流域发能力影响的基础上,采取假定气候方案,分析了黄河主要产流区径流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最后根据全球气候模型GCMs输出的降水、气温结果、估算了温室效应对主要产流区水资源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得出:黄河未来几十年径流量呈减少趋势,汛期径流和年径流的约分别减落25.4和35.7亿m^3,其中兰州以上减少最多,占总减少量的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ic change have greatly impacted hydrological cycles and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In order to assess these impacts, a semi-distributed monthly water balance model was proposed and developed to simulate and predict the hydr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basin. GIS techniques were used as a tool to analyze topography, river networks, land-use, human activities, vegetation, and soil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parameters were calibrated in 35 gauged sub-basins in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and the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basin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established. A parameterization scheme was developed in which the model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for each grid element by regressio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Based on the different outputs of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s (GCMs) and regional climate models (RCMs), the sensitivities to global warming of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for the Yellow River basin were studied. The proposed models are capable of producing both the magnitude and timing of runoff and water resources conditions. The runoffs are found to be very sensitive to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rainfall decreases. Results of the study also indicated that runoff is more sensitive to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 than to increase in temperature. The additional uncertainty of climate change has posed a challenge to the existing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will be necessary to enhance the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  相似文献   

17.
有毒物质在黄河小花河段迁移转化的水质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下,黄河上游地表水资源偏枯形势严峻,严重影响了我国北方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利用黄河上游14个气象站点的逐月降水、气温和潜在蒸发资料以及唐乃亥水文站和上诠水文站的径流资料,采用线性相关法和Mann-Kendall法分析了气候变化对黄河上游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降水大致呈不显著递增趋势,气温、蒸发量呈显著递增趋势,径流量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径流量发生突变的时间与气象因素的一致性较差,因此,可以得出径流量不仅受气温、降水、蒸发等气候因子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例如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中游极端降雨对输沙量影响的时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中游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极端降雨是区域侵蚀产沙及河流输沙的主要动力。基于黄河中游河潼区间1958—2016年26站逐日降雨数据及河口镇和潼关水文站的输沙量数据,采用回归分析、双累积曲线等方法,研究了极端降雨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对输沙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极端降雨指标总体呈降低趋势,但多数指标的下降趋势未达到显著性水平。②输沙量在1979年和1999年发生突变。1979年之前对输沙量影响最大的是最大1 d降雨量,影响最小的是汛期降雨量;1980—1999年对河流输沙量影响最大的是主汛期降雨量,影响最小的是暴雨量;2000—2016年对河流输沙量贡献率最大的是大雨量,最小的是暴雨量。③极端降雨对输沙量的影响在1958—1979年最大,1980—1999年次之,2000年之后输沙量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大于极端降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黄河中游小流域水土保持对干支流汛期、非汛期径流的影响,得出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具有减水作用,但主要表现为削洪作用,对枯水期的减水作用较小,减水效应在干流不如支流显著.同时分析了高河床的渗漏量变化,说明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淤积会减少河床径流.因此只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才能达到根治黄河水荒和洪灾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