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桂林龙脊平安寨农业文化遗产地社区居民对旅游开发感知的测量,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社区居民的视角对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遗产地居民对旅游开发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是环境污染、文化重构、权利缺位、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严重制约遗产地社区旅游发展。认定遗产地居民文化权、制定社区环境保护规章制度、赋予居民参与旅游开发决策权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四川旅游及餐饮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文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阐述了地震周年九寨沟景区的餐饮状况、地震后国家对旅游景区的政策支持、九寨沟旅游景区餐饮企业的自救情况等,并对振兴九寨沟旅游景区的餐饮提出了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3.
阿坝州地震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汶川大地震对阿坝州地震灾区资源环境的影响分析,充分考虑灾区生态功能的重要性、生态系统脆弱性、环境容量、区域产业结构和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地震对区域资源、生态环境、次生山地灾害等的影响,科学评估灾区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后续重建提供决策依据.经评估,地震灾区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最差,对灾后重建规划布局制约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够详细刻画汶川地震及其震后强降雨对岷江上游输沙量增加量的影响,在对SPOT图像、航片和数字高程图的影像资料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对岷江上游滑坡、泥石流进行了标定,同时通过收集该流域1980-2010年期间输沙量、降雨量、滑坡量、泥石流量等方面的资料,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岷江上游降水量、输沙量、滑坡量、泥石流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定量计算了汶川地震前后该流域输沙量的变化,进一步探析了汶川地震后强降雨驱动的滑坡、泥石流对岷江输沙量增加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由汶川地震的同震构造抬升和同震滑坡、泥石流所导致的输沙量增加值为30%左右,表明在汶川地震后岷江上游输沙量的增加主要受同震滑坡、泥石流的控制;②震后强降雨导致的输沙量是震前的1.75倍,震后强降雨泥石流的产砂量对当年新增输沙量的贡献率达到37.49%;③强降雨带与地震断裂带和地震滑坡带基本重合,导致了汶川地震后输沙量的增加与强降雨量之间存在正反馈关系;④汶川地震震动所引发地表物质松动和驱动滑坡导致了河流输沙量加大,这是未来几十年所面临的灾害。  相似文献   

5.
汶川8.0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7,他引:3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走滑型地震。为了尽快和最好地利用汶川地震的资料,推动地震地质科学的研究。在论述了汶川地震科学研究的基本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活动构造、汶川地震的基本特征、地表破裂及组合样式、历史强地震复发周期、观测数据的积累与整合、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龙门山地区未来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等方面的内容。并建议从汶川大地震中汲取教训,整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探讨汶川地震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有效地减轻和逐步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汶川8.O级地震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5月12日在龙门山发生的汶川8.0级特大地震属于逆冲一走滑型地震.为了尽快和最好地利用汶川地震的资料,推动地震地质科学的研究.在论述了汶川地震科学研究的基本现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龙门山地震带的地质背景、活动构造、汶川地震的基本特征、地表破裂及组合样式、历史强地震复发周期、观测数据的积累与整合、构造运动学和动力学机制、地质灾害和灾后重建、龙门山地区未来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等方面 的内容.并建议从汶川大地震中汲取教训,整合地质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探讨汶川地震的形成过程和机制,以有效地减轻和逐步避免今后可能发生的类似的灾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在灾害面前,如何有效的应对,日益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汶川地震后全国展开了一场举国参与的生死大营救,本届政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相似文献   

8.
汶川地震对四川地区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社会各界对此次地震的关注大多集中于城市,而四川农村地区在这次地震所遭受的巨大的损失和农村地区应对地震的现状没有引起广泛的关注。对四川农村地区地震的应对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做好农村地区基层防震抗灾的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防震意识等改变应对现状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震后都汶公路的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的共用作用下,地震灾区的道路损毁非常严重.汶川地震发生后,政府及相关部门立即组织地震灾区道路的抢通以及恢复与重建工作.都汶公路是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灾的"生命线",是汶川地震受损最严重的山区道路之一.以都汶公路为例,介绍都汶公路路基、路面、桥梁、隧道等损毁情况以及恢复与重建.对于影响都汶公路通行的边坡地质灾害,在通过对边坡地质灾害的现场调查后,确定都汶公路首批恢复与重建的42处边坡处治路段及处治措施,并在9处路段通过修建明洞来预防边坡地质灾害.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之际,四川省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考察灾后重建成果,总结交流科学重建经验,研究部署下一步重建工作,推广灾区重建的经验和做法。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同志,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马力强应邀出席会议。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省政协主席陶武先等党政军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