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把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重要途径的背景下,农户作为乡村旅游影响最直接的承担者,其生计问题关系到农户与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乡村旅游背景下农户生计影响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基于可持续生计和乡村旅游的概念,对国内外可持续生计研究现状进行梳理,重点分析了生计资产和生计策略,总结了可持续生计在乡村旅游理论应用中的相关研究,以期对乡村旅游背景下农户生计相关问题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在厘定冰雪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价值内涵基础上,梳理归纳出在系统规划、运营机制、资源利用上所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而确定了以科学性、前瞻性与可操作性为理念的实践路向,从而使实施冰雪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参与者共同受益。这对进一步增强乡村居民主体地位、乡村文化自信心和乡村文化活力,以及提高自我传习、保护和发展冰雪旅游及民族文化的自觉动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述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从现有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资料来看,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和开发模式;乡村旅游与文化相关的研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区域乡村旅游研究;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乡村旅游中外对比研究等。虽然国内的乡村旅游研究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但整体上研究水平不高,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深度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运用SWOT分析法对南通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分析,详细阐述南通发展乡村旅游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旅游是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根据时代的需求发展起来的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其强调的不仅仅是以往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旅游资源客体,更加重视旅游主体游客以及旅游业相关管理部门等在生态文明旅游发展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对生态文明下旅游发展特征、模式与路径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了乡村旅游、自然保护区旅游、民族文化区旅游等生态文明旅游发展模式。采用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模式发展生态文明旅游有利于促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制度嵌入性理论,采用案例比较研究方法,揭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约束与影响。研究发现,旅游发展模式的演进受多层次、多方面的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影响;在模式演变中加强非正式制度的嵌入程度,有利于构建相对稳定的利益分配体系,缓解社区与政府以及外来企业的矛盾;主导核心力量较强的模式容易走向单向强化之路,因此应促进其向多元深度融合演进。最后指出,PPP模式能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协作、相互制约,可有效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公平和利益。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旅游发展规划中如何运用相关历史事件,并从旅游者的角度,讨论了决定战争遗址旅游特征的几个因素:旅游者的情感状态、旅游者旅游前的期望、规划者对景区的展示与解释、旅游者旅游前所获得的相关信息、景区的可进入性、旅游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旅游市场管理人员如何与潜在旅游者及其他利益主体交流等.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边境旅游涉及众多利益主体,每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各有不同,这就导致各利益主体存在着或矛盾或共生的关系,建立边境旅游协同管理机制可以缓解各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促进边境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将云南省边境旅游作为一个整体,通过重点分析边境旅游系统内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资源、边境地区居民、边境旅游者五大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及其利益关系,运用协同管理理论对云南省边境旅游协同管理机制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竞争激烈,有必要建立一套合理的乡村旅游游客忠诚度驱动模型,以推动乡村旅游有序发展。借鉴顾客忠诚、旅游忠诚、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提出了价值对比、游客满意度、目的地情感、求新求异驱力等4大乡村旅游驱动因素,并对每个因素的子驱动因子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包含子驱动因子的乡村旅游忠诚驱动模型构想。  相似文献   

10.
乡村旅游作为成都郊区优势产业和特色支柱产业之一,在其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目的地面临季节性发展困境。从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区域旅游三个维度构建指标,分析城郊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季节性困境的影响因素,并应用DEMATEL模型定量分析了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因果分类和重要程度分析,识别出乡村旅游服务产品、节庆事项及相关活动、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宣传营销等因素对城郊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季节性困境起关键性作用,有针对性地提出破解城郊区乡村旅游目的地季节性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